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8: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诵读诗歌,想象诗歌中的画面,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
2.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自学一首诗歌。
前几节课我们跟着郦道元一起去欣赏了三峡的美景,伴着吴均一同去感受了富春江奇山异水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西子湖畔,与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寻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原因,感受这季节更换时乍见的喜悦。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 穆 宗 长 庆 二 年
(822)七 月,白 居 易被 任 命 为 杭 州 刺 史,唐 敬 宗 宝 历 元 年(825)三月出任苏州刺史,所以这首 钱塘湖春行 写 于 长 庆 三 年 (823)或 长 庆 四 年(824)的春天。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早来的黄莺
向阳的树
刚飞来的燕子
纷繁的花
遮没,盖没
玩赏不够
刚刚
〖参考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百游不厌,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诗中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
水、云,莺、燕、花、草。
2.诗中选取了哪几种典型景物来表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
选取了“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3.请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
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
4. “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5.“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数量之多,更显出了早春一种勃勃的生机。
全诗紧扣“早春”,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除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外,诗人寓情于景,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1.结构谨严,衔接自然。
2.对仗精工,语言浅近。
3.用词准确,气质清新。
本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