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23 13: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十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融合
对外友好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下去,但却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结果唐朝灭亡(907年),藩镇纷纷称帝,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看图说话一、澶渊之盟1、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统一中原和南方地区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已基本上统一
了中原和南方地区2、辽政权的建立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马蹬壶为典型的契丹族器物,为方便于马上携带而制成。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3、宋辽之间的和战 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北伐的结果如何?
当时辽宋为什么会和议?和议的内容是什么?阅读并思考 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换取契丹支持,建立后晋。“父皇帝和儿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早有称帝野心,但力量不足。乞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这就是五代中的后晋。石敬瑭比耶律德光年长十多岁,却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他自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宋真宗亲自领兵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 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 澶渊之盟:
宋辽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探究活动议一议: 对于“澶渊之盟”应如何评价。二、宋夏和战1、西夏政权的建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2、宋夏之间的和战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
西夏和北宋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阅读并思考都向北宋学习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
度;
与北宋发生战争使
双方损失很大;
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会农耕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总高为67.31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结构建筑。山西大同应县木塔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