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数学浙教版八下精彩练习4.5三角形的中位线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数学浙教版八下精彩练习4.5三角形的中位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11:30:18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下精彩练习4.5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A练就好基础
1.如图,为测量池塘岸边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亮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D,E之间的距离是14米,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18米 B.24米 C.28米 D.30米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B,
∵点D和点E是OA,OB的中点,
∴DE是△ABO的中位线,
∴DE=AB,
∴AB=2DE=28.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B,易证DE是△ABO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
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50°,∠ADE=60°,则∠C的度数为(  )
A.70° B.60° C.50° D.40°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
∴∠ADE=∠B=60°,
∴∠C=180°-∠B-∠A=180°-60°-50°=7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由此可证得DE∥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B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C的度数.
3.(2021·衢州)如图,在 中, , , ,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连结DE,EF,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为(  )
A.6 B.9 C.12 D.15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 , , ,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
∴AD= 2,AF= ,DE、EF为△ABC的中位线,
∴EF= 2,DE== ,
∴四边形ADEF的周长=2+2+ =9,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EF,DE的长,同时可证得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四边形ADEF的周长.
4.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  )
A.3cm B.6cm C.9cm D.12cm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
∴OA=OC,
∵点E是BC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OE=AB,
∴AB=2OE=2×3=6cm.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OA=OC,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OE是△ABC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
5.(2020·宁波)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中线,延长CB至点E,使BE=BC,连结DE,F为DE中点,连结BF.若AC=8,BC=6,则BF的长为(  )
A.2 B.2.5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ACB=90°,
∴AB= ,
∵CD为中线,
∴CD=AB=5,
∵BE=BC,F为DE中点,
∴BF为△CDF的中位线,
∴BF=CD=2.5,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CD的长,最后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出BF的长.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PEF=18°,则∠PFE的度数是   。
【答案】18°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PF是△BDC的中位线,PE是△ABD的中位线,
∴PF=BC,PE=AD,
∵AD=BC,
∴PF=PE,
∴∠PEF=∠PFE=18°.
故答案为:18°.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明PF是△BDC的中位线,PE是△ABD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AD=BC,可证得PF=PE,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求出∠PFE的度数.
7.如图,点D,E,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中点。
(1)若△ABC的周长为6cm,则△DEF的周长为   cm.
(2)若△ABC的面积为12cm2,则△DEF的面积为   cm2.
【答案】(1)3
(2)3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1)∵点D,E,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中点,
∴DE,DF,EF是△ABC的中位线,
∴DE=AC,DF=BC,EF=AB,
∵△ABC的周长为6cm,
∴AB+BC+AC=6cm,
∴△DEF的周长为DE+DF+EF=(AB+BC+AC)=3cm.
故答案为:3.
(2)∵DE,DF,EF是△ABC的中位线,
∴DE∥AC,DF∥BC,EF∥AB,DE=AF=FC,EF=BD=AD,DF=BE=EC,
∴四边形ADEF,四边形DBEF,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DEF的面积 =S△ABC=×12=3cm2.
故答案为:3.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DF,E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知DE=AC,DF=BC,EF=AB;再证明△ABC的周长的一半=△DEF的周长的周长,由此可求解.
(2)易证DE,DF,E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E∥AC,DF∥BC,EF∥AB,DE=AF=FC,EF=BD=AD,DF=BE=EC,可推出四边形ADEF,四边形DBEF,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S△DEF =S△ABC,代入计算可求解.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D,AB,C BC,CD的中点。
(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
(2)若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答案】(1)平行四边形
(2)14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1)点E,F,G,H分别为边AD,AB,C BC,CD的中点,
∴HE是△ADC的中位线,GF是△ABC的中位线,
∴HE=AC,GF=AC,HE∥AC,GF∥AC,
∴HE∥GF,HE=G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
(2)∵HE∥GF∥AC
∵AC⊥BD,
∴BD⊥HE,
同理可证BD⊥EF,
∴HE⊥EF,
∴∠HEF=90°,
∴四边形EFGH是矩形,
∵∴HE=AC=4,GH=BD=3,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HE+GH)=2(4+3)=14.
故答案为:14.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HE是△ADC的中位线,G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HE∥GF,HE=GF,再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得四边形EFGH是矩形;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HE,GH的长,然后求出此矩形的周长.
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结DE,AD,点F在BA的延长线上,且AF=AB,连结EF,判断四边形A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答案】解: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
DE∥AB,DE=AB.
