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5:2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富贵不能淫》是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孟子>三章》中的第二章。本单元的学习应该从古代典籍中汲取古人做人的智慧。《富贵不能淫》这个选段主要是通过孟子驳斥景春的观点来阐述自己对于“大丈夫”的看法。作者先“破”再“立”,先运用比喻论证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行“妾妇之道”的人,再正面论证真正的“大丈夫”应该符合三个标准: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孟子论辩的特点在选段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二、学情分析
学习《孟子》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如果单从翻译入手会让学生觉得作品枯燥乏味。诵读是学习《孟子》选段的最佳方法,选段是孟子和景春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二人对待公孙衍和张仪之流的不同态度。再引导学生诵读,分析孟子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观点的,由此感受《孟子》使用排比、对举进行论辩的语言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孟子打好基础,本课不宜过分强调议论文知识,随文渗透即可。
三、教学策略:
诵读法;谈话法;讲授法;问答法。
四、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诵读文章,理清文章论证思路;(重点)
3.学习孟子修身的智慧。(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大丈夫来褒扬男子,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男子可以称之为“大丈夫”?我们再次走进《孟子》,看看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二)重点研读
1.初读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圈画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3)小组合作理解文意,教师点拨。
2.再读明确态度
(1)自由诵读文章,感受景春和孟子对待公孙衍和张仪的不同态度。预设:景春---歆羡、崇拜(“诚”“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不屑、鄙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语气,读出景春和孟子的不同态度。
3.三读学习智慧
(1)再读文章,说说孟子评价大丈夫的三个准则:
明确:
a.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b.无论得志与否,都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c.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
(2)自由诵读全文,说一说文章的论证思路。
预设:
先“破”---针锋相对反驳景春观点;
后“立”---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三条标准。
(三)拓展延伸
1.背景资料,说一说你是否赞同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看法。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金玉锦绣,不能取得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策划,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没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朱自清《经典常谈 <战国策>第八》
2.小组合作讨论:时至今日孟子的大丈夫准则还是否适用。
(四)课堂小结
孟子是非常善于论辩的,从《富贵不能淫》我们得以窥见孟子的论辩艺术,先连用反问直指景春观点的错误,再用排比、对举直陈自己的观点,逻辑严谨,言辞犀利,堪称经典。关于大丈夫的看法更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为人的准则,一篇《富贵不能淫》已丰富至此,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教学在文意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少,课下注释非常全面,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课本资源。为避免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本节课从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明确作者观点,在读中明确作品论证思路,在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