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两则
毛 泽 东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朗读,品析消息语言,梳理结构,把握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把握消息的主要特征,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作者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作者博大的情怀,感受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毛泽东的领袖胸襟和政治抱负;引导学生感悟青春的价值,培养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把握消息的主要特征,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作者博大的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诵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二、读读写写
溃退【kuì tuì】 泄气【xiè qì】 督战【dū zhàn】 要塞【yào sài】
业已【yè yǐ】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三、文体知识
消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消息的主要特征
1、用事实说话 。
2、短小精悍,概括性强。
3、时效性最强。
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
导语——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消息的主干,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结语——新闻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
(前三部分是主要部分,背景和结语为辅助部分)
第一篇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时代背景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二、课文赏析
1、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洁、概括。
3、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四、“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五、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六、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
七、赏析语言
1、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万船齐放”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
写敌方的有:“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2、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大约”,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七、写作特色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简洁,富有气势。
第二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时代背景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二、这篇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至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二、请找出文章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三、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1、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2、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的?
时间上:20日夜——21日下午5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渡江部队: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锐不可当(较详)
东路军:英勇突破(最详)
四、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么内容?是 “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五、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六、赏析语言
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彩的词语。
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
七、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比较阅读:
拟写新闻标题
以导语为主,参考主体部分,以短语形式拟写。
答题模板:人物或具体事物+事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三十万人民解放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歌颂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嘲笑了敌军的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