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1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1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07 08:0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原理探索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东北地区读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邻国。东北地区位置53° 40°45° 50°120°125°130°135°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116°一、东北概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漠河纬度请由这三幅图总结: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气候条件 a.类型: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b.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1.自然条件:c.对农业影响: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思考: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低温的不利影响:
A.种植作物品种有限,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
B.只能一年一熟。
C.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D.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低温的有利影响: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作物品质较好;
B.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C.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D.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生长期较长;
夏季日照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冬季气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无害优势。因此品质优良,堪称“绿色大米”。 迁移应用思考: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
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图说出:(1 )东北地区包括哪三大地形单元?分布如何?
(2)这些地形对农业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主要地形山地
平原
高原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地南——辽河平原北——松嫩平原东——三江平原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土地资源丰富,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2)地形条件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条件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1.自然条件:黑土主要分布: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中部
大兴安岭两侧特点: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3)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浑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工业基础好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交通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依托农业技术优势
发展外向型农业人口
历史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较晚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生态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农业↑↓农牧兴工工促农牧机械化肥工业原料技术优势外向型农业经营 规模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工业基础良好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试对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进行简要评价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国家政策扶持;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
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热量不足;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重点知识巩固迁移应用:分析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热量由南向北递减,纬度读图思考:1.降水的空间递变规律及影响因素2.气温的空间递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水分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海陆位置和地形(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
和松嫩平原要丰富)1.降水最多的地点海拔是多少?(3500m)2.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500mm,2700℃)3.大兴安岭顶部与牡丹江积温差异很大的原因?(地势不同)4.为什么大兴安岭东侧降水会比松嫩平原多?东北地区气候南北差异积温: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三、农业布局特点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了解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柞蚕人参苹果梨苹果旧三宝新三宝东北新三宝——不老草、林蛙、红景天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
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活动1: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以使牲畜免受寒冻 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 ③还能防止环境污染。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措施:
人工播种优质牧草,改良畜种 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 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黑龙江土地利用状况特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耕地面积广,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是商品化的前提。2.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小麦以春小麦为主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3.结构图示法记忆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答案: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人均粮食占有量较高。答案: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答案: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3)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四、农业发展方向1.20世纪以来,人口的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2.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图4.14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核心:森林资源保育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农业布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地理条件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向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