又AF=AB,∴DE=AF,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 DE∥AB,DE=AB,由此可推出DE=AF,再来呀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10.如图,在△ABC中,中线BD,CE相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连结AO,若BC=7,AO=5,则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   。
【答案】(1)证明:∵BD,CE是△ABC的中线,
E,D分别是AB,AC的中点,
ED是△ABC的中位线,
ED∥BC,ED=BC
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FG是△OBC的中位线,
FG∥BC,FG=BC,
则FG∥ED,FG=ED,
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12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2)同理可证EF是△AOB的中位线,GF是△BOC的中位线,
∴EF=AO=2.5,GF=BC=3.5
∴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2(EF+GF)=2(2.5+3.5)=12.
故答案为:12.
【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证得ED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 ED∥BC,ED=BC ;同理可证FG∥BC,FG=BC,由此可推出 FG∥ED,FG=ED,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同理可证EF是△AOB的中位线,GF是△BO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EF,GF的长,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2(EF+GF),代入计算可求解.
二、B更上一层楼
11.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  )
A.2 B.3 C.5 D.4
【答案】B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分别是BC,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DB=BC=3;
∴DE∥AB,
∴∠ABF=∠BFD,
∵ BF平分∠ABC,
∴∠ABF=∠DBF,
∴∠DBF=∠BFD,
∴BD=DF=3.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中点的定义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同时可求出D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E∥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去证明∠DBF=∠BFD;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可求出DF的长.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B=3,AD=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  )
A.3 B.4 C.4.5 D.5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BD,DN,
在Rt△ABD中,

∵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
∴EF是△MDN的中位线,
∴EF=DN,
当点N和点B重合时,DN的长最大,
此时EF的长最大,
∴EF的最大值为BD=3.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BD,DN,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证明EF是△MDN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EF=DN,要使EF的值最大,则当点N和点B重合时,DN的长最大,由此可求出EF的最大值.
13.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AF是BC边上的中线,DE,AF交于点O.现有以下结论:
①DE∥BC;②OD=BC;③AO=FO;④S△AOD=S△A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是△ABC的中位线,
∴ED∥BC,DE=BC,故①正确;
∵ED∥BC,点D是AB的中点,
∴O是AF的中点,
∴DO是△ABF的中位线,AO=FO,故③正确;
∴DO=DF=BC,故②正确;
∵AF是△ABC的中线,
∴S△ABF=S△ABC;
∵DO是△ABF的中线,
∴△ADO和△ABF的高之比为1:2,OD:BF=1:2,
∴S△ADO=S△ABF,
∴S△ADO=S△ABC=.S△ABC,故④错误.
∴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BC,DE=BC,可对①作出判断;同时可证得O是AF的中点,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证得AO=FO,可对③作出判断;再证明DO是△ABF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可证得O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对②作出判断;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可知S△ABF=S△ABC;再证明△ADO和△ABF的高之比为1:2,OD:BF=1:2;由此可证得S△ADO=S△ABF,由此可推出S△ADO=.S△ABC,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序号.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若BC=15,CD=9,EF=6,∠AFE=55°,求∠ADC的度数。
【答案】解:连结BD.
点E,F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
BD=2EF=12,EF∥BD,
∠ADB=∠AFE=55°
BD2+CD2=225,BC2=225,BD2+CD2=BC2
∠BDC=90°
∴∠ADC=∠ADB+∠BDC=145°。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BD,利用已知可证得BD是△ABD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EF∥BD,同时可求出BD的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ADB的度数,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C=90°,然后根据∠ADC=∠ADB+∠BDC,代入计算可求出结果.
三、开拓新思路
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AD⊥BD于点D,取BC的中点E,连结DE。
(1)求证:DE∥AC;
(2)若AB=8,AC=12,求DE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延长BD交AC于点F.
AD平分∠BAC,∠BAD=∠FAD.
AD⊥BF,∴∠BDA=∠FDA.
又∵AD=AD.
△ABD≌△AFD(ASA),∴BD=FD.
又∵E为BC的中点,DE为△BCF的中位线.
DE∥FC,∴DE∥AC
(2)解:由△ABD≌△AFD得AB=AF.
CF=AC-AF=AC-AB=12-8=4.
DE是△BCF的中位线,∴DE=FC=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延长BD交AC于点F,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D=∠FAD,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BDA=∠FDA,再利用ASA证明△ABD≌△AF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F=FD;再证明DE为△BCF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AF,再证明CF=AC-AB,可求出CF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DE的长.
