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1稳态与调节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章节综合必刷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1稳态与调节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章节综合必刷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4 00: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韩城期末)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可以延长储存时间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C.给植株喷洒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植株的衰老
D.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2020高二上·桂平期末)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进行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误差
B.NAA可对苹果等植物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花和果实脱落
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中含量少
D.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其合成不受基因控制
3.(2020高二上·德州期中)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其生理作用是促使细胞壁松弛,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表中所示是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据表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芹菜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BR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
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芹菜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
C.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 mg·L-1之间
D.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BR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4.(2021·河南模拟)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应选择带有较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健壮枝条
B.选择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用浸泡法处理插条的基部
C.在预实验中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利于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5.(2021高三上·邢台开学考)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对水稻幼苗茎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结果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植物激素
B.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a~b段,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d段,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D.d点对应浓度的NAA可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生长
6.(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B.给果树喷施适量的萘乙酸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第13题图
D.用一定浓度的2,4-D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7.(2021高二上·鹤岗月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除吲哚乙酸外,吲哚丁酸、苯乙酸、2,4-D等植物激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效应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8.(2021高三下·成都月考)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ABA有协同作用,而与IA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
B.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休眠
C.种子发育期IAA的作用可能与促进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有关
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9.(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甲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的曲线图,乙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下列对实验及图示的分析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
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生长素由④移向③,所以③处生长速度比④快
D.生长素由①移向③,由②移向④
10.(2022高二下·焦作期末)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凤梨成熟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C.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获得无子番茄的原理与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不同
11.(2020高二上·鹤壁期中)在生产上,生长素有多个方面的用途,可利用生长素的不同生理功能或生理效应来达到相应目的。下列生产应用与利用的生理功能或生理效应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成应有 利用生理功能和生理效应
A 促进葡萄枝条扦插生根 促进细胞生长,形成不定根
B 增加豆芽的产量 促进细胞伸长,增加茎的长度
C 降低阴雨天大棚番茄的损失 促进子房膨大为单倍体无子果实
D 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高浓度的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作用
A.A B.B C.C D.D
12.(2021高二下·横峰开学考)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
A.形态学下端生根
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形态学上端生根
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13.(2021高二下·明光期末)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夹竹桃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了如下的预实验。将长势相同的夹竹桃切条40枝随机分成8组,每组5枝,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浸泡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4-D浓度(mg/L) 0 3 6 9 12 15 18 21
生根数(条/枝) 5 6 8 12 15 13 9 3
A.实验中有空白对照组,其他不同浓度组别之间相互对照
B.实验证明2,4-D溶液对夹竹桃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实验中2,4-D溶液的体积、浸泡的时间等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D.2,4-D溶液促进夹竹桃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2~15mg/L
14.(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15.(2020·深圳模拟)油菜素(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相应浓度的BR和IAA处理番茄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BR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主根的伸长
B.BR可影响IAA作用浓度的最适点
C.从图示可判断BR不属于植物激素
D.乙组数据说明BR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16.(2023高二下·济南开学考)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用月季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表示激素类似物甲(生长素类调节剂)和另一种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图2表示不同浓度甲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激素类似物乙能抑制月季插条生根
B.要探究激素类似物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在10-50μmol/L之间设置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为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增加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实验组
D.图2中Y浓度和Z浓度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17.(2020·广州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
B.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
C.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对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解具有调节作用
18.(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 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19.(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20.(2021高二下·横峰开学考)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培育无子蕃茄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改变了细胞染色体数目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发育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其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21.(2020高三上·湖南月考)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类似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唯一自变量
