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27 08: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孙中山 毛泽东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2/17/2018课标要求
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2/17/2018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材料一: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三 兄弟底三民主义,是集合古今中外底学说应世界底潮流所得的。就是美国前总统林肯底主义,……他这“民有”、“民治”、“民享”主义就是兄弟底“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由此可知美国有今日底富强,都是先哲底主义所赐。……由此更可知兄弟底三民主义,不但是有来历的,而且专为迎合现代底潮流。
——孙中山《三民主义之具体办法》 (1921年)民有 民治 民享材料一:孙中山曾经把民生归结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并对“天下为公”十分欣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材料二:孙中山还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些都说明孙中山的思想渊源于多元的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摘自岳麓版必修三12/17/20181、政治基础:
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 各种改良方案失败。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来源:
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一)背景4、主观因素:
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与对西方政治的研究。12/17/2018(二).三民主义的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2/17/20182、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2/17/2018材料一“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恨满洲
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
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大会演说》
材料二 从1905甚至更早时开始,孙中山为了获得日本的援助一再声称:
“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的目的在灭满兴汉”,“日本如
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
材料三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偿款外债照旧担
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1)结合材料一分析民族主义的进步性?(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1、民族主义(前提)
(三)三民主义的内容
12/17/2018(三)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1)内容:(4)评价:(2)含义:①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相结合,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②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3)地位:前提 “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从上述材料中如何解读“民权主义”的内涵?如何评价?12/17/2018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内容:(2)含义:(4)评价:①理论上解决了革命党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问题 ②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③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利益,享有民权的范围有限。
(核心)(3)地位12/17/2018 “统计上,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这真是前车可鉴,将来中国要到这步田地,才去讲民生主义,已经迟了。”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民生主义提出原因? 鉴于欧美资本主义贫富分化的弊端具体办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国、与民共享你如何看待平均地权这一主张?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1)内容:
(2)含义:(3)地位:补充和发展(3)评价:①性质: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 ②反映了孙中山
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③以解决贫富悬殊,带空想色彩 ④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2/17/2018
(三)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推翻清朝统治
(推翻政权)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政权)资产阶级
土地国有
(巩固政权)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未明确反帝(族)对帝国主义和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利益,享有民权的范围有限。(权)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所以缺乏群众基础(生)。--决定了资阶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四)、评价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结果如何?(五)实践活动①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③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2/17/201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C材料 谈及新三民主义,孙中山这样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政治: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的相继失败
②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的启示
③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经济:④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展
主观:⑤孙本身坚持民主革命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1、新三民主义的背景二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探求理想的新路 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924年1月 广州 国民党一大召开3、内容新在哪里?新在哪里新在哪里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在哪里?明确反帝新在哪里?民权范围扩大,普遍平等民权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在哪里?平、节、耕具体化,关注农、工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1)__________蕴含____________。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2)新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__________。革命纲领目标方法与手段请把“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革命纲领目标”、 “方法与手段”分别填入上列空格中。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纲领请把“反帝反封建”、“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分别填入A、B、C三个区中材料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学完新三民主义,班上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它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ABC(三)新三民主义的影响4、评价进步性:(2)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4)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局限性(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1)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12/17/20181911辛亥革命旧三民主义1913--1922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三民主义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建立1924--1927国民大革命运动5、新三民主义的实践⑴实践: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国民革命运动
⑵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顽强不屈(不抛弃、不放弃)
爱国主义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为理想而奋斗终身,
结合遗嘱及后人对其评价,
谈谈孙中山有哪些
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敬仰?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
——鲁 迅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
——胡锦涛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余年,其目的在求中国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