1 / 1初中数学浙教版八下精彩练习4.5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A练就好基础
1.如图,为测量池塘岸边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亮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D,E之间的距离是14米,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18米 B.24米 C.28米 D.30米
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50°,∠ADE=60°,则∠C的度数为(  )
A.70° B.60° C.50° D.40°
3.(2021·衢州)如图,在 中, , , ,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连结DE,EF,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为(  )
A.6 B.9 C.12 D.15
4.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  )
A.3cm B.6cm C.9cm D.12cm
5.(2020·宁波)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中线,延长CB至点E,使BE=BC,连结DE,F为DE中点,连结BF.若AC=8,BC=6,则BF的长为(  )
A.2 B.2.5 C.3 D.4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PEF=18°,则∠PFE的度数是   。
7.如图,点D,E,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中点。
(1)若△ABC的周长为6cm,则△DEF的周长为   cm.
(2)若△ABC的面积为12cm2,则△DEF的面积为   cm2.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D,AB,C BC,CD的中点。
(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
(2)若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结DE,AD,点F在BA的延长线上,且AF=AB,连结EF,判断四边形A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10.如图,在△ABC中,中线BD,CE相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连结AO,若BC=7,AO=5,则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   。
二、B更上一层楼
11.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  )
A.2 B.3 C.5 D.4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B=3,AD=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  )
A.3 B.4 C.4.5 D.5
13.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AF是BC边上的中线,DE,AF交于点O.现有以下结论:
①DE∥BC;②OD=BC;③AO=FO;④S△AOD=S△A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若BC=15,CD=9,EF=6,∠AFE=55°,求∠ADC的度数。
三、开拓新思路
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AD⊥BD于点D,取BC的中点E,连结DE。
(1)求证:DE∥AC;
(2)若AB=8,AC=12,求DE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B,
∵点D和点E是OA,OB的中点,
∴DE是△ABO的中位线,
∴DE=AB,
∴AB=2DE=28.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B,易证DE是△ABO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
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
∴∠ADE=∠B=60°,
∴∠C=180°-∠B-∠A=180°-60°-50°=70°.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由此可证得DE∥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B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C的度数.
3.【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 , , ,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
∴AD= 2,AF= ,DE、EF为△ABC的中位线,
∴EF= 2,DE== ,
∴四边形ADEF的周长=2+2+ =9,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EF,DE的长,同时可证得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四边形ADEF的周长.
4.【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
∴OA=OC,
∵点E是BC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OE=AB,
∴AB=2OE=2×3=6cm.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OA=OC,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OE是△ABC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
5.【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ACB=90°,
∴AB= ,
∵CD为中线,
∴CD=AB=5,
∵BE=BC,F为DE中点,
∴BF为△CDF的中位线,
∴BF=CD=2.5,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CD的长,最后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出BF的长.
6.【答案】18°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PF是△BDC的中位线,PE是△ABD的中位线,
∴PF=BC,PE=AD,
∵AD=BC,
∴PF=PE,
∴∠PEF=∠PFE=18°.
故答案为:18°.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明PF是△BDC的中位线,PE是△ABD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AD=BC,可证得PF=PE,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求出∠PFE的度数.
7.【答案】(1)3
(2)3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1)∵点D,E,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中点,
∴DE,DF,EF是△ABC的中位线,
∴DE=AC,DF=BC,EF=AB,
∵△ABC的周长为6cm,
∴AB+BC+AC=6cm,
∴△DEF的周长为DE+DF+EF=(AB+BC+AC)=3cm.
故答案为:3.
(2)∵DE,DF,EF是△ABC的中位线,
∴DE∥AC,DF∥BC,EF∥AB,DE=AF=FC,EF=BD=AD,DF=BE=EC,
∴四边形ADEF,四边形DBEF,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DEF的面积 =S△ABC=×12=3cm2.
故答案为:3.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DF,E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知DE=AC,DF=BC,EF=AB;再证明△ABC的周长的一半=△DEF的周长的周长,由此可求解.
(2)易证DE,DF,E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E∥AC,DF∥BC,EF∥AB,DE=AF=FC,EF=BD=AD,DF=BE=EC,可推出四边形ADEF,四边形DBEF,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S△DEF =S△ABC,代入计算可求解.