B.若探究10μmol·L-1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
C.实验证明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1
D.该实验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2.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①青香蕉与成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
23.(2021·山东模拟)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
C.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
D.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
24.(2020高二上·鹤壁期中)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组柳树枝条上截取中间部分,上面侧芽的数量相等,如图所示,分别将三组枝条横挂、正挂(芽尖向上)、倒挂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枝条可生根发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根的位置和枝条的悬挂方式没有关系
B.横挂枝条芽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同
C.刚截取的枝条中生长素浓度高的一端有利于芽的形成
D.三种悬挂方式的枝条中生长素只能由A端向B端运输
25.(2020·合肥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生长素和2,4一D都具有两重性
B.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有关
D.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二、实验探究题
26.(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
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
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生根平均值 /条.枝条-1 2.0 3.8 9.4 20.3 9.1 1.3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名称是   。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3)促进该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范围是   。
(4)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5)本实验中的一年生月季枝条属于   (变量)。对它的控制目标是   。
27.(2021高三上·海拉尔期中)DA—6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   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效果稳定的原因是   。
(2)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填具体位置)上。为了探究DA—6提高草莓光盘团合速率的原因,某研究小组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了清水组和DA—6处理组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若结果为   ,则说明DA—6提高草莓光合速率的原因是增加了叶绿素的含量。
(3)为了进步探究原因,该研究小组又测定了草莓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CO2固定酶的活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气孔导度[mmol/(m2·s)] 胞间CO2浓度[mmo/(m2·s)] CO2固定酶活性[μmol/(m2·s)]
DA—6 0.24 255 42.1
清水 0.16 260 38.2
分析该实验结果,推测DA—6能提高草莓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与清水组相比,DA—6处理组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4)为了探究DA—6对草莓光合速率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重性,则应至少设置   组实验,对各组的处理方法分别是   。
三、综合题
28.(2020高二上·诸暨月考)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0代表刚开花)。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 (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植物激素分别是   ,在此过程中   (填植物激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2)香梨果实采收后 30
d 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乙烯具有   的作用。
(3)采收后   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
(4)农业生产上储藏保鲜经常采用喷洒   (激素)的方法。
29.(2021高二下·安徽开学考)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和应用的相关问题: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并被运输到   ,对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一类信息分子,如赤霉素主要的作用是   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   。
(2)通过枝条扦插大面积种植柳树时,常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但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其目的是   ;若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则宜采用   法处理枝条,同时还需注意   等环境条件。
(3)茶农在采茶的过程中,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30.(2021高二下·明光开学考)解除项端优势可以达到调节植株形态和增产的目的,为此种植烟草的烟农常常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下图为烟草植株去除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甲、乙两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以及侧芽长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图中一种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另一种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请你分析题目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激素甲代表的是   。
(2)去除顶芽前,高浓度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填抑制“促进“或“既无促进也无抑制”)
(3)去除顶芽后,与甲、乙两激素一起在促进侧芽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还有   植物激素。
(4)第12h侧芽萌动后烟草的生长发育过程,除了受各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   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番茄可以促进成熟,缩短储存时间,A错误;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因此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正确;
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能够延缓植株的衰老,C正确;
D、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正确。
故答案为: A。
【分析】1、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作用:
(1)生长素: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的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
(2)赤霉素: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开花和果实的发育。
(3)乙烯:植物的各器官均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开花,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
(4)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的合成。
(5)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的关闭,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
2、植物生长调节剂:
(1)乙烯利:催熟未成熟的果实。
(2)NAA、2,4-D:促进插条生根、培育无子番茄、用作农业除草剂等。
2.【答案】B
【解析】【解答】A、“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浪费,而不是减少实验误差,A错误;
B、NAA是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的NAA可以对苹果等植物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花和果实脱落,B正确;
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中含量多,可以促进种子休眠或者器官脱落,C错误;
D、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 2、生长素及类似物具有两重性,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脱落酸 (ABA)的合成部位有根冠、萎焉的叶片,主要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4、乙烯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3.【答案】A
【解析】【解答】A、由表格分析,BR的生理活性较强,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BR被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浓度,B错误;
C、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5 mg·L-1之间,C错误;
D、对照组是1号,其余各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芹菜幼苗平均株高发现,这些浓度的BR只起促进作用,不能体现BR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生物实验中,可以改变的因素称为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且唯一改变的变量;因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其他除了自变量之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量,称为无关变量; 2、两重性是激素由于浓度不同,既有生理上的促进作用,亦有抑制作用。
4.【答案】A
【解析】【解答】A、枝条上不宜留较多的嫩叶和幼芽,较多的嫩叶和幼芽会产生大量生长素,干扰实验结果,A错误;
B、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的基部,所需时间较长,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防止插条水分蒸发,B正确;
