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
常识介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思想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作品:《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先秦时期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 子 简 介
预习检测
万仞( ) 魁父(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 箕畚( )( ) 汝( ) 曾不若( )
诸( ) 亡以应( )
惩( ) 塞( )
雍( )
hè
rèn
Kuífù
chèn
cuò
lǒng
jī
běn
rǔ
zēng
zhū
sè
chéng
wú
hè
rèn
Kuífù
chèn
sǒu
kuì
lǒng
rǔ
yōng
zhū
chéng
shuāng
读准节奏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读懂内容
第1自然段:1.交代了哪些内容?
2.这个开头是否暗示了结尾?
第2自然段: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2.愚公的家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第3自然段:1.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2.愚公如何应对?
第4自然段:1.操蛇之神和天帝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
2.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与前面哪个句子有照应?
回答以上问题:①概括答;②结合词句分析。
带着以下问题翻译课文。
翻译文章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古代七、八尺为一仞
的
1.交代了哪些内容?
2.这个开头是否暗示了结尾?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杂然相许。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90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路,就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的人
将近
面对
表修饰
苦于
曲折,绕远。
家人
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者后辈。
尽、全。
直。
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纷纷地。
赞同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愚公的家人和邻居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
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提出疑问。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都……”。
如……何,把……怎么样
况且
往哪里。
合音词,“之于”
纷纷
肩负、扛。
敲、打。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 应。
第3自然段:
1.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
2.愚公如何应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
陇断焉。
第4自然段:
1.操蛇之神和天帝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
2.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与前面哪个句子有照应?
结合文本比较二人谁“智”谁“愚”?
(可从不同角度比较)
比较读人
愚公PK智叟
“去小智而大智明。”
——《庄子·外物》
形象感知
比较读人
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比较(正、反)?说说其作用。
手法探究
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对比
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对比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衬
托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
寓意之理
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玩转寓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从政治(治国)的角度看寓意:批判复古保守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农民看到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如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从教育的角度看寓意:人应勤奋而不应侥幸获得成功
从哲学的角度看寓意:客观事物发展具有偶然和必然性
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寓意
从以下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文的寓意。
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说寓意
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说寓意
玩转寓意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说寓意
毛泽东说:“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毛泽东推崇愚公移山精神,说到底是提倡一种干到底的精神,即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大无畏精神。
从为和不为的角度说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