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共1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共1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5: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目录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龟虽寿 曹操

赠从弟 刘桢

梁甫行 曹植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 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知识链接
龟虽寿
曹操

曹操(155-220)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




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已经53岁了。他的北征虽然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他在为新的胜利所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
写作背景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会变成灰土。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自主学习,圈点勾画关键字、词、句,品味诗歌语言。
1、 前四小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比喻,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用神龟和腾蛇终会死去来比喻人生命的有限,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然而,这样也正为诗文提供了另外的一种意蕴,有了“及时当勉励”的言外之意,人不必为人生有限而忧戚伤怀。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广为流传,试着赏析。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运用比喻,以千里马比做烈士,暗示诗人虽然已经快要接近花甲之年,却不甘衰老,不因暮年而消沉,依然渴望建功立业,自强不息。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体现作者什么思想?
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其实他另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老当益壮、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1.《龟虽寿》中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是:
2.《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
3.《龟虽寿》中表明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句子是: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4.下列对《龟虽寿》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
小结
这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现出自己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