C、在预实验中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可以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C正确;
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是生根数量,无关变量包含:溶液处理的时间、侧芽的数目等,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实验开始前的预实验是为了进一步的实验找到较为可靠的浓度范围,以避免设计不合理,盲目地开展实验。
5.【答案】B
【解析】【解答】A、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a,b、c点对应浓度的NAA能促进水稻幼苗茎的生长,d点对应浓度的NAA能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这体现了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调节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
C、图中单位生长长度所花时间越多,则促进作用越慢,据图分析可知,a~b段,对应浓度的NAA促进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作用逐渐加强;b~c段,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故b~d段,是先促进后抑制,并不是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
D、NAA是生长素类似物,与茎相比,根对NAA更敏感,d点对应浓度的NAA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则对水稻幼苗根的生长也是起抑制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6.【答案】C
【解析】【解答】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而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因此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A正确;
B、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而萘乙酸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因此给果树喷施适量的萘乙酸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B正确;
C、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会缩短其休眠时间,不利于储存,C错误;
D、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而2,4-D生长素类似物,因此用一定浓度的2,4-D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 作用
吲哚丁酸、α-萘乙酸、2,4-D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促进果实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c.可用作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类 a.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b.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青鲜素 蔬菜储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储存时间
膨大剂、乙烯利 用于果实催熟
矮壮素 抑制作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
7.【答案】B
【解析】【解答】A、生长素发挥作用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乙酸(2,4-D)都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和非极性运输(韧皮部),C正确;
D、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
(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3)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一直可以进行,是主动运输,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2、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α-萘乙酸、2,4-D。
8.【答案】A
【解析】【解答】A、GA与IAA促进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有协同作用,而ABA促进种子的休眠,故ABA与GA、IAA存在拮抗作用,A错误;
B、种子发育后期,ABA含量升高,含水量下降,种子进入休眠期,故推测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休眠,B正确;
C、种子发育期,IAA占优势,营养物质快速消耗,故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C正确;
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淀粉水解,水解产物葡萄糖参与氧化分解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故GA可以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常见植物激素的主要作用: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生长素 a、促进细胞的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赤霉素 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脱落酸 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等。
9.【答案】D
【解析】【解答】甲图显示:在NAA浓度由a增大至c的范围内,插条平均生根数目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说明对插条生根均起促进作用,因缺少NAA浓度高于c的实验组,所以不能说明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A错误;侧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在尖端下面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但不能由④移向③,C错误;生长素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即生长素由①移向③,由②移向④,D正确。
【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有关(根〈芽〈茎)。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茎 > 芽 > 根,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横向生长的植物受重力影响而根有向地性,茎有背地性);
2、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指,单侧光照射时,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温特的假说认为,单侧光照射植物,引起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而产生向光性现象。
10.【答案】C
【解析】【解答】A、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故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
B、乙烯利与乙烯的作用类似,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故凤梨成熟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B正确;
C、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不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C错误;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番茄植株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其原理是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作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二者原理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
(1)乙烯利:催熟未成熟的果实。
(2)NAA、2,4-D:促进插条生根、培育无子番茄、用作农业除草剂等。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生根的作用,A正确;
B、为了增加豆芽的产量,可利用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增加茎的长度的作用,B正确;
C、为降低阴雨天大棚番茄的损失,可通过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或降低温度来完成,C错误;
D、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因此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实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生长,而促进单子叶农作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12.【答案】B
【解析】【解答】受外源生长素的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了改变,两端都能产生根,由于形态学下端生长素较多,生根也多。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 ,生长素在插条进行极性运输,导致插条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均含有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13.【答案】D
【解析】【解答】A、实验中有空白对照组,其他不同浓度组别之间相互对照,通过比对数据,进而得出结论,A正确;
B、实验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2,4-D溶液能促进夹竹桃枝条生根,而高浓度的2,4-D溶液能抑制夹竹桃生根,即表中的结果能说明2,4-D溶液对夹竹桃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正确;
C、实验中2,4-D溶液的体积、浸泡的时间以及处理的方法等是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
D、结合图示可知,2,4-D溶液促进夹竹桃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9~15mg/L,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
(1)乙烯利:催熟未成熟的果实。
(2)NAA、2,4-D:促进插条生根、培育无子番茄、用作农业除草剂等。
14.【答案】D
【解析】【解答】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双子叶杂草相较于单子叶作物对2,4-D的敏感性更强,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A正确;
B、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二者存在对抗作用,B正确;
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C正确;
D、喷洒细胞分裂素能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根据各种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及应用,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植物激素简介: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再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
