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3: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八年级上册第8课,是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剧作家关于《三作家》的传记之一。学生之前学过回忆性散文,知道了回忆性散文的一般特点,即所写得人物都是真是存在的,为传记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认作者在本课中大量采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梳理课文,读通课文,从而体认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并初步了解茨威格关于传记写作的一般特点:不在于重现历史事实,忠实记录传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
三、教师通过对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体认传记的一般特点:1.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2.一般采用第三人称来写;3.记述人物的生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认作者在本课中大量采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难点:读通课文,从而体认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并初步了解茨威格关于传记写作的一般特点。
第一课时
环节一:简介列夫托尔斯泰
1.列夫托尔斯泰(重点阐述历史上真是存在这样的一个人物)
2.分析题目:列夫托尔斯泰
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以一个人的名字作为文章的题目?猜猜作者会怎么去写托尔斯泰?
设计意图:
突出本文与前面藤野先生的区别。引出本文是传记,即为托尔斯泰所写的传记。
环节二:走进课文
1.组织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分组讨论这个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什么地方?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让学生找出这个自然段中其他关于比喻及夸张修辞手法得句子。
5.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写?这样去写有什么样的好处。
环节三: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习全文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后面的内容
2.分组讨论根据教师的句式造句
利用这样的句式完成:
这是一张 的脸庞。
这是一双 的眼睛。
3.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以上句式的教学让学生体认到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时用是贬低的;而写他的眼睛时是赞美的,课文采用的这样的写法成为先抑后扬。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写?
5.学生讨论分析
6.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认到先抑后扬写作手法的作用:(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之感,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
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第二课时
活动一:初步了解茨威格关于传记的写作特点
1.复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2.和藤野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进行对比
内容的对比: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和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作者只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和眼睛。
写作手法的对比:《藤野先生》以叙述为主,适当的添加作者的评价;《列夫托尔斯泰》则以描写为主。
人称的对比:《藤野先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我们成为第一人称;《列夫托尔斯泰》在文章中找不到作者的影子,我们成为第三人称。
归纳总结:不在于重现历史事实,忠实记录传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茨威格关于传记写作的特点。为以后阅读茨威格及类似的传记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活动二:归纳传记的一般特点
1.结合何文课文内容分析
2.概括传记的一般特点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传记的一般特点。
活动三:全文总结
教学反思:
1.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也许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在以后的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2.教师对于教材的掌握程度还不够。以后在备课时还需要加大对教材阅读理解,充分的阅读教材课文,至少阅读5遍以上,以求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充分的解读。
3.学生对学习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不愿意看书、阅读。这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为要关注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