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三 峡
郦道元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背诵课文。(重点)
2.结合课下注释和积累的文言实虚词,疏通文章大意。(重点)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三峡归来》宣传片,和学生交流互
动“爱三峡的哪些景色”,从而引出课文)
同学们知道三峡吗 去过三峡吗 (互动交流)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视频一起游览三峡吧。
一、视频导入
秀美的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今天,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足迹,一起走进三峡。
1. 了解作者。
二、助读资料
作者 郦道元 生卒年 约470—527 字 善长 朝代 北魏
籍贯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 评价 地理学家 代表作品 《水经注》四十卷。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2. 关于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课中重点词语 阙处(quē) 襄陵(xiānɡ) 绝 (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风(yù) 猿鸣(yuán)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肃(jiàn)
重岩叠嶂(zhànɡ)
1. 扫清文字障碍。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2. 听课文音频,注意节奏和语气,听的过程中可以随时
标注;听后自由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 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朗读注意事项:(1)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2)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
四字词语的节拍主要是二二节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沿/溯/阻绝 “沿溯”读开。
清/荣/峻/茂 一个字一种事物,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四字读开,一字一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情感要读出来,一字一拖音,一字一感慨,一位辛劳的渔者在感受到三峡秋季的凄凉后,听到高猿长啸,不觉黯然神伤,泪流满面,举袖掩涕。
四、字词梳理,理解文意
字词梳理
如果。今义:自己)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④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良好)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3)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绝
沿溯阻绝(隔断)
绝 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停止)
(4)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倒装句:
有时朝发白帝[(状语后置,应为“有时朝(于)白帝发”)]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①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时分
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文章释义
【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①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
宣布,传播。
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②
②
【译文】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③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极高的山峰。
甚,很。
飞速地往下冲荡。
回旋的清波。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实在
是有很多的乐趣。
③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刚放晴。
肃杀,凄寒。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下霜的早晨。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④
【译文】(在秋天)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
或者下霜的早晨,树
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随堂检测
字字落实,翻译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7)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 朗读课文,分析层意。
段落 季节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征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段落 季节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征
第1段 山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第2段 夏季 水 水势极大、
水流猛且急
第3段 春冬 水 沉静、优美、雅致
第4段 秋 山 肃杀、凄清
五、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2.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三峡山的特点——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第二部分(第2—4段):分别写三峡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诵读,了解了三峡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文章所写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进一步品析作品的艺术之美,感受三峡的意境。
五、课堂小结
三 峡
总写:山高岭连,隐天蔽日
分写
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
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雄奇秀美
一、检查作业,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第二课时
1.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重点)
2.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写法。(难点)
1. 品析句子,把握三峡之美。
再读课文,结合具体的
句子,品析三峡山水的
特点,完成表格。
二、研读课文,品析美景
段落 相关句子 特点 写法
第1段 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连绵不断 正面描写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山高、连绵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夸张
第2段 水 夏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势浩大、凶险 正面描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迅疾 侧面描写夸张、对比
第3段 春冬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沉静 优美 俯视、动静结合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视
第4段 秋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肃杀 凄清 正面描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侧面描写、引用
2. 欣赏语言,理解美感。
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做简要分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句子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春冬水涸之季,下滩的水雪浪飞溅,故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间,“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思。
(2)“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字加以暗示,又以“寒”“肃”二字渲染,突出了三峡秋景的清寒。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峡群山的雄伟峻拔。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侧面突出水流之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突出了三峡夏季水流湍急的特点。
(3)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告白三峡,说出美感。
刚才我们分析了课文中的句子,了解了不同季节三峡景色的特点,现在,让我们真情告白三峡,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来赏析。
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也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文章独特的写景方法。
(1)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2)三峡的水美,你看,三峡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无论你哪个季节来到三峡,都能让你如在画中。
(3)《三峡》的写法美,妙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连绵”;“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是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4)《三峡》的意境美,妙在意境丰富,你看,“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奔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清幽;“高猿长啸,哀转久绝”这是凄婉。
4. 悟读课文,理解情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理解内容,探究问题
1.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
三峡的气势首先源自遮天蔽日的连绵群山。有了山的重叠,才有水的迅疾。而夏水正是承接了山的气势,既是承上,又是启下,引出对水的描写。由壮美到秀美,再到凄美结束,文章曲折有致,气脉悠长。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中间两段重点写水,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而春冬两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特点相似,故合写。
2.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两季合为一体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而春冬两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特点相似,故合写。
2.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两季合为一体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何作用
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与上
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相呼应;
内容上,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
岭连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悲寂凄凉的气氛。
想象该句画面,分析该句描写的景物特点。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这一句描写的是俯视江中所见。
以“素湍”“回清”写动态,以“绿潭”“倒影”写静态。
以“素”修饰“湍”,水如白练,写出水的明净轻快;以“绿”饰“潭”,突出潭水的深沉宁静。
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突出了春冬三峡清幽秀丽的特点。
四、拓展提升,联系实际
昔日三峡是旅游胜地;今天,三峡大坝建成后,这里更是游客云集。结合文章内容,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解说词。请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句子。
四、拓展提升,联系实际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诗人精美的语言,这趟三峡之旅,大家感觉如何 (学生回答“太好了!”)是啊,在文字中遨游真是怡然自得。老师真想对三峡说一声:读山,读水,读你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最后,让我们在高声诵读中结束这趟轻松愉快的三峡之旅吧!
五、课堂小结
三 峡
山:连绵不绝,高大险峻——正面描写
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水
夏: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夸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春冬:水清,水急——动静结合,俯仰结合
秋:凄清——引用,侧面烘托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李白《上三峡》]
3.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杨炯《巫峡》]
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与“三峡”有关的诗句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