乙烯 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实更多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15.【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探究目的“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和结果可知BR不能直接作用于主根,而是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结果不加BR时生长素作用浓度的最适点是100nM,加入BR后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再是100nM,B符合题意;
C.从图示可判断BR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调节作用,属于植物激素,C不符合题意;
D.乙组数据中BR的浓度只有一个,作用的部位只有一个,不能说明BR的作用具有二重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浓度:一般情况下,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3.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6.【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类似物甲浓度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A正确;
B、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乙在10-50μmol/L的范围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不能促进生根,B错误;
C、该实验没有设置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实验组,故欲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增加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实验组,C正确;
D、根据图2可知,在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中, X 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 Y 和 Z 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大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且 Z 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最佳, Y 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次之。说明 X 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Y 和 Z 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题干信息,激素类似物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在促进生长浓度中有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浓度存在两个浓度(一大一小)对生长效应相同。由此可以得出起抑制作用的 X 浓度应该大于起促进作用的 Y 和 Z 浓度,但 Y 和 Z 浓度大小不能确定,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2、分析图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类似物甲浓度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17.【答案】C
【解析】【解答】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A正确;
B、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如生长素与乙烯,B正确;
C、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但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对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解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类似物就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用乙烯利催熟、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籽果实等。
18.【答案】A
【解析】【解答】A、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B正确;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羊毛脂,C正确;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是否含有生长素,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
本题考查了“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区分,对实验设计原则的应用。
19.【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植物根背光生长,说明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A正确;
B、对比四个外源生长素的测定指标,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生长速度是现增高后降低,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
C、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或分解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无法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或分解有没有影响的结论,C错误;
D、用生长素抑制剂处理根,根的弯曲程度减弱,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由于根对于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大于茎,导致远地端生长素浓度较低,根部生长较快,近地端的根部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生长,表现为根向地性生长;远地端茎生长素浓度低,生长速度较慢,近地端茎的生长素较高,促进茎生长,生长速度较快,表现为茎的背地性生长,也称为茎的负重力生长。
20.【答案】C
【解析】【解答】A、在形成无子西瓜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促进了果实的发育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A错误;
B、乙烯是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再分化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及比例影响,C正确;
D、霉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伸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常见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生长素 a、促进细胞的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赤霉素 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脱落酸 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等。
21.【答案】B
【解析】【解答】研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激素种类和激素类似物的浓度,A项错误;探究10μmol·L-1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不加激素、只加甲激素、只加乙激素、加入甲激素和乙激素4组实验,B项正确;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随乙激素浓度增加,插条生根数减少,说明乙激素抑制插条生根,C项错误;图中甲激素各浓度下生根数目均大于对照组,不能证明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错误。
【分析】1、生物实验中,可以改变的因素称为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其他除了自变量之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量,称为无关变量; 2、探究两种激素类似物作用,需要设置2组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对照原则是生物实验最常用的实验原则,通过对照实验,既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比出实验结果,又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实验中,往往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对自变量进行处理,把因变量的变化当做实验结果;对照组,往往对变量不做处理; 3、两重性是指某种激素,不同浓度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抑制作用。
22.【答案】D
【解析】【解答】成熟苹果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促进青香蕉提早成熟;水稻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使水稻茎叶疯长;松树宝塔状的树形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体现。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时,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使青菜逐渐变得硬挺,所以与激素作用无关。
【分析】1、赤霉素(GA):
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2、脱落酸 (ABA) :
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②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③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等。
3、细胞分裂素(CK) :
①合成部位:根尖;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 :
①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②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23.【答案】D
【解析】【解答】A、题干信息中没有空白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A错误;
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且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故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
