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9 20: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寒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2.该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示意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稳定性
3.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要素在该区域与我国东部地区之间流动,这说明( )
A. 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有联系,但其内部没有联系
B. 该区域劳动力、矿产资源丰富
C. 区域间是有联系的,体现区域关联性
D. 区域间实现了经济全球化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4.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 开放性 B. 差异性 C. 整体性 D. 联系性
5.区域向区域流动的最不可能的是( )。
A. 劳动力 B. 资金 C. 技术 D. 产品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题目。
6.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 机械制造业 B. 传统服务业 C. 创意文化产业 D. 金融业
7.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
提高运输效率
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加强城际联系
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B. C. D.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连接祖国内地和香港的主要纽带。深圳市民以外来人员为主,却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据长达40年的遥感监测,深圳市在1973—2013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题目。
8.深圳创造城市发展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与香港毗邻,地理位置优越 B. 气候适宜,旅游资源丰富
C. 人才会集,外来移民带来先进经验 D. 最早建立经济特区,国家政策扶持
9.关于深圳城市发展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重心分别向东部沿海和北部内陆方向迁移
B.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979—2006年扩张速度较快
C. 影响因素仅是社会经济因素,不受自然因素影响
D. 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交通发展、人口迁移、国家政策等
下图为喀斯特地貌区“桂林山水”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0.图中未涉及的区域要素是( )
A. 地质、地貌 B. 气候、水文 C. 文化、经济 D. 生物、土壤
11.该图体现了该地貌区的( )
A. 多样性特征 B. 层次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D. 整体性特征
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题目。
12.该地区中部和北部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地广人稀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矿产丰富
A. B. C. D.
13.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气候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早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14.上题表明,区域内各类要素( )
相互影响
彼此独立
相互作用
相互排斥
A. B. C. D.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的哪些气象与水文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 请说出原因。
16.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丙为某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新疆 江苏
地形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矿产资源 丰富, 以 为主 较少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A、C
4~5.【答案】B、A
6~7.【答案】A、C
8~9.【答案】D、C
10~11.【答案】C、D
12~14.【答案】B、D、A
15.【答案】(1)变化特点: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加快。泥沙主要来源区:黄土高原。
(2)气象与水文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坡度大,暴雨和洪涝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挟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解析】第(1)问,据图可直接读出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特点可从面积、方向、速度三方面进行考虑。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因为泥沙不断增加,所以延伸速度加快。第(2)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该地区易受到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土质、地形、水文、植被、气候等方面回答。
16.【答案】(1)
以盆地、山地为主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网密集,水量大
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第一产业比例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例江苏大于新疆。
(3)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即可回答。第(2)问,根据统计图直接比较各产业比例大小即可。第(3)问,区域间相互协作可以扬长避短。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而江苏第二、三产业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协作,新疆可获得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江苏则可获得新疆的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从而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
第2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