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周亚夫
军
细柳
史记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学习运用对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学习周亚夫品质。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作品简介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它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文体知识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形式记叙历史。如《史记》。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如《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
人物简介
周亚夫 ,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汉文帝时,任河内守,封条侯。文帝后元六年任将军,驻军细柳营(今陕西咸阳西南),防备匈奴,治军严谨,迁中尉。文帝临死时嘱咐太子,如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及汉景帝即位,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ɡ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nǎnɡ]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结合注释,疏通大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匈奴,战国后期以来兴起的北方民族名,活动在今天的内蒙古及蒙古国一带。
侵入边境。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人大举入侵汉朝边境。于是,(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担任将军,率军驻扎在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担任将军,率军驻扎在棘门;命河内郡郡守周亚夫担任将军,率军驻扎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主管叙录皇族的谱牒及处理皇族人员的犯罪问题。
驻扎
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连词,来。
防备,戒备。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营。
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劳,慰劳。
不久。
到,往。
同“披”,穿着。
这里指刀出鞘。
张开弓弩。
把弓拉满。
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他)到达霸上和棘门的两座军营时,(他的车驾侍从)可以直接长驱进入,将军及下属都骑着马迎送皇帝。不久(汉文帝)又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身披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先遣队,先行引导的人员。
文帝的先行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先导人员说:“皇帝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都尉说:“将军命令我们‘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诏令’。”
将要。
把手营门的都尉。都尉的级别相当于校尉,职位低于将军。
听从。
皇帝发布的命令。
助词,的。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过了不久,汉文帝的车架到了,也无法进入军营。于是汉文帝只好派使者手持符节下命令给将军:“皇帝要入营慰劳官兵。”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
过了不久。居,经过。无何,不久。
派使者。第一个“使”,动词,派;第二个“使”,名词,使者。
营门
副词,才。
符 节
“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就是兵符,一般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手里,左半交给统帅。西汉时期规定,但凡皇上传令或调发军队,必须在兵符验合后,方能生效。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如兵符、虎符等。
文化常识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营门的守卫对跟随皇帝车马的侍从们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够纵车马奔驰。”于是汉文帝就(告诉侍从们)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进。
规定。
勒着缰绳,控制住车马。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手执兵器行礼。
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皇帝被感动,神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披甲戴盔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被感动。为,被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介词,依照、按照。
“拜”和“揖”的区别
《说文解字》曰:“跪,拜也。”说明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文化常识
“拜”和“揖”是用于不同的场合,“拜”比“揖”的礼节更重。“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子对君王;“揖礼”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文化常识
式 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轼车,就是从车上站起身来,然后用双手扶车前的横木(扶手),身子也微微往前躬,表示敬意。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了细柳军营之后,群臣们都感到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被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被侵犯的呢?”文帝称赞了(他)很久。
已经。
先前,刚才。
像。
必,一定。
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
助词,用在时间后,表停顿。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同“轼”,车前横木。
2.改容式车
二、一词多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使者,使臣
派遣
军细柳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队,守军
军营
驻军,驻扎
使使持节诏将军
不闻天子之诏
(以皇帝的名义)告诉
皇帝发布的命令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称善者久之
到,往
的
舒缓语气,不译
三、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一定。 今:坚固,顽固)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四、特殊句式
1.吾欲入劳军
2.天子为动
省略句
3.此真将军矣
分析内容,品读人物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明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
第二部分(2):写汉文帝劳军的场面,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3):事件的尾声,写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
研读赏析
“惊”字含义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周到,冒犯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惊讶。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群臣为何皆“惊”?
自读文章,沿着“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品味,理解真将军的风采。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人物形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周亚夫刚正不阿,忠于职守。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真将军”周亚夫
人 物
形 象
对上刚正不阿
对下治军严明
对己以身作则
对国尽忠职守
“明天子”汉文帝
心胸宽广
深明大义
知人善任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深入探究
军 营
霸上及棘门营
细柳营
驱行情势
直驰入
军中不得驱驰
表现
将以下骑送迎
将军亚夫持兵揖,以军礼见
结果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作用: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来写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侧面描写
作用
总结:本文是如何塑造周亚夫这一人物形象的?
对比
侧面
烘托
正面
描写
作者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与刘礼的霸上军营、徐厉的棘门军营的备战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训练有素,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的特点。
作者通过描述细柳军营军士吏、军门都尉、壁门士吏贯彻执行军纪的语言和行动,从侧面表现周亚夫治军有方;通过写文帝对周亚夫的高度肯定,侧面表现周亚夫是一位良将。
作者描写了周亚夫见汉文帝时“持兵揖”的举动和“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的语言,正面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品质。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
治军有方
刚正不阿
令行禁止
上自劳军
匈奴入侵
文帝之口
边关吃紧
霸上、棘门——长驱直入
之细柳营
先驱不得入
天子不得入
开壁门
按辔徐行
——赞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对比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汉文帝慰问霸上、棘门与细柳军一事,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拓展延伸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