8.【答案】(1)平行四边形
(2)14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1)点E,F,G,H分别为边AD,AB,C BC,CD的中点,
∴HE是△ADC的中位线,GF是△ABC的中位线,
∴HE=AC,GF=AC,HE∥AC,GF∥AC,
∴HE∥GF,HE=G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
(2)∵HE∥GF∥AC
∵AC⊥BD,
∴BD⊥HE,
同理可证BD⊥EF,
∴HE⊥EF,
∴∠HEF=90°,
∴四边形EFGH是矩形,
∵∴HE=AC=4,GH=BD=3,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HE+GH)=2(4+3)=14.
故答案为:14.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HE是△ADC的中位线,GF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HE∥GF,HE=GF,再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得四边形EFGH是矩形;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HE,GH的长,然后求出此矩形的周长.
9.【答案】解: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
DE∥AB,DE=AB.
又AF=AB,∴DE=AF,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 DE∥AB,DE=AB,由此可推出DE=AF,再来呀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10.【答案】(1)证明:∵BD,CE是△ABC的中线,
E,D分别是AB,AC的中点,
ED是△ABC的中位线,
ED∥BC,ED=BC
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FG是△OBC的中位线,
FG∥BC,FG=BC,
则FG∥ED,FG=ED,
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12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2)同理可证EF是△AOB的中位线,GF是△BOC的中位线,
∴EF=AO=2.5,GF=BC=3.5
∴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2(EF+GF)=2(2.5+3.5)=12.
故答案为:12.
【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证得ED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 ED∥BC,ED=BC ;同理可证FG∥BC,FG=BC,由此可推出 FG∥ED,FG=ED,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
(2)同理可证EF是△AOB的中位线,GF是△BO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EF,GF的长,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2(EF+GF),代入计算可求解.
11.【答案】B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分别是BC,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DB=BC=3;
∴DE∥AB,
∴∠ABF=∠BFD,
∵ BF平分∠ABC,
∴∠ABF=∠DBF,
∴∠DBF=∠BFD,
∴BD=DF=3.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中点的定义可证得DE是△ABC的中位线,同时可求出D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E∥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去证明∠DBF=∠BFD;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可求出DF的长.
12.【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BD,DN,
在Rt△ABD中,

∵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
∴EF是△MDN的中位线,
∴EF=DN,
当点N和点B重合时,DN的长最大,
此时EF的长最大,
∴EF的最大值为BD=3.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BD,DN,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证明EF是△MDN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EF=DN,要使EF的值最大,则当点N和点B重合时,DN的长最大,由此可求出EF的最大值.
13.【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是△ABC的中位线,
∴ED∥BC,DE=BC,故①正确;
∵ED∥BC,点D是AB的中点,
∴O是AF的中点,
∴DO是△ABF的中位线,AO=FO,故③正确;
∴DO=DF=BC,故②正确;
∵AF是△ABC的中线,
∴S△ABF=S△ABC;
∵DO是△ABF的中线,
∴△ADO和△ABF的高之比为1:2,OD:BF=1:2,
∴S△ADO=S△ABF,
∴S△ADO=S△ABC=.S△ABC,故④错误.
∴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BC,DE=BC,可对①作出判断;同时可证得O是AF的中点,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证得AO=FO,可对③作出判断;再证明DO是△ABF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可证得O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对②作出判断;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可知S△ABF=S△ABC;再证明△ADO和△ABF的高之比为1:2,OD:BF=1:2;由此可证得S△ADO=S△ABF,由此可推出S△ADO=.S△ABC,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序号.
14.【答案】解:连结BD.
点E,F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
BD=2EF=12,EF∥BD,
∠ADB=∠AFE=55°
BD2+CD2=225,BC2=225,BD2+CD2=BC2
∠BDC=90°
∴∠ADC=∠ADB+∠BDC=145°。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连接BD,利用已知可证得BD是△ABD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EF∥BD,同时可求出BD的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ADB的度数,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C=90°,然后根据∠ADC=∠ADB+∠BDC,代入计算可求出结果.
15.【答案】(1)证明:如图,延长BD交AC于点F.
AD平分∠BAC,∠BAD=∠FAD.
AD⊥BF,∴∠BDA=∠FDA.
又∵AD=AD.
△ABD≌△AFD(ASA),∴BD=FD.
又∵E为BC的中点,DE为△BCF的中位线.
DE∥FC,∴DE∥AC
(2)解:由△ABD≌△AFD得AB=AF.
CF=AC-AF=AC-AB=12-8=4.
DE是△BCF的中位线,∴DE=FC=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延长BD交AC于点F,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D=∠FAD,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BDA=∠FDA,再利用ASA证明△ABD≌△AF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F=FD;再证明DE为△BCF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AF,再证明CF=AC-AB,可求出CF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DE的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