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2015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精品备课课件: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原创】2015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精品备课课件: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1-22 15: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探究点一 酸的化学性质 [情景展示]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生分组实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实验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镁条、锌粒和铜片,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取一支试管,放入两枚生锈铁钉,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石灰石,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问题探究]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思考交流]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归纳提升]酸有以下的化学性质:①能与指示剂作用;②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⑤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堂速记]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应用示例]例1 如图8-J-1所示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若X是稀盐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方法点拨] 酸有以下的化学性质:①能与指示剂作用;②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⑤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答案] (1)酸 紫色石蕊试液 (2)Fe2O3
(3)铁 (4)2HCl+Cu(OH)2===CuCl2+2H2O探究点二  碱的化学性质[情景展示]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问题探究]碱有哪些化学性质?[思考交流]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归纳提升]碱有以下的化学性质:①能与指示剂作用;②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④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堂速记]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例2 2013·南宁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 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D.在 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应用示例][解析] B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方法点拨] 碱有以下的化学性质:①能与指示剂作用;②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④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探究点三 酸碱中和反应[情景展示] (1)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根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的温度;
(3)取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少许,转移到另一试管中,再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问题探究]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变化?[思考交流]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归纳提升] 酸、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有热量放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减弱。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堂速记]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例3 2013·宿迁 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你就他们的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学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_,污水显____性。
Ⅱ.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
[应用示例]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甲、乙两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8-J-2所示。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消耗NaOH溶液2 g,则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4)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利用连接在传感器上的计算机随即绘制出了如图8-J-3所示溶液的pH随所加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5)从曲线上可知污水的pH=______,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去污水中的盐酸,你建议选用的原料是______。
A.NaOH    B.Ca(OH)2
C.CuO D.Fe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答案] (1)甲 酸 (2)不正确 有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3)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0.00365% (4)防止氢氧化钠过量,使反应充分进行 (5)a 恰好完全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B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方法点拨] 1.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是放热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酸是否与碱发生反应以及是否恰好完全反应。1.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此水垢可以用一些物质来洗涤。下列家庭用品中能用来洗涤水垢的是(  )
A. 酱油        B.食醋
C.食盐 D.纯碱知识点? 酸的化学性质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解析] B 食醋显酸性,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 C 硫酸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稀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点? 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酸碱中和反应3.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是放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 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 ℃。然后向其中加入5.6 g 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 ℃。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所得的结论的依据是否科学?______(填“科学”或“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_。[答案] (1)不科学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热
(2)先将氢氧化钠溶于水配成氢氧化钠稀溶液,再进行实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解析] 要通过实验证明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则应排除可能放热的因素,例如浓酸、浓碱溶于水时的放热等。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