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7 风的成因 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7 风的成因 教案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0 13: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风的成因》教案设计
课题 风的成因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课堂的模拟实验,知道冷热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科学思维:基于“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观察,合理推测风的形成。 探究实践:在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中,用文字、画图的形式记录并解释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重点 理解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引起的空气流动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科学聚焦
1.谜语导入。
2.谈话:你们平时是怎么感受到风的存在呢?
将学生说的进行自然风和人造风的分类。
3. 你有什么方法制造风呢?怎样让风车动起来?
4. 教师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
5.提问:大自然中,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二、科学探索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大家能从烟的方向判断空气是否流动了吗?同理,在即将进行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借助蚊香的烟看到空气是否流动。
实验材料:
准备好以下实验材料
在纸盒的两个侧面各打一个圆洞。
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
借助蚊香的延误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画图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观看视频
实验记录
我的发现
三、科学研讨
1.描述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蚊香的烟雾呈线装飘出,到达顶端圆洞后,空气形成风使得纸条抖动,看到风。
风的形成:
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的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
2.你认为大自然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原理类似吗?
如果类似,那大自然的“蜡烛”又在哪里?
模拟实验中,蜡烛发出的热相当于大自然中的什么?
风的形成: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时候,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即形成了风。
大气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其主要的运动形式是热的地方空气垂直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流到热的地方,留到热的地方的空气受热又上升,在高空受冷后下降,下沉到低处的冷空气受热又上升,如此循环反复。日常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流动。
播放总结视频《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四、科学拓展
走马灯是如何是灯马“走”起来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多种制造风的方法,认识到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六、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