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第1单元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第1单元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3 08: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说课专题一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学背景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说课提纲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一、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家们对儒学传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
2、新课标对本课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2)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1、教学方法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材料教法 、问题教学法。教师创设具体情境,递进设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3、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辨以及合作探究法,依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三、教法学法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回味历史
培养情感历史游艺园
巩固新知 四、教学过程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吗?
甚至敢把九五至尊的皇帝批得狗血淋头吗?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人物图片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1、请学生作人物介绍 2、根据下列材料合作探究问题 材料一: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材料二: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
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 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
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黄宗羲(1610—1695)
浙江余姚人
梨洲先生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黄宗羲还有什么政治主张?(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如何解释该思潮?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顾炎武(1613—1682)
亭林先生
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1)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顾炎武有那些主张? 你认为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2)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传统美德?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列举几个能体现这种美德的人物或事迹?作为高中生的你应该怎样做?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经世致用思潮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1、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实地考察。
2、爱国“经世”的优良传统、务实革新的精神和求真求是的学风,对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要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人民大众的疾苦,要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王夫之四.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阅读教材归纳王夫之主要思想成就.(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2)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同 十七世纪左右,西方在文艺复兴的思想洗礼下逐步迈向近代化;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使明清之际成为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那么,明清之交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呢?思考: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
2、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文化专制,缺乏宽松的文化环境。 明清科举考场你从这些图片中能得到相关的信息吗?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思考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 治:高度强化的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

兴起蔚然大宗遭到打击
正统高潮----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儒家思想演变第三环节 :历史游艺园(幸运“52”)
屏幕上“思想活跃”四个字,每字后面都有相关一组题目链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题目略,大家分成四组,每组推一位选手,答题时间1分钟,组内同学可补充。比赛一下,看哪组最棒。
设计意图:借鉴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知识。第四环节:回味历史
通过今天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的学习,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明末清初的思想最深刻的感受。
要求:1、学生将感受写在小张练习纸上。2、学生相互交流感受,选出佳作。
3、学生诵读佳作,老师即兴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课教学有效性的检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