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9: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积累(26分)
(一)励志语录
【语录一】无论面临人生何种境遇,只要理想不灭,人就不会颓( )唐。
【语录二】青春是一段旅程,梦想如满天星辰中的北斗星,指引前进的方向。无论将来你在哪个角落发光发热,都要热爱生活,豁达大度,切忌勿让消极情绪潜滋暗长,每个人终将成就自已生命中的精彩。
【语录三】我们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踌chú( )不前,不断地在心里忖度,究竟该如何选择。其实,每一条路上都会有荆棘与坎坷,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直面挑战,每次选择都会离理想更近一步。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颓( )唐 (2)踌chú( )不前
2.文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找出其中三个,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励志榜样
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正廉洁,坦荡如砥。他不仅是文学家、画家、美食家,也是书法家。他的书法遒劲,恰如其人。他屡遭磨难,但仍不折不挠,傲然挺立,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辛弃疾生在积贫积弱的宋朝,他曾带着50名骑兵长途跋涉,深入敌营,活捉叛徒。虽身处宵小之辈造谣中伤的恶劣环境,却豪迈倔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两位词人的作品与人品皆为后世所推崇。
3.解释文段(二)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坦荡如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折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下面是苏轼写的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上联:舞袖翩翩,①___摇千尺龙蛇动
下联:歌喉婉转,②___撼③_____风雨寒
A.①影②声 ③云霄 B.①影 ②声 ③半天
C.①声 ②影 ③云霄 D.①声 ②影 ③半天
(三)励志赞歌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5.下列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将来你在哪个角落发光发热,都要热爱生活,豁达大度,切忌勿让消极情绪潜滋暗长,每个人终将成就自己生命中的精彩。
B.他不仅是文学家、画家、美食家,也是书法家,他的书法遒劲,恰如其人。
C.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D.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四)诗中言志
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古诗文,按要求写出相关句子。(每空1分,共9分)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诗言志 曹操“①_________,志在千里,②____________,壮心不已”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历久弥新。 ③《________》
刘桢用“④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他的堂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是要挺立风中。 《赠从弟》(其二)
陶弘景用“⑤____________, ________”表达期望与谢公比肩的自豪和归隐林泉的志趣。 《答谢中书书》
作者⑥_____(人名)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⑦________________”点明主旨,抒发感慨,表达矿大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
二、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①你抢到冰墩墩、雪容融了吗?线上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刚刚开始预售冰墩墩和雪容融,众多网友已经蹲点下单。“冬季奥运会结束后,还是“一墩难求',线上抢不到,我在店里排队一个多小时才买到。”1995年出生的胡睿是一名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的国潮粉丝,像冰墩墩、雪容融这样的“新顶流”,他自然不会错过。
②“冬季奥运会吉祥物热销,是因为它非常“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冰墩墩和雪容融冲上国潮顶流,和近年来走红的故宫文创、国风彩妆等国潮产品一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国潮消费的兴起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崛起的表现。”王昕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①近年来,大批拥有高质量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品牌取得高速成长。2022年5月10日迎来了第六个中国品牌日,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品牌发展研究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研究聚焦在“95后”的年轻群体。
②据《2022年轻人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年轻的消费者们较以往购买了更多的国货商品。在形成一定销售规模的品牌中,“95后”国货用户数占比同比提升11%,购买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用户数总体比值为1.7,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同期为1.3。
(摘编自《杭州日报》)
【材料三】①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可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
②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毫无疑问,国潮产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热情。从文化的现代化演进来看,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活泼的时代性。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③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自觉的传承。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
7.下列说法与【材料三】的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4分)
A.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B.国潮产品应该具有内在品质,而不仅仅是把传统文化作为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
C.只有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才能实现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D.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
8.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
B.国货正当“潮”,国潮消费越来越成为“95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重要选择。
C.国潮产品冰墩墩、雪容融、故宫文创、国风彩妆都体现了中国文化。
D.国潮产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缘于人们对时尚产品的追捧与消费的攀比。
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着汉服走上街头,许多家庭的装修选择中式风格,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针对这些现象,请运用材料相关内容,探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三沙岛上的抗风桐
叶为宝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沙之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碧海蓝天,也不是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抗风桐。
③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的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也叫麻枫桐。它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片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被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礁;正是以这样巨大的树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自身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早晨,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升起,我们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刚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⑨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帮助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
