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新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3单元第3章第2节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新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3单元第3章第2节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1-28 16:42:30

文档简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三种血管图,能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
(2)由血流的方向能区分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身边的生活现象、动手操作、分组实验、图片和动画的课件的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 生物学原理。学会用表格来对比总结。
2、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理解三种血管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使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探究活动助学卡;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 ,培养皿,滴管,棉花,活的小鱼。
学生:课前分好实验小组;提前预习课本有关内容,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窗体底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3分钟 1、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是什么?2、常见血型有哪几种?3、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复习回顾,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复习巩固,为学习新授做铺垫。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急救超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安全问题,但仍可能出会出现象视频中一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思考:当人的血管意外出血后如何进行救治?我们体内的血管是不是完全一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一课时--血管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视频,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血液的流动”的欲望,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展示目标1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5分钟引导探究层层推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8分钟知识整合迁移应用7分钟 同学们,请跟老师一起来做几个小活动: 1.在你的腕部向内两指宽的地方稍微用力下压,感觉有没有跳动感?有没有节律?想一想,跳动的器官是什么?2. 将手握成团,你能看到手背上的“青筋”吗?它是什么?我们在打针的时候,扎到什么部位部位?导入语:我们体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血管。(课件展示)有的血管就像你的手指那么粗,还有的血管比你的头发还要细。心脏和血管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我们体内的血管到底有多长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渡:我们体内的血管长度可绕赤道两周半,这些血管是不是都一样呢?下面让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探究活动助学卡一、仔细阅读课本P50实验:观察血液的流动,以此为参考制定本组的计划。 1、目的要求: 2、材料用具: 思考:金鱼都非常漂亮,如果要让同学们去买金鱼的话,大家会选择什么样金鱼的作为我们的实验材料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3、方法步骤(1)用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思考:为什么要用湿的棉絮包起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提示: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观察。(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思考: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 想一想:为何用低倍镜而不是高倍镜观察小鱼尾鳍?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思考: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进行探究课件展示以下观察任务: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你是如何判断的?2、各种血管血流速度一样吗?3、管径最小的是哪种血管?红细胞是怎样通过的?4、血液在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5、你能否将你观察到的血管情况画出来?巡视各小组进行实验,提醒学生其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三、展示交流利用电子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实验结果展示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点拨建构1、投影展示学生的生物绘图,并说出几种血管的区别。2、展示血管模式图并指导学生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 名称图示功能分布管壁管腔流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过渡: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三种血管的特点,那你能从表中总结出毛细血管有几宗“最”?这些特点与它的什么功能相适应呢 展示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体验活动1.指导两个同学一组,用止血带扎紧你的手臂,过一会儿,观察手背上的静脉有什么变化?想一想,这说明了在静脉里血液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2.某人因外伤上肢静脉出血,如果用止血带止血,那么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哪一端呢?(教师可在自己的胳膊上作出伤口标记)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评价,从而引出近心端与远心端的概念:离心脏近的那一端称为近心端,离心脏远的那一端称为远心端,静脉出血,应扎远心端。3.静脉是把从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正好相反,请尝试说出动脉内血流方向是怎样的?毛细血管呢?继续发问:如果动脉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应扎在近心端还是远心端呢?4、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大家想过没有,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流回心脏呢?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展示静脉瓣并引导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疑:为什么动脉中没有瓣膜?因为动脉管壁厚,弹性大,且血流速度快,血液不易发生倒流。老师再次提出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急救超人:你手中只有大量的纱布、止血带和消毒药水,当遇到伤及不同血管的病人时,你怎样急救? 1 毛细血管出血 2 动脉出血 3 静脉出血 跟着老师做动作,感受动脉血管的存在。结合打针的生活实际,感性认识静脉的位置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学生根据课本图得出是100000千米长,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不一样认真默读学习课文,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讨论本小组的实验计划。思考讨论:选择尾鳍颜色较浅,生命活动旺盛的。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低倍镜的视野更开阔保持小鱼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等等。复习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带着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计划 ,其中一组到讲台进行展示观察过程中注意进行生物绘图小组分析总结实验并展示其观察结果,解决老师提出的任务:1、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血液在不同血管中流动速度不同 ,根据血流方向和速度。2、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3、毛细血管的管颈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4、血液在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由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学生展示在各小组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观察,从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等方面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的特点。将表格填上。利用投影展示自己完成表格的情况。毛细血管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流动缓慢,这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1.同位之间互相帮忙,用止血带扎手臂,仔细观察手背上的静脉变化:发现血管隆起,说明血液是向着心脏流动的。2.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自己动手得出结论 3.学生根据静脉内的血流方向,尝试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的。答:动脉出血应扎在近心端。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本节课知识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分析出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毛细血管出血处理方法: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动脉出血急救方法:在受伤处的近心端用手紧压或用止血带捆扎静脉出血处理方法: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 通过2个活动,让学生亲手摸、亲眼看、亲身感受到血管的存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用生活中打吊瓶的实例,使学生感到血管的知识并不陌生,而且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学生直观的理解人体内血管长度限时速读,培养自学能力检查自学效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保护生物,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实验完及时将小鱼放入水盆养成关爱小动物的意识。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设计这5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观察的要点,即有目的的观察。边观察、边体会不同血管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方向的不同和血管形态的不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生物绘图能力。展示其观察结果,增强自豪感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活动,加深对静脉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真实物像和示意图的关系。
