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区域
我国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地区,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题目。
指标 四大地区
甲 乙 丙 丁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我国四大经济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政策法规
A. B. C. D.
2.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我国四大地区中( )
A. 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 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 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 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回答下列题目。
4.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降水量 B. 气温 C. 植被 D. 地形
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Ⅰ区域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B. Ⅱ区域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 Ⅲ区域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 Ⅳ区域水热组合好,适宜种植水稻
克罗地亚的橄榄油、葡萄酒等农产品以其绿色天然的品质享誉欧洲。下图为克罗地亚地形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题目。
6.甲、乙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7.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橄榄油、葡萄酒等农产品品质较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面题目。
8.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降水稀少 B. 地下水丰富 C. 地势平坦 D. 土壤肥沃
9.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漫画相符的是( )
A. 风力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强烈 B. 河流稀少,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C. 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10.若漫画中植被大量退化或消失,当地可能( )
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
地表径流短期内增加
土壤趋于贫瘠
淡水资源增多
A. B. C. D.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缩小发展差距,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1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 农业基础薄弱
C. 水土流失严重 D. 自然资源不足
12.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暂停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B. C. D.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从而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某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3.图中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 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 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 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
14.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
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成都市与周边城市距离较近
A. B. C. D.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①②两幅图。
(1)A、B、C、D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和 ,位于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填字母代号)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项目 C区域 D区域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土壤 黑土、黄土
典型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类型 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3)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的是 ,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的是 (填字母代号)。
(4)B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6.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
比重(%) 三次产业
就业比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616
(1)说出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说出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简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D、B、C
4~5.【答案】D、A
6~7.【答案】B、A
8~10.【答案】A、A、B
11~12.【答案】A、B
13~14.【答案】D、C
15.【答案】(1)地形 气候 C D
(2)温带季风气候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
(3)C D
(4)土地荒漠化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解析】(1)图中的东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南部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四大区域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差异,其中东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南部湿润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2)图中C区域的土壤是酸性红壤,农业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图中D区域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3)图片①是我国江南小镇景观,在图中C区域最可能拍到;图片②是我国东北雪景,在图中D区域最可能拍摄到。(4)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该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6.【答案】(1)湖南省地势特征总体上南高北低,广东省地势特征总体上北高南低。
(2)与湖南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与广东省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小)。]
(3)湖南省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煤炭、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可为广东省提供原料和能源;广东省可为湖南省提供资金、技术;湖南省可承接广东省部分产业的转移;两省可共同培育品牌,共同建立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和所学地理知识可判断两地地势特征。湖南省地图中河流大多由南向北流,可判断地势南高北低,广东省地图中河流大多由北向南注入海洋,可判断地势北高南低。第(2)问,由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看出两省经济发展水平,由第二产业比重可看出工业化程度,由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可看出三次产业结构层次。第(3)问,由材料可知,湖南省具有资源优势,广东省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根据两地的优势,分析两地合作发展。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