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美丽的颜色
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重点)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重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重点、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诺贝尔奖颁奖史上,有一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对,她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1903年她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
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在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都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可以尽享此殊荣给他们带来的荣耀,但你们知道这些荣耀背后的故事吗 你们知道这些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一文,来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背后的故事。
二、阅读文章,初识“美丽”
1. 扫清文字障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微妙(wēi) 燥热(zào)沥青(lì) 骤雨(zhòu) 窒息(zhì) 吹嘘(xū) yínɡ(荧)光 筋疲力尽(jīn) 和颜yuè(悦)色 炽热(chì) 猝至(cù)
酸渍(zì)
踱着(duó)
轮廓(kuò)
2.“美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圈画出来并赏读。
①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②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
③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从对话中可以发现,对“美丽的颜色”,人物情感有着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从对话中可以发现,对“美丽的颜色”,人物情感有着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以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
小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从对话中可以发现,对“美丽的颜色”,人物情感有着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
三、细读文章,探寻“美丽”
文章开篇说“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圈画并批注。
1.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艰苦:
工作环境恶劣——“娄蒙路的棚屋……忍受室外的严寒”。
工作条件简陋——“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烟窒息”。
工作强度大——“有时候我整天……筋疲力尽”。
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最困难的……分离
出来”。
微妙的快乐:献身科学的热情,迎难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爱。
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根据本文你能概括出传主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2. 联系文本,领悟精神。
(1)坚定的信念。当时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但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神秘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
(3)时刻保持专注。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管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劳动,居里夫人都全神
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
中过日子”。
(4)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做了分工,比埃尔在
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而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她每天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拿着和自己一般高的铁条,连续搅动熔化锅中沸腾的溶液……但居里夫人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
经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再想一想“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文章1—16段写了些什么
3. 深入探究,理解“美丽”。
“美丽的颜色”不仅仅指镭的颜色,也指居里夫妇在艰难条件下坚持科研的美丽人格和科学精神。
小结:事实上,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应该具有一语三关的内涵美。
第一,指居里夫人凝望着的那美丽的颜色,“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这是镭的颜色之美。
第二,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是美丽的,在艰苦工作中
感受到微妙的快乐更是一种美丽,这是居里夫人的
人格美。
第三,居里夫人相信直觉和灵感“工作日变成工作月,工作月变成工作年”,忘我地工作,揭开镭的真相,这是居里夫人求真的科学美。
四、研读课文,品析语言“美”
作为一篇传记,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美丽”之处。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美丽”,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1. 品析语言。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1)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玛丽“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进一步强调了玛丽工作量之大,表现了她的能干与工作的艰辛,这是主观评价,又是客观事实,富有诗意又意味深长,包含着对居里夫人的敬仰和爱戴。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在写自己崇敬的母亲。这就使得本文在客观的真实里,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诗意和温情。)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2)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镭”的神秘性,以及提炼它的艰难。这里反映出居里夫妇发现“镭”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3)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这里连用四个“转向”,最后定格在“他们的镭”上,仿佛一个慢镜头,把人物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4)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细节描写,再现了居里夫人炼制镭时的情景,“在院子里”“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恶劣;“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5)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运用顶真的手法,突出镭的发现之旅的漫长和种种不可预料的困难,说明虽然经年累月地超负荷运转,但居里夫妇始终勇气十足,坚持探索。
传记在叙事的同时,作者需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引用传主的一些书信、日记等,甚至会引用他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等。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2. 探究引用。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人物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①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传主角度)
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文本角度)
③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作者角度)
④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传主。(读者角度)
这些引用的话语,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一方面补充了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展现了传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第6段的引用,补充了他们在旧棚屋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
感。第15段的引用,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困难,但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志同道合的科学家
交流,体会到的是平静而专
注的快乐,表现出他们孜孜
不倦的探索精神。
五、比较阅读,探究不同
本文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传记,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篇文章,分析特色,概括传记作品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 《美丽的颜色》
相同点 ①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②材料较翔实,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③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④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
《列夫·托尔斯泰》 《美丽的颜色》 相同点 语言浓墨重彩,气势非凡,有很多的比喻、奇妙的夸张,托尔斯泰的“肖像”异常鲜明。 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她自己无比敬仰、爱戴的母亲。这使得全文在平实客观的记述中,洋溢着一份诗意、温情的色彩。
五、课堂小结
读人物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能够激发人的志气,培养健康人格,增强我们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向名人传记更深处,共享阅读的惊人魅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吧!
美丽的颜色
工作环境
热爱科学
坚定执着
持之以恒
夏天燥热
棚子屋设备简陋
冬天寒冷
工作
状况
辛苦劳累
不知疲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略带蓝色荧光
颜色美丽
工作
成果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名人轶事
拓展阅读
居里夫人的名言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