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特异性免疫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辽宁开学考)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为胰蛋白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
B.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C.若为胰高血糖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D.若为细胞因子,则该细胞一定是细胞毒性T细胞
2.(2022高二上·湖南月考)如图表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淋巴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抗原呈递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B.引起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
C.将获得肿瘤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到该癌症患者体内可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
3.(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PM2.5是直径为2.5μm的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可停留在肺泡里,也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下表中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选项 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对人体的影响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降低第二道防线的功能
B 改变免疫细胞数目 只影响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C 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 只影响体液免疫的功能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水平
A.A B.B C.C D.D
4.(2021高二上·洮南月考)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重症患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症患者体内血浆和组织液的氧浓度较高
B.治疗重症患者需要维持患者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C.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损坏了脑干的呼吸中枢
D.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终身不再患此病
5.(2023高二下·玉溪期末)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通过注射卡介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卡介苗能刺激机体T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细胞毒性T细胞与卡介苗接触后使之裂解死亡
C.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抗原,只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D.正常情况下,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相应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
6.(2021高二上·花都月考)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Ⅵ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B.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除d、e、f、g外还应该有溶酶体
C.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图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7.(2021高三上·通州期末)PD-1是人体T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而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蛋白能与PD-1结合,使T细胞无法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D-1和PD-L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不相同
B.PD-1与PD-L1结合使机体完全丧失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
C.肿瘤细胞很可能通过产生PD-L1蛋白进行“免疫逃逸”
D.制备的PD-1单克隆抗体可能会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
8.(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B.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C.靠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作战”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D.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
9.(2022高二上·东莞月考)下列有关抗原、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B.抗体主要分布在组织液中,也可分布在血清和外分泌液中
C.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抗原具有特异性,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辅助性T细胞结合
10.(2021高二上·湖州期中)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释放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与该免疫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靶细胞与其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C.效应B细胞中存在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并能表达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要消耗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11.(2022高二下·广东月考)FAMIN是一种实现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多功能酶。研究发现,在树突状细胞(DC)中,FAMIN激活的嘌呤代谢物抑制了T细胞的活化,FAMIN还能将次黄嘌呤转化为肌苷,然后DC释放肌苷来抑制T细胞的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促使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
B.FAMIN的活性降低会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
C.FAMIN可防止过度的T细胞反应和自身免疫
D.正常机体中,活化的T细胞起作用后其功能会受到抑制
12.(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在确诊5年后,患者的存活率只有5%。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在癌症晚期前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胰腺癌细胞的扩散速度非常快。胰腺癌细胞会释放出CXCL16因子,CXCL16因子能够吸引非攻击性免疫细胞在癌细胞周围聚集。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提高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癌细胞的效率,以达到治疗胰腺癌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主要依赖于效应T细胞
B.胰腺癌细胞周围聚集的非攻击性免疫细胞不利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
C.放疗、化疗方法可诱导癌细胞突变成正常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D.使特定细胞表达出CXCL16因子的受体可能会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13.(2021高三上·洛阳期中)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 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组织液
B.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特异性免疫功能被破坏
C.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二次接种VarV可提高机体对VZV的防卫功能
14.(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HIV(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通过增殖就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
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
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
D.捐赠者(甲)感染HIV后,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15.(2023高二下·济南开学考)S蛋白是新冠病毒重要的表面蛋白,是科研人员研制新冠疫苗的抗原依据。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送入人体,在体内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核酸直接注人人体,利用人体细胞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分为DNA疫苗和RNA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腺病毒载体疫苗既可以引起细胞免疫也可引起体液免疫
B.时间间隔合适的多次接种,可以保证人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若接种间隔时间过长,会造成相应记忆细胞数量偏少导致免疫预防效果降低
D.核酸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均需经转录、翻译产生相应的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16.某学术期刊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1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只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
D.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产生抗体
