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绯 红 (fěi) 不 逊 (xùn) 杳无消息 (yǎo) 诚慌诚恐 (huǎng)
B.畸形 (jī) 炽热 (zhì) 不辍劳作 (chuò)) 抑扬顿锉 (yì)
C.诘责 (jié) 窒 息 (zhì) 藏污纳垢 (gòu) 器宇轩昂 (xuān)
D.黝 黑 (yǒu) 慰 藉 (jiè) 颔首低眉 (hàn) 冥思暇想 (xiá)
2.【2021·张家界改编】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营养剂,一代代仁人志士(),救民族于存 亡之时;一代代革命先烈(),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一代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鞠躬尽瘁。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让红色基因()。
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
前赴后继 赴汤蹈火 薪火相传 不懈奋斗
冲锋陷阵 呕心沥血 熠熠闪光 矢志不渝
冲锋陷阵 赴汤蹈火 熠熠闪光 不懈奋斗
前赴后继 呕心沥血 薪火相传 矢志不渝
3.下列句中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那些闯红灯的开车者深恶痛疾,却又无可奈何。
B.海尔冰箱以无可置疑的超强技术赢得了世界各地用户的信任。
C.由于监管不力,造成目前市场上粗制滥造的产品很多。
D.我们班班长陈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中德高望重。
4.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这种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5.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修改。(3分)
①“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是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也是北京治水
工作的重要内容。②坚持节水优先,并非简单地限制用水,而是合理用水,高效用水。③治
理河湖,也并非单纯地治污补水,还包括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让河湖成为人们的幸福源泉。④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⑤请和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共绘幸福河湖画卷,让首都北京水韵绵长。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是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呢,还是选择拼搏奋斗的人生 我相信每一位有志青年
都能正确选择。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
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扶贫书记文雪松的一张推介青稞饼干的照片,吸引了网友的目光——这位1983年出
生,年仅37岁的驻村干部几乎满头白发。
D.南湖的红船、延河的波涛、西柏坡的翠柏……祖国的山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
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7.填空。(5分)
(1),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妻子象禽兽,
(4)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8.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8分)
(1)请你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3分)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9分)
材料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轮值主席张军赠送给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一份礼物——中
国云南的咖啡豆、千年古树茶,以及壮族手工刺绣。
张军说:“这些礼物乍看并不特殊,但实际上却非同寻常。它们来自中国云南的偏僻县城过去几十年都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鼎力扶持下,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云南的这些产品也进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材料二:
当听闻自己村社的产品走进联合国安理会后,村民们思绪万千,纷纷向新华社记者讲
述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云南孟连县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萍说,2002年她嫁到孟连县富岩乡芒冒村时,贫穷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而现在这种状态被打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茶叶和咖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村容村貌,以
及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澜沧县安康乡糯波村的茶农鲍宏光告诉记者,种植茶叶前,全家基本没有收入。种植 茶叶后,他家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茶地从最初的0.6亩发展到现在的20亩,收入已经相当可观。
他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有朝一日,我希望能去联合国分享我的喜悦”。
云南壮族刺绣作品在联合国成为外交官珍贵的礼物,广南县壮族绣娘张凤仙非常兴奋:
“壮族刺绣走到世界舞台,我太激动啦!”
