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5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5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3: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万里河山,挥剑三军
问世间谁是英雄?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西汉)
1.疏通文意,理解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
2.把握写人叙事时所运用的正侧结合、对比、衬托等技巧。
3.掌握文中一词多义的词语,积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文言词语,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4.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学 习 目 标
课文导入
古往今来,凡是克敌制胜、所向披靡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点:
军容严肃、军纪严明!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将军,在他的帐下,就算是皇帝也要守规矩。这位将军他是谁呢,他就是汉朝的周亚夫。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一篇短文,
去见证这样一支军队——柳细营
和打造这支军队的将军——周亚夫。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史记·绛jiàng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
军,驻军、驻扎。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前言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中的《绛侯周勃世家》,又名《细柳营》, 作者司马迁。
本文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
知人论世

■ 史记
■ 司马迁
■ 周亚夫 ● 柳细营
■ 历史背景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文 学 常 识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文 学 常 识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古代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他二十三史,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文 学 常 识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作 者 简 介
周亚夫 (前199年—前143年),西汉时期军事家、丞相, 沛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柳细营 公元前158年,为拒军臣单于,汉文帝刘恒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置三将军,其中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所以他的部队称为细柳营。
相 关 资 料
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徐、周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犒劳三军的记实。
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创 作 背 景
疏通文意

■ 字形注音
■ 原文诵读
■ 译文注释
■ 课文精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wéi)将军,军霸上;祝兹(zī)侯(hóu)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jiàng)以下骑(qí)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lì)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dū)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wú)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qí)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wéi)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呼,此真将军矣!曩(nǎ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jiàng)固可袭(xí)而虏(lǔ)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称善者久之。
原 文 诵 读












gòu

pèi
zhòu
jiē
nǎng

zhào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
译 文
文帝之后六年①,匈奴②大③入边④。乃以宗正⑤刘礼为将军,军霸上⑥;
①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
②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③大:大规模,大举。
④入边:侵入边境。
⑤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⑥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译作“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译 文 注 释
“匈奴大入边”说明了什么?
不具体说入边的匈奴军队的情况,仅用“大入边”三个字就让人顿觉烽火连天,一派紧张气象。
课 文 精 析
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译 文
祝兹侯①徐厉为将军,军棘门②;以河内守③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④胡⑤。
①祝兹侯:封号。
②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③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④备:防备,戒备。
⑤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译 文 注 释
结合全文,分析第1段的作用。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宗正刘礼(军霸上);祝兹侯徐厉(军棘门);周亚夫 (军细柳)。
◎结构:总领全文
◎内容: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课 文 精 析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
译 文
上①自劳②军③。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④之⑤细柳军,军士吏被⑥甲,锐兵刃⑦,彀⑧弓弩⑨,持满⑩。
①上:特指皇帝。
②劳:慰问。
③军:军队。
④已而:不久。
⑤之:到,往。
⑥被:通“披”,穿着。
⑦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⑧彀(gòu):张开。
⑨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
⑩持满:把弓拉满。
译 文 注 释
“上自劳军”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由对戍边驻军概况的介绍过渡到天子亲自去军队犒劳慰问,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 文 精 析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译 文
天子先驱①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②至!”军门都尉③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④。’”
①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②且:将要。
③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④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译 文 注 释
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课 文 精 析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译 文
居无何①,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②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③门。
①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②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壁:营垒。
译 文 注 释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译 文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①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②。”于是天子乃按辔③徐④行。
①车骑:车马。
②驱驰:策马疾驰。
③按辔: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
④徐:慢,缓慢。
译 文 注 释
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译 文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①曰:“介胄之士不拜②,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③,改容式车④。使人称谢⑤:“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①持兵揖(yi):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②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③为动:被感动。
④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⑤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译 文 注 释
本段重点写的是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比,形成反差,使人物的性格、事情的性质得到更鲜明的展示。
课 文 精 析
汉文帝劳军,受到了怎样不同的对待?
课 文 精 析
霸上及棘门军
直驱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军
对比


