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学习目标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导入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知识链接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佳美、珍贵的树。
花开得正繁盛。华,花。滋,繁盛。
花。木本之花曰荣,草本之花曰华,这里上下句互通。
读作wèi,给予,馈赠。
思念的人。
送达。
历时很久。
词语解释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参考译文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首诗写了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以及长期盼其归又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主旨归纳
从诗作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可贵还是说花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一抑一扬之间,诗作的感情增强了。
诗歌赏析
名句赏析——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主人公和她手中的鲜花一样,经不起时间的流逝,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摆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儿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根据理解默写填空。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中有奇树》中写折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中有奇树》中表现女子执花在手,却无法相赠的愁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中有奇树》中表现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曹操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代表作品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骥:骏马,好马。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词语解释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盈缩:原指木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永年:长寿。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槽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参考译文
本诗表明了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的道理,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全诗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重点赏析
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赠从弟(其二)
刘桢
刘桢( ?—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常与曹操、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爱,任丞相掾属。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
作者简介
赠从弟(其二)
亭亭①山上松,瑟瑟②谷中风。
风声一何③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1.亭亭:挺拔的样子。
2.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3.一何:多么。
4.惨凄:凛冽,严酷。
5.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多么猛烈,而松枝是多么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严酷,松柏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柏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有着耐寒的本性。
参考译文
《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藻、松柏、凤凰作喻,“初言藻可充荐羞之用,次言松柏能持节操之坚,而末章复以仪凤期之,则其望愈深而言愈重也”(元代刘履《选诗补注》卷二)。此诗为其二,作者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具有坚贞高洁的品性,这也未尝不是作者的自勉。处于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的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愈能体现。这种精神和气节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接着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松柏表明自己的志趣、情操和期望。
诗歌赏析
作者借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历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主旨归纳
名句赏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里的“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唤起人们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名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
(2)《赠从弟》(其二)中通过设问句式,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霜正惨凄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植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白马篇》《七步诗》。
作者简介
《梁甫行》选自《曹植集校注》。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此篇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对底层百姓的生活是否关注是判断一个诗人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其诗歌是否具有人文价值的重要标志,曹植的这首短诗正是在这一点上引起了后世读者的注意。
背景简介
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八方:东、西、南、北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称八方。
异气:气候不同。
剧:艰难。
殊:不同。
字词解释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行止:行动止息,这里泛指生活。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形容房屋极其简陋。
翔:这里指自在地行走。
宇:房屋。
妻子:妻子儿女。
这首诗主要写了海边贫民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楚,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归纳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这两句写自然现象,引出了之后对海边贫民生存环境的描写。“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他们长期与野兽同居,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海民”的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的描写,他们不但经受着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海边贫民的痛苦生活。
诗歌赏析
名句赏析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简陋,门前十分冷清,狐狸、兔子在房屋周围自由穿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衬托出海边贫民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楚。这两句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感慨,表现了海边贫民生活之苦,深化了主题。
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身于草野。
(2)柴门何萧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哉边海民
狐兔翔我宇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