18.(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不尽如人意,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人类如何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症的发生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B.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远离致癌因子
C.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D.B淋巴细胞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19.器官移植时,受体会对外源器官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与之相关的细胞是( )
A.造血干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
C.神经元 D.心肌细胞
20.(2022高二上·河北月考)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为了防控新冠肺类疫情和救治患者,科研工作人员从新冠肺炎康复者的体内获得中和抗体,用于救治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抗体能与胞内的新型冠状病毒结合阻止其增殖
B.患者的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直接合成中和抗体
C.未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和未接种疫苗的人体内也有该中和抗体
D.中和抗体与体液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后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1.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③⑤过程都有细胞因子的作用
B.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
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
22.(2022高三上·佛山月考)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病毒入侵细胞,从而导致人患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S蛋白作为抗原会引发人体的体液免疫
B.感染病毒后患病说明非特异性免疫没有发挥作用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D.可以根据S蛋白的结构设计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
23.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A.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受损及其分泌物减少,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
B.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
C.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免疫监视功能受到影响
D.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
24.(2023高二下·大理期末)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B细胞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别与其结合
B.树突状细胞向B淋巴细胞呈递病原体的抗原信息
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
D.抗体与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结合后能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25.(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主动免疫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实现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二、实验探究题
26.(2021高三上·金华月考)为研究灵芝成分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的抗肿瘤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血细胞计数板、流式细胞测量仪(检测细胞凋亡,具体方法不作要求)、培养瓶等。
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如下表:
过程 结果或结论
实验1 实验分2组,A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 结果: 结论:____。
实验2 实验分2组,A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三萜。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 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结论:灵芝三萜有抗肿瘤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灵芝三萜抗肿瘤机理,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 ① (物质),通过检测 ② 来判断灵芝三萜是否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同时用流式细胞测量仪检测灵芝三萜是否能促进小鼠淋巴癌细胞凋亡。
实验3 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分4组,加入同位素标记的相应物质后进行培养、检测。 结果:____。 结论:灵芝三萜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也能促进小鼠淋巴癌凋亡;灵芝多糖无上述功能,且对灵芝三萜的作用无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
(2)预测实验2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
(3)表中①②处应填入的文字是:① ② 。
(4)依据结论,推测实验3的分组应为:
A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
B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
C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三萜;
D组: 。
实验3的结果为 。
(5)进一步研究发现,灵芝中的某些成分会引发机体产生过敏性反应,导致皮肤表面形成水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 。过敏性反应与体液免疫有关,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 。
27.(2023·景德镇模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快速补充胰岛素是救治病人的关键措施,而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存在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如下表:
组别 血糖达标时间(h) 血酮体转阴时间(h) 低血糖发生率
静脉输注 8.47 31.92 19.05%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6.73 14.92 7.14%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从家畜提取的胰岛素治疗人类糖尿病,易诱导人体产生抗胰岛素的抗体,原因是 。
(2)表中研究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两组注射的胰岛素应保证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较好的胰岛素给药方式是 。
(3)酮体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的统称,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 。为验证口服新药SEMA发挥降糖效果,缓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研究小组应利用 的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应指标。
三、综合题
28.(2022高二上·孝感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 。图1中甲是 细胞,其功能是 。
(2)图1所示过程称为 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 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 ,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 。[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 和[E] ,前者能产生物质[F] ,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 。
29.(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 方式摄取肿瘤抗原,在表面形成 。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 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 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这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方式称为 。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特殊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 传送与 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 。
30.(2023高二下·张掖月考) 研究发现 99%以上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如下图)引起,HPV 疫苗可有效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2019 年 12 月,首个国产 HPV 二价疫苗上市,适用于 9-45 岁女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个体接种 HPV 疫苗后,可以刺激 B 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该细胞增殖分化为 ,当机体被 HPV 感染时,能够起到降低患子宫颈癌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
(2)HPV 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 HPV 的主要衣壳蛋白(L1)、次要衣壳蛋白(L2),既安全又有效,原因是 。
(3)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与 调节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通过 等信息分子(至少写两种),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胰蛋白酶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而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浆细胞的作用是分泌抗体,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所以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不含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B错误;