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语言交流的能力。认真观察实验结果促使学生思考并尝试利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升华学到的知识并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融合建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加深理解静脉瓣的作用使课堂前呼后应,更加完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 知识的回顾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6、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________。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4)图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 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课下作业:完成本节助学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做题的规范性与答题速度。 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面批,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
名称 图示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教学反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
2.说出心脏的结构特征与功能。(重点、难点)
3.能够说出心脏内部结构中,与心脏各个腔相连接的血管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心脏的四个腔。人体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想统一的观点。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思想,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播放《特别关注》新闻视频资料,《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联手,拯救生命》。新闻中讲述了清华附属医院上周进行的一个手术病例。接受手术的患儿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心脏手术接受者。出生后仅2小时就被发现心脏大动脉转位,被迫需要接受心脏手术。医院立即组织了专家网络会诊,随即定下了手术方案,立即对患儿采取了手术措施。目前,他还正在医院接受观察。这个病例中的孩子是不幸的,刚出生就患上了这种无情的疾病,同时,这个孩子也是幸运的,众多的专家汇聚爱的妙手,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孩子的生命。心脏是人体保证正常机能的重要器官,是人体运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的中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心脏的结构。更好的了解心脏,爱护自己的心脏。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铭记心脏的重要作用。感悟生命。 通过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痛苦是督促学会改变的方式,通过病例的分析,引发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 实验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12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实验小助手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实验准备实验器材准备:每组托盘中准备镊子2个、解剖刀2把、解剖剪2把、解剖针1个、漏斗1只、烧杯1个、纱布若干等。实验材料准备:猪的心脏12个、清水实验小助手协助老师将器具摆放整齐,将实验材料摆放到解剖盘上,并将实验材料猪的心脏提前剪开心室和心房,节约课上时间 引导实验小助手帮助老师操作 实验小助手技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能够将一部分易操作,不需要掌握的内容提到课前,节约了课上的时间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步骤:第一步:取一个新鲜的羊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第二步:亲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第三步: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判断哪些是动脉?(认识主动脉和肺动脉)哪些是静脉?试着用解剖针从各条血管探入,把握各条血管与各腔的连接情况。第四步:利用漏斗分别向四个腔所连接的血管中注水,观察现象。第五步:用解剖刀和解剖剪分别打开左心室、右心室和左心房、右心房,暴露出四个腔。观察四个腔的结构,比较心室和心房壁的厚度。(注意解剖剪和解剖刀的使用) 教师示范加讲解强调,学生仔细观察 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让学生通过初步模仿来完成步骤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解剖探究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各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手册上要求的步骤。第一步:取一个新鲜的羊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第二步:亲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步: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判断哪些是动脉?(认识主动脉和肺动脉)哪些是静脉?(认识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试着用解剖针从各条血管探入,把握各条血管与各腔的连接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四步:利用漏斗分别向四个腔所连接的血管中注水,观察现象。并记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五步:用解剖刀和解剖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打开左心室、右心室和左心房、右心房,暴露出四个腔。观察四个腔的结构,比较心室和心房壁的厚度。认识房室瓣、动脉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图:打开右心房、右心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图:解剖针探明血管与腔的连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图:认识房室瓣)第六步:整体实验材料器具,将使用后的实验材料放入垃圾袋中,清洗试验台 学生分小组按照教师示范步骤进行解剖操作。边解剖边观察暴露出腔,用解剖针探利用漏斗注水,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解剖操作暴露出心房心室,教师分别对各组的解剖结果拍照,评价。 解剖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体验学习探索发现漏斗注水实验在前有助于节约实验材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使用实验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拍照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规范操作。
深入探究 精选问题探究各个小组展示交流实验步骤二中记录的,漏斗灌水的情况。1.把清水从肺静脉注入,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如果把水分别注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会怎么样?3.将下腔静脉扎住,水从上腔静脉注入,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对应的实验现象水从肺静脉注入,由主动脉流出水从主动脉和肺动脉注入,都注入不进去。只能从注入口流出。扎住下腔静脉,水从上腔静脉注入,从肺动脉流出。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小组内完成探究分析各个小组记录结果 通过进一步探究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构建知识 (一)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1、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2、左右心室的壁厚薄不同,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较薄。(解释: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能产生推动力,使血液不停地流动,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路径远,故室壁较厚。)3、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4、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5、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二)引导学生自编口诀选出总结知识点全面,押韵流畅的口诀展示交流。公布给全班同学,帮助大家背诵记忆 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上下腔,右心房连肺静脉。心房心室房室瓣,心室动脉动脉瓣,控制血液往下走,走向动脉不倒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识记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口诀的总结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将知识点完美串接,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
测试评价 课堂达标检测:A类:1.心脏分为 个腔,上部分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腔为左右 ,下部两个腔为左右 , 的壁最厚。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2.心脏 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变化范围一般为 。B类:1.心脏瓣膜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2.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3.如图所示请写出下列各部分名称:5 、7 、10 、11 4与5之间的结构 ,作用是 。5与7 之间有肌肉壁隔开作用是 。3.如果把下腔静脉扎上,往上腔静脉注水,水会从 流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正确写出答案。注意做题速度、空格填写的规范。 分层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也要会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2
心壁: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左心室-----主动脉
结构 四个腔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心脏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瓣膜:动脉瓣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二课时,本课主要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本课采用实验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通过学生动手对猪的心脏的解剖与观察,来学习心脏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特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