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1.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能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重点)
2.观察身边的诚信行为,搜集相关事例。(重点)
3.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演讲,并联系生活践行诚信。(重点、难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就像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不留下一点儿痕迹;有的却像一盏盏永不诚信,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诚信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来一起话诚信、觅诚信、学诚信吧!熄灭的明灯,在我们的记忆中闪亮。当我们驻足回顾时,发现他们给予我们的,令我们受益终身。你想把他们记述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吗 今天,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写作中,去“学写传记”。
1.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学生根据搜集,交流反馈。
二、走进课堂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说明了孔子对“信”的重视。《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搜集有关“信”的经典诗文、名言警句,按照“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分类整理,开展“诚信名言PK赛”。
交友之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杨泉
经商之信: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国家之信:民无信不立。——《论语》
2. 活动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诚信不难找到,诚信就在你我身边。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经历与想法,并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说出自己的感想。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商品假冒伪劣等。
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
影响
示例:(1)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倾向如果占了主导地位,就会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2)不利于孩子正确三观的形成。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果孩子诚信缺失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矫正,那么将危害孩子终身。
(3)诚信缺失危及孩子及社会的未来。诚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蔽性。由于孩子在学校期间尚未真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诚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当他们大学毕业后融入社会,分布到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才会真正凸显出来,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就晚了。
3. 活动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演讲稿,说说如何才能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要求:
(1)先在小组内试讲,小组再评选出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推选出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
(2)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选出来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
(3)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事先做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列出清单,大家分工完成。
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问人间冷暖。
然而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社会上的各种尔虞我诈,也不说什么“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天你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情急之下他便把行李往这位长者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我一会儿就回来!”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一切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看着行李,寸步不离。
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看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原来这位长者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事后,这位学生说,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影响他的一生。
诚信就是如此能征服人心。
一位社会学家曾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一问题,对一千位成功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身的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诚信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用诚信去对待每一位同学,用诚信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如果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那么将来恐怕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季老信守诺言,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事例无不告诉我们: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诚信更是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道德力量的体现。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诚信,担当责任。我的演讲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符合演讲的要求,举季羡林事例佐证,使人信服。
五、课堂小结
我们初中生是时代的新鲜血液,是明日的太阳,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到自己诚信,更要成为诚信最有力的支持者、拥护者和传播者。
同学们,让我们坚守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在这片净土上绚丽绽放,永不凋零。
一、有关“信”的名言警句
1.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精读细研
拓展阅读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
二、有关“信”的成语典故
一言九鼎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20名门客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可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你别忘了,楚国虽
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