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同步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几种常见的发酵菌种及其代谢特点
1.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下列对各相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二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②可表示二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③可表示二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
D.④可表示三者制作过程所需温度相同
易错点2 对果酒发酵与果醋发酵过程理解不准确
2.(2023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联考)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
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
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
易错点3 对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功能理解不准确
3.(2023山东烟台二中期末)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固氮细菌
4.(2023陕西安康期中)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对废弃物污染的减轻和作物秸秆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加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之后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B.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溶解氧量,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充分接触和利用
C.在鉴别培养基上涂布接种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D.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易错点4 混淆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
5.(2023北京海淀期末)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悬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平板划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D 2.C 3.A 4.C 5.B
1.D 制作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制作腐乳的主要菌种是毛霉,酵母菌和醋酸菌是单细胞生物,而毛霉是多细胞生物,A正确;酵母菌和毛霉都是真菌,均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醋酸菌和毛霉都是好氧微生物,C正确;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30 ℃,醋酸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 ℃,而腐乳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5~18 ℃,D错误。
归纳总结 四种常见菌种的比较
毛霉 乳酸菌 酵母菌 醋酸菌
生物 类型 多细胞真 核生物 单细胞原 核生物 单细胞真 核生物 单细胞原 核生物
代谢 类型 异养好 氧型 异养 厌氧型 异养兼性 厌氧型 异养 好氧型
应用 制作腐乳 制作泡菜 酿酒 酿醋
2.C 过程①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①②都不需要O2参与;过程③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乙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乙酸;过程④⑤都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②④分别是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需要的温度不同,综上所述,C错误。
3.A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但是不抑制真菌,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霉菌(真菌),B不符合题意;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所以可以筛选放线菌,C不符合题意;固氮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所以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是固氮细菌可以生长,D不符合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需要氮源,青霉素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10%的酚也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不能利用题述方法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大肠杆菌,A符合题意。
4.C 选择培养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A正确;在鉴别培养基上涂布接种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
归纳总结 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的比较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制备 方法 培养基中加入或缺少某些物质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原理 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或环境条件的嗜好或抗性等而设计 产生特定的颜色或其他变化
用途 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5.B 平板划线法可分离微生物,可获得单个菌落,A正确;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错误;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以扩大能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的浓度,C正确;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D正确。
归纳总结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比较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关键 操作 接种环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操作
注意 事项 第一次划线前及每次划线后均需灼烧接种环 稀释度要足够高,为确保实验成功可以适当增加稀释度的范围
菌体 获取 在具有显著菌落特征区域的菌落中挑取菌体 从适宜稀释度的平板上的菌落中挑取菌体
优点 可以根据菌落的特征获得某种微生物的单细胞菌落 既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缺点 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操作复杂,需要涂布多个平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