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综述——初中语文《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案例
1. 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音韵美、意象美和壮阔自然的意境美。
2. 评析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会诗歌诗中有画、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 知人论世,体会王维人生及诗歌情感变化。
(二)教学目标反思
1. 案例中的目标设置较为合理,但教师需注意——如何将目标知识点有序自然地落实于教学过程中。
2. 知人论世教学思考
了解作者文字,走近作者内心,从而产生共鸣,这是诗歌整体解读探索的重要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王维,教师先要熟知学情——八年级学生已学习王维的多首诗歌。
教师可引导学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了解了王维的少年才华,十七岁便得蒋仲舒“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的评价。《送元二使安西》千古送别诗道出了故友间的深厚情谊,“足传当时而名后世。” 《鹿柴》是其修禅领悟到的一种光明幽深的象征性境界。《鸟鸣涧》一动一静间,尽显王维的禅心禅趣,尽享风景的宁静幽美。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其隐居蓝天辋川,半官半隐。诗中景情声色相映成趣,直至清幽高雅之境。
将以上作品对应王维少年成名,学成致仕,左迁边塞,归而参禅的经历。学生既温故知新,又生动地理解了诗人生平,且不难意识到唯独还未学习王维仕途失意,被排挤出长安时期的作品。而《使至塞上》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难点案例
反复诵读,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变化。
(二)重难点教学思考
教师可以在明确本诗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主要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不要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点,设计系统合理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和独特的解读能力。
三、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学及解读
(一)颈联教学案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首诗最值得称道的两句话,也是学生争论的焦点。顺着前文的思路不少学生认为“大漠”“孤烟”和“落日”也是暗示作者内心的悲凉,整个画面给人的是苍凉感;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就是作者旅途中所见,整个画面给人的是雄奇瑰丽之感。
教师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讨论选出两个最重要意象:大漠背景衬托下的“孤烟”和黄河背景衬托下的“落日”。教师补充道,“孤烟”是烽火台上燃起的一股浓烟,用于预警、传递信息;相传用狼的粪便制成,风不易吹散,故又称“狼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塞外独有的壮丽风光,其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至此,诗人出使之初的悲凉心情一扫而空,更添被边疆景色熏陶、升华而产生的慷慨豁达情怀。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出现了峰回路转的认识。
(二)颈联教学案例点评
1. 案例中,教师先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行发现理解,设计巧妙。但教师对意象的分析流于表面,对诗人情感的解读过于仓促、生硬,未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2.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对学生的合理解读给予肯定;但并非盲目肯定,毕竟“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终究是哈姆雷特本身”。值得注意的是:解读诗句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往积极健康的价值方向理解,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育人责任。
(三)颈联解读及教学思考
李宛颦《自然对人心的抚慰——<使至塞上>定篇型文本解读》一文指出诗歌颈联线面交织,突破二维图画,空间无尽延展,王维将心绪与自然相融合,尝试走出内心的孤独。故诗歌充盈着“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
1. 受此启发,笔者认为,颈联可从意象、诗画关系出发展开教学,引用两则经典评价:
(1)曹雪芹《红楼梦》借香菱之口评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教师可设疑激趣:“‘烟’能‘直’吗?为何诗人说是直的?”学生就此讨论回答,教师做出合理评价,并表述个人想法:孤烟向上直走隐含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之意。诗人是否觉得——虽然大漠浩大而个人渺小,长河悠长而人生短暂;但还是应该有所作为。而在大漠长河背景下,落日只是一丁点,诗人却用“圆”字,会否希望有同落日一般满满当当的乐观情绪?(这里也可用换词法:思考诗人为何不用“孤烟升”而用“孤烟直”,不用“圆日落”而用“落日圆”。或直接将颈联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对比,引导学生感悟“大”“孤”“直”“长”“圆”字的秘妙。)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有理有情。
(2)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①“诗中有画”教学思考
教师可设疑:“本想找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画,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这是为何?”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境界不在形似,而在神会。
②“诗中有画”教学误区
刘秀芬《千古壮观“诗中画”——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一文从“画”和“文学”两个角度来解读本诗。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把诗歌当成几何图形,极力描绘“诗中画”的取材美、线条美、构图美和整体美。虽然此类解读有其合理之处,但还是引起了我对“诗歌教学陷入绘画教学的误区”的思考。
语文教师须意识到:文本呈现开放性的召唤结构,需读者在阅读中自己去填补、创造和生成。教师首先要仔细考量此处是否运用图画进行教学;因为多数情况下,单从图画欣赏,不仅会丧失文本的真正魅力,而且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诗歌教学并非绘画教学。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且诗歌教学强调朗诵、想象、领悟等,这与绘画教学大相径庭,教师切忌闯入误区。
③补充:王维的“诗画一体”与“禅观”
王廷法《王维、苏轼诗画观在禅学思想上的异同——以<使至塞上>及历代评论为中心》一文认为:“直”即诗人不为世俗所扰;诗人与落日融合,寂静柔和,进入无我之境;诗人面对排挤的从容与佛禅密不可分。
受此启发,笔者回顾“诗佛”王维的多首诗歌,不难发现王维并不刻意追求物性,其作品主观性较强,与读者更多是精神的沟通。联系本诗颔联,林东海先生曾指出,“征蓬”“归雁”均是塞上景物,然而蓬草飞转于秋,鸿雁北归于春,诗人将不同时令的景物于同一处表现,这与其“不问四时”的画法一致。情景交融、诗画一体,消泯物我界限,表现内心圆融之境,这是“诗佛”的禅观,是王维的“诗中有画”。
2. 诗人情感变化
①《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提及:“王维与孟浩然不同。孟浩然是仕隐两失,王维是仕隐两得。但我说的仕隐两得,只是他外表的生活,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矛盾和痛苦的。不过王维从来不把他的矛盾痛苦很真诚地表现出来……至少在诗里面,他总是深藏不露,只表现那种可以言说的感情。”
结合本首诗歌,不难发现王维情感的矛盾复杂、隐秘痛苦。值得一提的是,本诗的情感不止于此,更有其情感表达的独到之处——情随景变。
②在教学中,教师可乘胜提问:诗人情感有无发生变化?教师需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主要线索包括:诗人因被排挤出朝廷而激愤抑郁,也因大漠壮阔景色而引起对边疆战士守边卫国的赞叹敬慕。
(注意:此诗深意,远比诗歌表面意义深刻得多。本诗情感争议颇多,教师可结合学情决定课堂上是否就此拓展,但教师本身要有相关了解积累。)
四、补充反思
(一)教学本首诗歌,可紧抓诗人情感步步探究,将读、赏、析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这个生动、富有人格魅力的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
(二)诗歌教学提倡多样朗读方法(比如:学生听录音跟读、齐读、个别读和教师范读等),并应以朗读贯穿始终。借助朗读,可扫除文字障碍,理解意象,想象意境,领会情感,不断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师备课要求
1.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过程、备自己。
2.要学习于漪老师提倡的备课“三备法”。(即第一次备课,教师独立深入钻研,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教参;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是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