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第1单元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第1单元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0 16: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主要思想家及思想主张(一)李贽(明中后期)1、(反对理学、孔子、儒家经典)2、“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正统3、主张“真心”写作,反对摹古4、男女平等5、主要著作: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
材料二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概括李贽的观点。材料1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材料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1)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 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3)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4、评价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二、三大进步思想家三者共同生活的背景: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根本)
3、西学东渐,自然科学发展。(一)黄宗羲(明末清初)1、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主张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清之际伟大
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根源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为近代反专制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4)评价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材料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
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一、二:批判君主专制;
限制君权;材料三:提出君臣平等;材料四: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通过学校舆论限制王权)材料五: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二)顾炎武(明末清初)《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1、主张经世致用2、“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经世致用:是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
以天下 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 “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 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四)王夫之(明末清初)《船山遗书》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生,还是死,看来是萦绕在这座湘西草
堂内与外的无形精灵,亦成为船山先生灵
魂深处的问题。屋内有些介绍先生生平事
迹的东西,数件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湘
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
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
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
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
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
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铮铮傲骨,强烈的民族气节由此可略窥一斑了。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阅读材料:(四)王夫之(明末清初)《船山遗书》1、“循天下之公”,(思想主旨)
批判“孤秦陋宋”2、哲学成就3、评价:超越前人
代表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四)唐甄(清初)2、主张经世致用1、批判专制君主“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630-1704年)字铸万,四川达县人。清初著名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的倡导者;文学家。清顺治十四年中举,任山西长治知县,与上司意见不合,上任10月即被革职。以后流离数省,生活极为清苦,晚年流寓江南卖文糊口。他对封建统治极为不满,反对封建专制君主,用30年时间写成《潜书》.唐甄反对封建专制君主的思想,具有早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性质,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相当影响。
唐甄唐甄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为贼也?”曰:“今日也有负数苑布,或担数斗粟而于途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曰:“是贼也。”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根据材料归纳思想的主张。
阅读材料:为什么呢???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1、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客观上提高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4、思想家个人经历的影响. 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卖官鬻爵政治黑暗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三、怎样认识这一时期的批判君主专制思想?1、是进步的,值得肯定。为中国思想近代化奠基。2、未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更多停留在批判层面。3、社会影响小,没有推动社会变革或革命。4、未突破儒家思想束缚,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时代局限性)1、关于李贽的思想,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农工皆本 D、民主共和
3、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
A、否定君主专制 B、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
C、限制君权 D、经世致用DDB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5、与明清之际批判思想产生有关的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
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 d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
A、abcd B、adc C、acd D、abd
6、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AAC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的危难
C、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导致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得国家分裂B梳理: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