材料三:
(1)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作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4分)
(2)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5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5分)
回忆我的父亲严文井
严欣久
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许多记者问我,他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父亲 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小时候,我们都在寄宿制的托儿所、学校上学,与父亲接触不是很多。另外,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即使这样,他对我们也是理性多于温情。比如,小时候,如果
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过来的援手。
有一次,哥哥抱回来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这只活玩具很快就被我们玩腻了,没有人再搭理它。可父亲却对它百般照顾,还忙里偷闲,给它做猫饭,让我们心生嫉妒。当阶级斗争的风浪波及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开始对这只猫反感了。姐姐周日从大学回来,看见家里还养着猫,觉得这是资产阶级作风,就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把猫赶走了。父亲回来后勃然大怒,为此也不准姐姐回家,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收回成命。我们为此给父亲贴了张大字报,批判他
爱猫超过了爱我们。
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1983年,他为《父母必读》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老人这样回答》,提了当年我们给他写大字报的事,并借题发挥,诠释了他的育儿方。他说:“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只应该在“适当时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适当的启发和适当的
引导,主要让子女充分懂得生活的严峻性,敢跟命运抗争,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虽然表现不错,但对前途感到迷惑和担忧,希望去过延安又已经解放了的他,能帮助我参军。很快,他给我回了一封长信,在我急切地等待着“行”还是“不行”的结果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你必须充分准备两三年内安心在农村工作……”。一句话就把我的心浇凉了。尽管信的后面有许多鼓励的话,还说“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现在写下的,我相信没有什么好听的甜言蜜语,但不会害你们……”。尽管我很失望,却也只
能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自己的前途。
没想到,他说的“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竟很快被他言中了。两个月后,我就被选调到内蒙古微波总站工作,后来又当了干部、编辑、记者,回到了北京。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
岗位上取得成绩的。
我想,当时父亲对姐姐发那么大的脾气,是因为他觉得猫是弱小者,应该得到保护和照顾。但当时我们没有这种观念。其实父亲并不是老发脾气,所以偶然发一次,反倒让人很难忘。他也经常反省自己,在我五十岁那年,一天他很郑重地向我道了一个歉。那是我很小
的时候,因不肯好好吃饭,偏要妈妈喂,他发了脾气,揍了我一顿。他为曾有的粗暴向我道
歉。我那时还没有记事,所以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道歉那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要鼓
起多大的勇气才能把道歉说出口啊!可见这件事在他心中萦绕了几十年,也折磨了他几十年。
在父亲走后,记者们的提问让我回想了许多。我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其实是很幸福的。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时不时地听到他放的古典音乐,他从未强迫我们按他的
意愿办事,不过是拒绝了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为了我们好才这样做的。
而他自己也是个很淡泊的人,世间的虚荣,他一点儿不要。尽管他当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见过不少世面,也经历过无数次运动,遭遇过不公,但他仍坚持认为,爱比恨更伟大,希望比失望更有力量。他总能看到飞来的燕子。在作品中用真善美来回报这个并不完美的世
界。
他来了,又去了,一生曲曲折折,辛辛苦苦,但是不虚此行。
他没有留下遗嘱,也没给我们留下一分钱,但留给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们
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我们永远爱您、怀念您,亲爱的爸爸!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0.请梳理文中所写的关于父亲的几件事,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1)“我们”跌跟头,父亲阻挡母亲的援手。
(2)
(3)父亲为杂志写稿诠释育儿方。
(4)
(5)父亲为“我”小时候打“我”一事跟“我”道歉。
11.作者在文章结尾说,父亲“留给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站在子女的角度看,这些精神财富都有什么呢 (3分)
12.请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提示:父亲都想了些什么 “多
得多”说明了什么 )
13.结合语境,根据提示作答。 (4分)
(1)如果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
