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新课导入
孟母三迁
学习目标
了解孟子及其作品,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仁政、走正道、经磨炼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二人,尊称孟子为“亚圣”(至圣:孔子)。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作为孟子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补充:“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背景链接
出处
背景
主张
本章及后面的两章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xù)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施行 “仁政”“王道”。
古文诵读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疏通文意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译 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事和谐,民心和乐。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译 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内城。
外城。
围。
表转折,相当于“却”。
这。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固锋利。坚,坚固。利,锐利、锋利。
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译 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凭借,靠。
巩固。
泛指山河。
震慑。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译 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到。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译 文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译 文
新课精讲
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表明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考点:概括文言语段阐述的观点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1)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2)本文(或某段话)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宏观掌握。
2.分析评价。
(1)抓住文章关键句,进行分析、归纳。
(2)分析文段的题目、注释等,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段进行分析。
观点
结论
主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
天时: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表明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首句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思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顶真,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上句结尾的字或词做下一句的开头。使用这种修辞手法,能使句子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天时
环而攻之
地利
不如
胜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从进攻一方而言)
守方
不胜
攻方
攻城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小城四面被围,攻方又拥有“天时”这一有利条件,却不能取胜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的论点。
“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思考: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攻城
城高
池 深
兵革利
米粟多
守方
地 利
攻方
委而去之(败)
胜
人 和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从防御一方而言)
守城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因为“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战争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主张(结论)
论点范围
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道理论证:治国需要人和
类推
这三个句子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可以。
原因: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的逻辑顺序
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对比论证。将“失道者”与“得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本文结尾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深化全文主旨?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理解: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
事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思考:本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是如何认识的?
孟子的这一主张,说明不管是打仗还是治国都要顺应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远见卓识,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借鉴意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国儒家思想对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有一定借鉴意义。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长久。是否合乎道义正成为一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判断标准。
孟子的这一理论更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威天下”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
写作特色
1.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作者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思路从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文章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材料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施行“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主
旨
归
纳
字词清单
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委而去之
委而去之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
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古义:兵器。 今义:军人。)
(古义: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今义:疆域。)
古今异义
利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名词,有利形势)
(形容词,锐利、锋利)
城
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名词,内城)
(形容词,城墙)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表承接)
一词多义
之
三里之城
夫环而攻之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助词,的)
寡助之至
攻亲戚之所畔
(动词,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者,……也”表判断)
判断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违背正义,必将陷于孤立。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