先驱、上至,均不得入,得将军令开营门
进营门,只能缓行,不能驱驰
进军营,严格遵守军礼
周亚夫的治军严谨表现在哪些地方?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军士戒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纪严明。(“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周亚夫本人恪尽职守,起表率作用。(“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课 文 精 析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译 文
既①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②,此真将军矣!曩③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④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⑤!”称善者久之⑥。
①既:已经。
②嗟乎:叹词,表示慨叹。
③曩(nǎng):先前。
④固:必,一定。
⑤邪(yé):语气词,表示反问。
⑥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意。
译 文 注 释
劳军结束后,汉文帝和群臣各有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课 文 精 析
群 臣:
汉文帝:
写汉文帝和群臣的反映,属于侧面描写,烘托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群臣皆惊。
高度赞赏,称其为“真将军”。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惊”的内涵是什么?是惊恐,惊讶,还是惊喜?
惊恐:汉文帝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束,有损天子之威。
惊讶:汉文帝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群臣皆惊”①惊周亚夫治军之严;②惊周亚夫迎接天子不周;③惊皇帝遵守军规,且并未怪罪周亚夫。从侧面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在巡视细柳军之后,汉文帝意识到霸上、棘门军是何等儿戏,只有细柳军这样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才是保家卫国最需要的。由此可见,汉文帝是一个胸怀宽广、深明大义、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君主。
课 文 精 析
周亚夫军细柳
第一段写汉朝边境的紧急形势和驻军情况。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经过。
第三段写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赞扬。
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文帝出营门,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课 文 脉 络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
匈奴入侵
边关吃紧
奉命备战匈奴
上自劳军
霸上、棘门军——长驱直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军
先驱不得入
天子不得入
天子按辔徐行
亚夫持兵揖
文帝之赞——周亚夫乃“真将军”
对比
治军有方
刚正不阿
令行禁止
结 构 脉 络
本文通过描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营的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采。
中 心 主 旨
研读探究

时间 文帝之后六年
地点 霸上军、棘门军及细柳军
主要人物 汉文帝、周亚夫
事件起因 上自劳军
事件经过 至霸上军、棘门军,可直驰入。至细柳军,不得入,按辔徐行。
事件结果 文帝称善者久之。
文帝后六年,上自劳军,至霸上军、棘门军,可直驰入。至细柳军,不得入,按辔徐行。 文帝对周亚夫治军称赞很久。 研 读 探 究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为何先写文帝去霸上和棘门的情况。
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凸显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
研 读 探 究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研 读 探 究
将士们备战严谨,表现周亚夫治军有方。
天子先驱不得入,表现周亚夫军纪严明。
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刚正不阿,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精神品质。
军礼相见,表现恪尽职守的精神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把劳军霸上、棘门与劳军细柳营的情形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周亚夫的军队军容严整,严阵以待,军纪严明,能做到令行禁止,对待天子也是一视同仁。反观其他军队,军纪松弛,守备松懈,对天子极尽逢迎之能事。两相对比,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谨,为人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
研 读 探 究
对比一:
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
文帝及随从入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直驰入”【军纪松弛】
对比三:
三营将领“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你根据细柳军士兵的状态,并对比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和到细柳军受到的不同对待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②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③面对天子,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研 读 探 究
从文中你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文帝在细柳军营被挡驾,周亚夫以军礼见,他不以为怒,反而大为感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明君。
研 读 探 究
“奇”是《史记》的基本艺术特色,其事奇而信,其文奇而雄,这种艺术特色,在周亚夫军细柳一节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阅读课文,文帝到细柳营劳军遇到的一系列奇事是什么
一奇:天子先驱被拒门外。
二奇:先驱传天子将至,又被拒。
三奇:天子亲至却仍不得入。
四奇:皇帝需遵循将军所定军中规矩按辔徐行。
五奇:周亚夫严守军规,以军礼见皇帝。
六奇:皇帝不但不怪罪周亚夫反而为之感动,并“改容式车”。
研 读 探 究
文言现象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作动词,指扶轼)
古今 异义 上自劳军 (古义:皇上 今义:方位名词,上方)
军中闻将军令 (古义:听 今义: 用鼻子嗅)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今义:节日)
请以军礼见 (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使人称谢 ( 古义:致意,问候 今义:感谢)
词类 活动 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军)
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作动词,下诏)
介胄之士(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名词作动词,被俘虏)
文 言 现 象
一 词 多 义 使: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②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军:①军细柳 (动词,驻军)②上自劳军(名词,军队)③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诏:①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发布命令)②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为:①天子为动(介词,被)②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担任)
之:①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去、往、到)②不闻天子之诏(结构助词,的)③ 称善者久之 (音节助词,不译)
以:①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任命)②以备胡(连词,表目的,来)③以军礼见(介词,表方式,用)
文 言 现 象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此”表判断)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也”表判断)
被动句 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省略句 曩者霸上、棘门军(省略谓语。应为“曩者见霸上、棘门军”)
已而之细柳军(省略主语。应为“皇上的车队已而之细柳军”)
文 言 现 象
写作特点

详略得当
课文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材料的安排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对匈奴入侵的背景只是一笔带过。同时,对文帝在霸上、棘门劳军的情况也处理得很简单,重点描写了在细柳劳军的情况,以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
写 作 特 色
正、侧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刻画人物
本文重在描写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拓展延伸

请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并结合课文,思考柳细营这个典故被广泛运用的原因。
观 猎
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咏史诗 细柳营
唐 胡曾
文帝銮舆劳北征,
条侯此地整严兵。
辕门不峻将军令,
今日争知细柳营。
春日京中有怀
唐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拓 展 延 伸
名家眼中的《史记》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唐代·韩愈: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唐代·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鲁迅:《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拓 展 延 伸
《史记》中的名句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本纪》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3.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卫将军骠骑列传》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高祖本纪》
拓 展 延 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