C、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受神经调节和血糖浓度的调节,因此胰岛A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
D、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其他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3、血糖调节:
2.【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抗原呈递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抗原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胞吞进入树突状细胞,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分析图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但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因此引起浆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不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B错误;
C、将获得肿瘤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到癌症患者体内,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使机体产生相应记忆细胞,C正确;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避免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从而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反应,当机体再次侵入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快速进行免疫应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A、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会损害呼吸道黏膜,进而影响第一道防线的功能,A错误;
B、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会改变免疫细胞数目,这一改变不只影响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还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B错误;
C、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C错误;
D、人体吸入高浓度PM2.5,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可停留在肺泡里,可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引起机体抗体水平升高,导致体液免疫水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答案】B
【解析】【解答】A、重症患者体内血浆中氧气浓度比组织液的氧浓度高,A错误;
B、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治疗重症患者需要维持患者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B正确;
C、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攻击了肺部细胞,C错误;
D、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说明之前感染过该病毒,但抗体的存活时间有限,不能保证终身不再患此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2、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5.【答案】D
【解析】【解答】A、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分泌,A错误;
B、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结核杆菌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
C、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C错误;
D、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定的抗原,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并迅速增殖分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6.【答案】C
【解析】【解答】A、Ⅵ属于记忆细胞,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产生,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图中的淋巴因子(d、e、f)和抗体(g),但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据图分析,Ⅰ为吞噬细胞、Ⅱ为T细胞、Ⅲ为效应T细胞、Ⅳ为记忆T细胞、Ⅴ为B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Ⅶ为浆细胞,其中Ⅰ吞噬细胞、Ⅶ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7.【答案】B
【解析】【解答】A、PD-1和PD-L1分别是T细胞和肿瘤细胞两种不同的蛋白,二者由不同基因控制完成,故其结构和功能不相同,A正确;
B、题目中说PD-L1蛋白能与PD-1结合,使T细胞无法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但机体并不是完全丧失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B错误;
C、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产生PD-LI蛋白使其和PD-1结合,从而进行免疫逃逸,C正确;
D、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相结合,从而阻断T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故制备的PD-1单克隆抗体可能会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及癌变细胞。
8.【答案】A
【解析】【解答】A、人体的淋巴细胞种类很多,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
B、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
C、靠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作战”方式称为细胞免疫,C错误;
D、病原体首次或再次进入机体时,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发挥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9.【答案】B
【解析】【解答】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A正确;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以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B错误;
C、抗体能只有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细胞内的抗原需要通过毒性T细胞将细胞裂解后释放里面的抗原,抗体进而与抗原作用,C正确;
D、抗原是有特异性的,能辅助性T细胞和对应的抗体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抗体并不能杀灭抗原,只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0.【答案】A
【解析】【解答】A、靶细胞上含有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靶细胞与其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有关,A正确;
B、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而效应毒性T细胞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不能增殖,B错误;
C、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都是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所含有基因相同(都含有穿孔素合成的基因),但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表达并释放穿孔素,而效应B细胞中的穿孔素合成的基因不能表达,表达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属于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需要氨基酸为原料,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1.【答案】A
【解析】【解答】A、DC会抑制辅助性T细胞活化,A错误;
B、FAMIN的活性降低会增加T细胞的活化,进而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B正确;
C、过度的T细胞会导致细胞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FAMIN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减少T细胞反应和自身免疫,C正确;
D、正常机体中,活化的T细胞起作用后相应的细胞上的受体被结合,会使其功能受到抑制,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T细胞的作用如下:
①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作用不同: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呈递大多数抗原给B细胞,同时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
②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能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T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
12.【答案】C
【解析】【解答】 A、效应T细胞能够攻击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A正确;
B、在胰腺癌细胞周围聚集的非攻击性免疫细胞不能清除癌细胞,并且阻碍效应T细胞攻击癌细胞,不利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B正确;
C、放疗、化疗方法分别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达到治疗的目的,C错误;
D、使效应T细胞表达出CXCL16因子的受体,可有利于效应T细胞接近胰腺癌细胞并将其清除,从而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13.【答案】B
【解析】【解答】A、水泡是由于皮下组织受到某种形式的刺激或损伤后,组织液渗出后在皮下形成的水疱,因此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组织液,A正确;
B、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其第一道防线受损,病毒更易侵犯机体,故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被破坏,B错误;
C、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C正确;
