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9 18: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春秋战国西 汉宋 明明 清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专题分析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宋朝明朝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反封建民主思想开始形成确立正统不断强化批判继承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1.1 百 家 争 鸣(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2) 知道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
(3)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学习要求: 概念呈现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学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相互
争辩、学习的局面。为什么当时中国能孕育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百家争鸣原因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⑵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知识·结构(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一、代表学派及代表人物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 孟子 荀子[名人档案]儒家1号人物:孔子“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 靓名:(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生卒:鲁国(今山东曲阜 )籍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成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头衔: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主要工作:孔子故里
曲阜孔庙“大成”,乃集大成之意,“至圣”,最高的圣人。  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13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仁”(核心)和“礼” ;(民本) “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仁”的思想——核心①含义:“仁者爱人。”②方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实行仁政目的: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请思考:什么是“礼”?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礼”的含义:狭义:周礼,其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补充知识:孔子的伦理观 ——性近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仁政”思想(核心)“民贵君轻”(民本)“性本善”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儒家思想的形成 亚圣,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政治主张:伦理观:孟子—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民本)★主张“性恶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政治:哲学:伦理:丰富完善孔子学说,先秦儒家集大
成者,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荀子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孔子孟子荀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的地主阶级 爱人仁政仁义和王道为政以德 君轻民贵 君舟民水 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至圣亚圣儒家集大成者祭孔大典  9月28日,2009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人参加这一典礼。
——摘自《中国新闻网》[诸子百家在现代中国]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诸子百家在世界]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效果测试】D2.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
A.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B.克己复礼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存天理、灭人欲C3.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