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国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实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的供给平衡,就必须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据此回答下面题目。
1.我国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在( )
A. 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B. 内蒙古、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C. 新疆、青海、川渝、吉林 D. 山东、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2.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 )
A.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D. 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3.下列关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本区能源尚能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
B.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
C. 西部地区因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D.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
4.我国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是( )
环境污染严重
给交通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
煤炭燃烧效率低
煤炭开采成本高
A. B. C. D.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见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据此回答下面题目。
5.“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
减少工程量
运水比较节约
调节沿途气候
减轻水污染
A. B. C. D.
6.“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要求较高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
7.“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
A. 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 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 由于运营成本高而提高受水地用水成本
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8.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A. B. C. D.
9.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 B. C. D.
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图)通过14个退水闸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补水量2.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题目。
10.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3—5月秦巴山地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 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 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D. 华北地区3—5月春旱严重,生态环境面临严重考验
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采用明渠输水,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方便沿线居民取水 B. 确保水中鱼类生存 C. 减少工程施工成本 D. 利于沿线生态用水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干线全长1521千米,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连接西南电网,彻底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图Ⅰ示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图Ⅱ为“高低腿”电塔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题目。
12.目前,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主要电力来源和输送方向是( )
A. 火电 东送 B. 地热能 西送 C. 太阳能 东送 D. 水电 西送
13.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走向主要考虑( )
A. 接近居民点 B. 远离断裂带 C. 沿河谷布设 D. 依山脊而建
14.该工程大部分电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通常的“平底基座等高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钢材消耗 B. 避免景观单调 C. 减少生态破坏 D. 缩短施工工期
15.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 、 。
(3)图中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 。
(4)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16.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美国的北水南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读图回答下面题目。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 造成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哪个难度大、投资高 并说明理由。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地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A、B、A、B
5~7.【答案】A、C、A
8~9.【答案】D、B
10~11.【答案】D、C
12~14.【答案】D、A、C
15.【答案】(1)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太阳能(地热能) 太阳能(风能) 波浪能(风能)
(3)水电 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4)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城市的环境质量。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为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B为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
(2)C为我国的西藏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D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丰富; E为我国的东部沿海,潮汐能(波浪能)、风能丰富。
(3)B3为我国的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是将三峡工程中的水电送往华东。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该区域降水丰富 ,河流径流量大 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4)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既能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东部地区城市环境质量;又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6.【答案】(1)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能越过大分水岭,故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理由:美国调水路线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调水路线跨越山脉,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
(3)东部调出区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原因: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治理措施:研究确定合理的调水量和适宜的调水时间。西部调入区土地盐碱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治理措施: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缩小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来分析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与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2)可从其是否经过山地进行考虑。(3)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现象的原因可从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治理措施可从调水量和调水时间方面分析。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地盐碱化加重现象的原因可从调入区地下水水位上升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可从建设排水工程、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第4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