D、二次接种VarV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提高机体对VZV的防卫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14.【答案】D
【解析】【解答】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有通过增殖分化才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A错误;
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B错误;
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B细胞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
D、由于捐赠者的CCR5基因异常,不能正常表达CCR5,HIV不会攻击T细胞,HIV不会进入T细胞内,因此不会发生细胞免疫,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怀子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4、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15.【答案】D
【解析】【解答】A、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寄生性,因此进入体内可同时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这是免疫系统免疫防御功能的体现,A正确;
B、多次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再次接受到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可快速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B正确;
C、间隔时间太长,前一次的记忆细胞减少,使得后一次接种的疫苗产生的免疫加强效果下降,所以间隔时间过长、过短都可能影响免疫预防的效果,C正确;
D、RNA疫苗不需要转录,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2)反应阶段: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予以消灭。
16.【答案】B
【解析】【解答】A、T细胞可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记忆T细胞可通过分裂使其增多,A正确;、
B、如果实验鼠B在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已接种相应病原体,则实验鼠B体内已存在记忆T细胞,B错误;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仅图示实验无法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因为无法排除其他细胞的作用,也无法证明记忆T细胞的存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作用不同: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呈递大多数抗原给 B细胞,同时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17.【答案】B
【解析】【解答】巨噬细胞既能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A项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项正确;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C项错误;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D项错误。
【分析】 1、二次免疫是指机体在受到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识别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浆细胞,合成比第一次免疫更多的抗体,和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二次免疫的显著特点是“更快、更强、更有效”。
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区
别 作用对象 侵入机体细胞的病毒或者致病细菌等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外毒素等
作用方式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 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变成浆细胞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少部分变成记忆细胞。抗原--抗体形成的沉淀或者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等
联
系 体液免疫需要细胞免疫的辅助(主要在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离不开体液免疫(主要在效应阶段)
18.【答案】D
【解析】【解答】A、癌症的发生的原因分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A正确;
B、致癌因子大致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三大类,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远离致癌因子,B正确;
C、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C正确;
D、B淋巴细胞不能杀伤肿瘤细胞,效应T细胞才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9.【答案】B
【解析】【解答】在器官移植中,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被移植的器官,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器官移植时,自身之外的器官被身体防御系统识别为抗原,首先是细胞毒性T细胞对其攻击,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再由抗体消灭。
【分析】 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用于杀伤一些病毒、肿瘤等抗原,是机体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可以导致靶细胞细胞膜破裂和核DNA的断裂导致细胞死亡。
20.【答案】D
【解析】【解答】A、抗体存在于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以及外分泌液中,不在细胞内,不能在胞内发挥作用,A错误;
B、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少数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B错误;
C、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未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和未接种疫苗的个体没有抗原刺激,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被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1.【答案】C
【解析】【解答】②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c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是细胞毒性T细胞;图中b代表抗体,因而X细胞只能代表浆细胞;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细胞免疫,①②⑤⑥⑦⑧代表体液免疫。
【分析】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区
别 作用对象 侵入机体细胞的病毒或者致病细菌等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外毒素等
作用方式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 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变成浆细胞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少部分变成记忆细胞。抗原--抗体形成的沉淀或者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等
联
系 体液免疫需要细胞免疫的辅助(主要在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离不开体液免疫(主要在效应阶段)
22.【答案】B
【解析】【解答】A、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S蛋白)作为抗原会引发人体的体液免疫,A正确;
B、感染病毒后患病说明非特异性免疫没有将病毒全部杀灭,而不是没有发挥作用,B错误;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使病毒释放出来而被消灭,C正确;
D、可以根据S蛋白的结构设计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23.【答案】C
【解析】【解答】 A、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和分泌物,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A正确;
B、 细胞因子是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B正确;
C、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是执行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细胞,若T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免疫监视功能受到影响,C错误;
D、 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所以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
(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24.【答案】B
【解析】【解答】A、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抗原和B细胞接触,是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A正确;
B、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不是向B淋巴细胞呈递病原体的抗原信息,B错误;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C正确;
D、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细胞免疫过程: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25.【答案】B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主动免疫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实现,使身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正确;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