过来的援手。(提示:“一定”折射出父亲怎样的心理 )(2分)
(2)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绩的。(提示:这些内容跟写父亲有什么关系呢 )(2分)
14.读了此文,你在自己的成长或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受到哪些启示呢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3分)
(二)【2021·武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15分)
喧闹与幽静
①那天我开车去了城市郊外,在僻静处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四周阒无一人,静悄悄的,田间玉米絮絮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不知名的秋虫唧唧有声,天上白云仿若一团团棉絮缓缓飘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喜欢这样的幽静,眼神空茫,啥都不想,脑子里的一些浊物杂质丝丝缕缕抽离而去。这种发呆,看似石化枯坐,实则凝神排毒,让人特别享受。
②我住的房子两居室全部临街,而且这街是一条城市连接高速公路的主干道,每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白天还好,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被格外放大了,
“嗖”,每过一辆,都像在我的神经线上碾过。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根本无法入睡。待好不容易被极度疲倦带入梦乡,“吱——”一声急骤刺耳的刹车声,让我猝
然惊醒,小心脏扑通扑通一阵乱跳,就再也难以成眠。这种喧闹,不仅导致我神经衰弱,时
间久了恐怕还会让我有罹患心脏病之虞。
③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你看,古人生活里最主要的喧闹也是“车马喧”,只好以精神法聊以自慰了。而今天除了“车马喧”,还有建筑工地的打夯声、水泥搅拌声,公园里大妈跳舞嘭嚓嚓的音乐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人声、市声,等等,各种声音共同构成了鼎沸的水分子,咕嘟咕嘟冒泡。即使躲在清静的房
间里,杜门闭窗,如果屏息谛听,仍然有关抑不住的各种杂音侵扰耳朵。
④其实,喧闹与幽静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状态,可人们似乎更喜欢幽静,而不喜欢喧闹。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心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喧闹仿佛一场夏天的急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然而经常只是湿湿地皮,浮于表面,难以从根本上润泽大地,深潜其里。而幽静却如同春夜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喂饱”大地的雨大抵都是不声不响的。人的耳朵管听,眼睛管看,喧闹的状态会扰乱人的视听,在幽静之中所见所闻才会清楚明白。
所以,诸葛孔明说“非宁静无以致远”,翁同稣也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深秋时节,我同妻子到一位朋友山里的别墅去玩,对喧闹与幽静有了更深切的别样的体味。朋友花了50万买了约2000亩的山地,筑房建屋、植树种菜,成了名副其实的“山大王”。坐在二层的大露台上,极目远眺,远山如黛、山岚轻笼,山坡绿树茂密葱茏,有微风习习拂面,顿感骋怀惬意,犹如神仙。临近中午时分,我独自一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往深处走去,耳边只有潺浸的山泉流水声,树上或悠长或短促的蝉鸣鸟叫声,越发增添了幽静之感。入夜躺在床上,所有的声音都睡去了,安静得似乎只有呼吸的声音。这种幽静又和城郊截然不同,是完全的彻底的幽静,静得有些让人发慌。原来,有声音的幽静才是活的幽静、可贵的幽静,没有声音的幽静岂不是死寂 如此住了两宿,“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的“旧林”“故渊”是鼎沸如煮的城里。我忽然觉得那建筑工地的打夯声、水泥搅拌声,公园里大妈跳舞嘭嚓嚓的音乐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人声、市声,等等,才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生活。人是社会人,如果离群索居、自我隔绝,短期尚可修身养性,久之就会蜕变为自然人,
这种幽静恐怕只能育出不谙世事的傻瓜。
⑥正如钱锺书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对待喧闹与幽静的态 度亦如此。无论是在城里城外,还是在心里心外,都真实地存在着喧闹和幽静两种环境,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无须逃避,接受就好。一味喧闹,或者一味幽静,这世界恐怕就显得索然无趣;一味在意喧闹,或者一味喜欢幽静,我们的心境也会为外界所役。喧闹和幽静,虽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却也是内部的主观臆造。如同陶渊明所说“心远地自偏”,身居闹市也能在内心筑起一道幽静的风景,同样,身处偏远也可能内心喧闹不止。坦然面对外部环境,在
两者间根据心灵的需要自如转换,居于一种更安然自在的状态,方是智者。
(文/刘江滨,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5.第①段中,作者说自己在城市郊外“看似石化枯坐,实则凝神排毒”。请根据①~③段内容说说这里的“排毒”指的是什么。(3分)
16.从第④段的比喻描述中,可以看出喧闹、幽静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请简要概括。
(4分)
17.处于深山别墅中,作者对“幽静”“喧闹”有怎样的新认知 请根据第⑤段内容分别作简要概括。(4分)
18.第⑥段中,作者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喧闹和幽静” 为什么 (4分)
三、写作。(50分)
19.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
请以“读书真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