⑩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旁边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他表现突出,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赵述岛上,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离开三沙时,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那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我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心中充满了对它的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
4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沙岛上的抗风桐”既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B.文章第⑥段中写椰子树、土枇杷、苦棟等树木的遭遇,意在突出三沙岛的环境恶劣。
C.文章第⑨段写符名友介绍赵述岛的变化,一方面赞扬党的好政策,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同符名友一样的渔民们对海岛的热爱。
D.本文与茅盾的《白杨礼赞》都使用了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11.随着对抗风桐认识的深入,“我”对抗风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 段写到旁边的渔民介绍符名友的经历与事迹,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说“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12分)
14.班级拟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小麦和小乔在活动中掌握了运用网络学习语文的方法,也遇到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吧。(12分)
(1)在《昆虫记》的读书推介活动中,小麦和小乔在网络上查到法国戏剧家罗斯丹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评价:“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美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文学家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请参考示例,概括说明下面文段的内容是怎么印证这个评价的。(6分)
横向翅脉略显橙红颜色,它是最主要的部件就是琴弓。虫鸣大作之际,两片鞘翅始终高高抬起,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两片翅膜,只有内侧边缘重叠在一起。两支琴弓,一支在上一支在下,斜向铰动摩擦,于是展开的两个膜片产生了发声振荡。上鞘翅的琴弓在下鞘翅上摩擦,同样,下鞘翅的琴弓在上鞘翅上摩擦,摩擦点时而是粗糙的胼胝,时而是四条平滑的放射状翅脉中的某一条,因此发出的声音会出现音质变化。这大概已经部分地说明问题了:当这胆小的虫类处于警戒状态时,它的鸣唱就会使人产生幻觉,让你以为此时声音既好像从这儿传来,又好像从那儿传来,还好像从另外一个地方传来。
(节选自《昆虫记·意大利蟋蟀》,王光译)
示例:他善于像美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如从“横向翅脉略显橙红颜色”“两片鞘翅始终高高抬起,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可以看出,他对颜色和形状的敏感度很强。
他善于像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表达,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一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15.留学日本,得遇恩师藤野先生,鲁迅是幸运的;望父买橘,感受无言父爱,朱自清是幸运的;驻足观赏藤萝,发现生命美好,感悟生命长河的绵延,宗璞是幸运的。幸运有时是一种遇见,有时是一种发现,有时也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当我们心怀感恩时,回首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幸运之人常在,身边幸运常在。
请以《我是如此幸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训练
一、1.(1)tuí (2)躇
2.豁达大度 潜滋暗长 踌躇不前 脚踏实地(写出三个即可)
3.(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做事不加犹豫。(2)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4.B(依据上联说的内容是“舞”,因而①处对应的是“影”,下联所说的内容是“歌喉”,②处相对应的应是“声”。同时可以用拆分的方法进行判断,可以将上联拆分为四段,舞一摇一千尺一龙蛇动,这样不难看出“千尺”对应的应是“半天”)
5.A(多重否定,导致句意有误,“切忌”应改为“切记”,或者删去“勿”)
6.①老骥伏枥 ②烈士暮年 ③龟虽寿 ④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⑤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⑥苏轼 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一)7.B(A.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可知,选项中所表述的“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段“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可知,这与选项中表述的“只有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才能实现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不符,故表述有误;D.根据材料三第②段“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可知,选项中“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的表述过于片面)
8.D(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的“和近年来走红的故宫文创、国风彩妆等国潮产品一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可知,国潮产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并非缘于人们对时尚产品的追捧与消费的攀比,而是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增加)
9.①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热情;②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自觉的传承;③缘于年轻人的现代审美观和活泼的时代感;④缘于一种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二)10.B(“意在突出三沙岛的环境恶劣”错误,写椰子树、土枇杷、苦楝等树木的遭遇,是为了和抗风桐的傲然挺立进行对比,突出抗风桐坚韧、强壮的特点)
11.初见抗风桐时,“我”心中有些疑惑;初听名字,“我”特别好奇;听了老冯的介绍后,“我”对它肃然起敬;听了赵述岛的变化及符名友的故事后,“我”对它产生赞美、崇敬之情;离开时,“我”对它的崇敬更深了,还萌生一种眷恋。
12.用第三者的口吻来介绍符名友的事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刻画了他热爱海岛、默默守护海岛的共产党员形象,也为下文联想及赞美岛上的共产党员的事迹(抒情)做铺垫。
13.抗风桐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能抵抗台风,守护海岛;抗风桐具有不畏强暴、不怕艰苦、自强不息(倔强从容)、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抗风桐象征守护祖国海疆的渔民和海岛上共产党员(党支部),他们是英雄。
三、14.(1)“两片鞘翅始终高高抬起,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鞘翅的形状比作纱罗布船帆,将所见的昆虫描写得生动有趣。(2)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四、15.【写作指导】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幸运”。从狭义的层面来讲,幸运指好运气,意外的好机会;从广义的层面来讲,生活中的小幸运有很多,只要心怀感恩,任何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启示,甚至是挫折的人、事、物都可以称为“幸运”。从“幸运”的狭义或广义的角度入手都可以。可以写人记事,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托物言志,在写景状物中获得人生启示。紧扣“幸运”二字来抒发情感或者感悟。写作时,要扎根现实,集中笔墨突出“幸运”的事带来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如迷失自我时,老师为“我”指点迷津;得意忘形时,朋友让“我”警醒;痛苦时,父母让“我”释然;当然也可以是书籍让“我”感到幸运,在与书籍交往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可以采用拟人和想象的手法,写与动物和植物一起走过的一段美好的日子,它们就是“我”的幸运。作文时,可以适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语言要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