(共29张PPT)
上节回顾
场景 原句 作用
一 (1)
二 (6)
三 (6)
四(7)
“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
(父子分别)
回忆背影
(别后怀念)
开头点题 为后文作铺垫
肖像描写 呼应惨淡家境
动作描写 显出父亲动作不便
依依惜别加深读者对背影的
印象
流露出对父亲的殷切怀念
新课精讲
1.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徐州相见
疏离
触景伤怀
心有怨怼
浦口分别
别扭
略不耐烦
暗笑其“迂”
缓和
内心震撼
触发深情
别后情景
疏离
理解体谅
牵挂思念
2.这种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 原因
车站送别
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不耐烦处,一是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二是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
回忆往事
作者其实在文章开头和最后一段隐约透露出父子之间曾有过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怨怼,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思念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一个______
二年______
三处______(不解)
四次______(背影)
五句______
背影
未见
嘱咐
流泪
叮咛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烦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绘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体会。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也很难过,却要劝慰“我”,表现了对“我”的关爱和体贴。父亲平淡朴实的语言体现了深深的父爱。
父亲的语言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并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父亲却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月台旁在卖橘子,便要去给儿子买,想让儿子旅途中吃,父亲对儿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惦念儿子路途的平安,惦记着儿子,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依依不舍之情。
⑤“进去吧,里面没人!”
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进去,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特点总结
1.朴素:
如口语一般,多用白描手法,简洁而表现力强。
2.典雅:
多用文言词汇,增强了语言的概括力,又使文章显得典雅。
3.匀净细腻:
只写与“背影”相关的内容,使全文用语显得匀净。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细节,使得文章整体的叙述描写给人细腻之感。
问题释疑
聚焦父亲的来信,思考: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深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封信在表达什么?
父亲盼望着儿子能回去看看他。
(2)似乎在写这篇文章前,作者和父亲没有见过面,文章里有没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
(3)“不相见”不是“无法相见”,这里透漏着一种什么关系呢?
(2)似乎在写这篇文章前,作者和父亲没有见过面,文章里有没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
①(文章第7段)“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②(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3)“不相见”不是“无法相见”,这里透漏着一种什么关系呢?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父子生发矛盾;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私自扣留了他的工资,父子间发生激烈冲突,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予理睬。父子间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总结
8年时间,回忆父亲往日对我不同的态度,我理解了父亲,文中那个词“自然”不能自己,“自然”要发之于外,是在8年之后,朱自清成为5个孩子的父亲后,自己也面临着家庭重任后,真正理解了父亲,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朱自清的《背影》,不只是一篇简单的叙事散文,更多的是一封致歉信。
所以,背影传递的不仅仅是父爱,不仅仅是表现父子情深,更是一种理解过程,从不懂到“懂得”的过程,这篇文章也许需要我们用以后的生涯慢慢去品读……
深入探究
1.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次数 原因 作用
第一次(第2段:“我”回家奔丧)
因目睹家境颓败而伤心
第二次(第6段:离别的车站)
因目睹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而感动,因背影呈现的老态而伤感
第三次(第6段:父子分别)
是第二次流泪的延续
第四次(第7段:父亲来信)
因回忆“背影”,挂念父亲
流泪贯串全文,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带着感伤的情感色彩
2.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使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截取典型场景画面。本文之所以脍炙人口,除却作者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悟,还缘于作者独特的选材构思方法——截取法。
截取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
运用素淡的笔墨、白描的手法以及反衬的手法。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以暗色为主,而“朱红的橘子”“紫毛大衣”这些细节中的亮色,又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不动声色地起到画龙点晴的艺术效果。
营造特定环境、特定场合。闪烁在泪光中的父亲的背影,是特定环境下的父亲的形象特征,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它对作为儿子的作者来说,是最难忘的印象。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
使用简练传神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文中“探”“穿”“爬”
“攀”“缩”“倾”等一连串体现出行动艰难的动词及“蹒跚”“慢慢”“肥胖”等描绘父亲体形和动作状态的形容词,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比深切的爱。
结构梳理
背影
(明线)
思念父亲:难忘背影——开篇点题
回忆往事
买橘送别
父子奔丧——渲染气氛
父子同行——车站送别
刻画背影
引出背影
外貌
动作
父子分别——惜别背影
体态——肥胖
衣着
黑布小帽
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走路的姿态——蹒跚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等
怀念父亲:再现背影——结尾照应
父子
情深
(暗线)
主旨归纳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拓展延伸
《背影》背后的故事
一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厚望,既格外疼爱又严加教育,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二
朱鸿钧毕竟是封建式家长,为了维护传统的家庭伦理,维护作为父亲的绝对权威,在朱自清1921年回扬州任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务主任时,他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的全部薪水。这种专制式的家长行为极不尊重人,与朱自清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要求产生了冲突。此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双方进入了“冷战”状态,朱自清几年不曾回家。
三
晚年的朱鸿钧表面上对朱自清很冷漠、很苛厉,实际上一直挂念这个在外讨生活的长子。可传统的“父子纲伦”使他不愿低下为父之头向儿子认错,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书信往来。这也就是《背影》里所说到的“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四
1928年秋日的一天,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他急忙奔上二楼父亲的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 《背影》。诵读时,朱鸿钧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从此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
课后作业
我们在渐渐长大,可父母却在慢慢变老!他们留给我们的感动却是那么多: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次谈话、或者是一件特殊的礼物,可我们却常常因为芝麻蒜皮的小事跟父图片母较劲,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同学们,想到这是不是有很多的愧疚和自责?有好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在你记忆中最深刻片段写下来,注意对父母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