D、B淋巴细胞只能参与体液免疫,而T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①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②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③淋巴结: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④脾: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⑤扁桃体:具有防御功能。 (2)免疫细胞: ①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②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③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6.【答案】(1)灵芝多糖对离体小鼠淋巴癌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
(2)
(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
(4)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A组、B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细胞凋亡率大致相同;C组、D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大致相同且低于A组、B组,C组、D组凋亡率大致相同且高于A组、B组
(5)组织液;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解答】本实验是研究灵芝成分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的抗肿瘤作用,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含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因变量为小鼠淋巴癌细胞的数量,其它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且适宜。
(1)分析实验结果中柱形图可知,A组(对照组)和B组(加灵芝多糖的实验组)的细胞数相同,且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增加,说明灵芝多糖对离体小鼠淋巴癌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
(2)若灵芝三萜有抗肿瘤作用,则加入灵芝三萜的B组的细胞数量应小于对照组A中细胞数量,根据题意可知,实验需要培养到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因此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和B组都会因为营养物质不足而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因此曲线图如下: 。
(3)实验目的是判断灵芝三萜是否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而细胞增殖过程需要先进行DNA复制,DNA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因此可用同位素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测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来判断灵芝三萜是否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同时用流式细胞测量仪检测灵芝三萜是否能促进小鼠淋巴癌细胞凋亡。
(4)实验3是判断灵芝三萜是否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同时检测灵芝三萜是否能促进小鼠淋巴癌细胞凋亡,因此实验中应分为四组:A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C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三萜;D组:小鼠淋巴癌细胞悬液+培养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根据实验3的结论“灵芝三萜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也能促进小鼠淋巴癌凋亡;灵芝多糖无上述功能,且对灵芝三萜的作用无影响”可知,灵芝多糖对离体小鼠淋巴癌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即不能促进细胞凋亡,也不能抑制细胞增殖,灵芝三萜能抑制小鼠淋巴癌细胞增殖,还能促进小鼠淋巴癌凋亡,所以实验3的结果为A组、B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细胞凋亡率大致相同;C组、D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大致相同且低于A组、B组;C组、D组凋亡率大致相同且高于A组、B组。
(5)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组织液。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与辅助性T细胞上特定分子结构结合后,同时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4、生物探究实验需要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
27.【答案】(1)家畜胰岛素作为抗原,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
(2)含量(剂量)相同且适宜;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3)糖尿病患者组织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分解较多脂肪供能,造成酮体积累;患糖尿病且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解析】【解答】(1)用从家畜提取的胰岛素进行治疗,家畜胰岛素作为抗原,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易诱导人体产生抗胰岛素的抗体。
(2)本实验研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自变量为给药方式(静脉输注或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注射胰岛素的量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要相同且适宜。据表格可知,与静脉输注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时血糖达标时间和血酮体转阴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说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较好。
(3)酮体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的统称,糖尿病患者组织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需要分解较多脂肪供能,造成酮体积累,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为验证口服新药SEMA发挥降糖效果,缓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鼠本身需要患糖尿病且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应利用患糖尿病且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应指标。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2、胰岛素的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8.【答案】(1)抗原;细胞毒性T;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
(3)抗原呈递;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蛋白质
【解析】【解答】(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图1中甲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图1所示过程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辅助性T细胞,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B细胞。[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言等,抗原的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就是抗原性。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称为二次免疫(再次免疫)。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29.【答案】(1)胞吞;抗原-MHC复合体
(2)记忆(记忆T)
(3)特异;细胞免疫
(4)体液;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5)降低免疫排斥(减少排斥)
【解析】【解答】(1)抗原属于大分子物质,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在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2)根据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
(3)效应T细胞通过TCR特异性识别带有同种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所以该过程具有特异性;这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可以通过注射抗PD-L1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逃逸通路;抗PD-L1抗体进入人体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从而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由于利用特殊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对人来说是异物,为了降低免疫排斥,需要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成人抗体区段。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0.【答案】(1)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2)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 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3)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
【解析】【解答】(1)HPV疫苗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HPV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机体被HPV感染时,相当于二次免疫,此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故能注射疫苗能起到降低患子宫颈癌的作用。
(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该HPV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 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HPV 二价疫苗既安全又有效。
(3)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稳态的调解网络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即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在上述网络中,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免疫调节主要通过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起作用。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