D、在预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蒸馏水处理插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和生根的长度,插枝条的种类、处理插条的方法和时间、每根插条上的叶和芽的数量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注意事项: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2.4-D、萘乙酸等。(2)为了摸索出较为可靠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以避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和沾蘸法。(3)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蒸馏水处理插条。(4)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确保其相同。
24.【答案】D
【解析】【解答】A、长根的位置在枝条的形态学下端,与枝条的悬挂方式没有关系,A正确;
B、芽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对芽的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对芽的促进作用弱,B正确;
C、刚截取的枝条中生长素浓度高的一端有利于芽的形成,C正确;
D、三种悬挂方式的枝条中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即从B端向A端运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主要是生长旺盛的组织,幼嫩的芽、发育着的种子生长素合成旺盛。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属于极性运输。
2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A错误;
B、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正确;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C错误;
D、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乙烯形成,但乙烯浓度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功能
名称 合成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和疏花疏果。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6.【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2,4﹣D对一年生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探究2,4﹣D对一年生月季枝条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2)起对照作用
(3)10-13-10-9mol.L-1
(4)每个枝条的生根条数;2,4﹣D溶液浓度
(5)相同、等量、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出现;无关变量
【解析】【解答】(1)据分析可知,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一D对一年生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探究2,4﹣D对一年生月季枝条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由实验结果分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故促进该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范围是10-13 -10-9 mol.L-1。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一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5)本实验中的一年生月季枝条属于无关变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应遵循等量性原则,故对它的控制目标是相同、等量、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出现。
【分析】“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和生根的长度,开插枝条的种类、处理插条的方法和时间、每根插条上的叶和芽的数量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2.4-D、萘乙酸等。(2)为了摸索出较为可靠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以避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和沾蘸法。(3)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蒸馏水处理插条。(4)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确保其相同。
27.【答案】(1)调节;植物体内缺少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2)类囊体薄膜;从上往下数,DA—6处理组的第3条和第4条色素带比清水组的宽(或从下往上数,DA—6处理组第1条和第2条色素带比清水组的宽)
(3)DA—6提高了气孔导度,使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的量增加,同时还提高了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暗反应加快;DA—6使CO2固定酶活性增强,叶肉细胞固定CO2的量增加,从而使叶肉细胞从胞间吸收的CO2量大于通过气孔扩散到胞间的CO2量
(4)3;低浓度DA—6、清水、高浓度DA—6
【解析】【解答】(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效果稳定的原因是植物体内缺少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2)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时,从上往下数第3条色素带代表的是叶绿素a,第4条色素带代表的是叶绿素b,若DA—6提高草莓光合速率的原因是增加了叶绿素的含量,则DA—6处理组的第3条和第4条色素带比清水组的宽。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DA—6提高了气孔导度,使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的量增加,同时还提高了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暗反应加快。气孔导度变大可以使CO2供应量增加,CO2固定酶活性增强使叶肉细胞从胞间吸收CO2的量增加,当后者的程度大于前者时胞间CO2浓度降低。
(4)两重性是指低浓度激素或激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故证明DA—6是否具有两重性,至少应设置3组实验,分别用低浓度的DA—6、清水、高浓度的DA—6处理草莓的叶片。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4)光质: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之外还能转化光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5)水:水是光合作用产物和反应物,水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6)矿质元素: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2+,光合作用中其他参与物也需要矿质元素参与合成,所以矿质元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28.【答案】(1)赤霉素和脱落酸;生长素;多种激素平衡协调作用
(2)促进果实成熟
(3)赤霉素
(4)细胞分裂素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果实采收前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果实采收前生长素含量也较高,说明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植物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作用,只是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激素种类是不同的。(2)香梨果实采收后 30 d 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3)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作用,所以采收后赤霉素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4)农业生产上储藏保鲜经常采用喷洒细胞分裂素。
【分析】由图可知:果实采收前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果实采收前生长素含量也较高,说明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植物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作用,只是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激素种类是不同的。
29.【答案】(1)作用部位;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α-淀粉酶
(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浸泡法;遮阴和空气湿度(或遮阴和空气湿度高)
(3)解除顶端优势
(4)正反馈
【解析】【解答】(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一类信息分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2)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若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高低,则采用浸泡法处理枝条,这种处理的环境条件的要求是遮阴和空气湿度高的地方。
(3)采茶过程中,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来源被暂时阻断,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发育,新梢数量增加。
(4)一个系统本身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促进本系统的工作,这是正反馈。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分析】
1、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
生长素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顶端优势利用;促进插条生根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
30.【答案】(1)生长素
(2)抑制、促进
(3)赤霉素
(4)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受基因组调控)
【解析】【解答】(1)根据曲线,去掉顶芽后,侧芽部位的激素甲浓度降低,说明激素甲代表的是生长素,激素乙代表的是细胞分裂素。
(2)去除顶芽前,高浓度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抑制和促进。
(3)去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此外,与甲、乙两激素一起在促进侧芽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还有赤霉素。
(4)第12h侧芽萌动后烟草的生长发育过程,细胞发生分化,除了受各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侧芽发育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据图分析,正常情况下,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侧芽部位生长素高于顶芽,当去掉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图中符合这样变化规律的是激素甲生长素。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升高,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萌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萌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