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4 10: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学习,品析通讯语言,梳理结构,把握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通讯的主要内容,把握通讯的主要特征,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作者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受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文化传承与理解 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通讯的主要特征,提高通讯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诵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和消息一样,通讯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一、写作背景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
二、读读写写
1.桅杆【wéi gān】 2.浩瀚【hào hàn】 3.娴熟【xián shú】 4.咆哮【páo xiào】
紧绷【jǐn bēng】 6.镌刻【juān kè】
7.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8.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9.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有具体的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
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
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
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第一部分(①-④)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20)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1-26)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四、深入探究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 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4段)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3、4段
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破解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第二部分(5—20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此处的对话简短,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简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6.第19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7.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这一细节描写有何寓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三部分(21—26段)
8.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们的情形,有何作用?
运用侧面描写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9.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五、语言赏析
1.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航母”比作“树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的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2.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描写现场人们的心态,充分表现了舰载机着舰的风险极大。
3.“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六、写作特色
1、很有价值感
2、很有层次感
3、很有现场感
4、很有美觉感
七、课外拓展
探究:该文属于哪类文体呢?是消息吗?若不是,与消息有何异同?
明确:(1)不能算作一篇消息,但具有消息的特征。如: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等。
(2)属于新闻通讯;它围绕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新闻事件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该事件的深刻含义,十分具有感染力。
(3)它与消息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能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具有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