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共70张PPT)(内嵌1份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共70张PPT)(内嵌1份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1: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0.5-5μm
0.1-0.2mm
情景材料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问题1:想象一下,假如你的眼睛可以看到细菌和病毒,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问题2:如果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神经系统能感觉到它们入侵吗?能靠反射作出反应吗?如果不能,人体能靠激素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免疫系统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清除“非己”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变坏的”自身细胞:自身衰老、死亡、损伤、癌变的细胞。
【非己】--“敌人”
(1) 外来的入侵者:侵入身体的各种病原体(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课时)
目标
01
02
03
通过归纳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生命观念)
关注免疫异常相关疾病(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下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问题探讨
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症状,患者可能被病菌感染了。
问题1: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下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一方面,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原体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
另一方面,扁桃体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表现出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状。
问题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下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问题3:当我们体内呼吸道感染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伤口感染后会化脓,脓液是什么呢?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器官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在骨髓中成熟)
(迁移到胸腺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军事基地
战士
武器
安全保卫部
 实战训练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
B.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C.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
D.胸腺和骨髓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战场
分布 特征 功能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7,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1.免疫器官
分布:位于______;
特征:形状像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腭部
扁桃
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左右各一
正常
不正常
扁桃体
扁桃体
扁桃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分布:沿_______遍布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等处;
特征:呈___形或___状;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淋巴管
颈部

腋窝部
全身
腹股沟部

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1.免疫器官
淋巴结
淋巴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分布:在________;
特征:呈_____形;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的左侧
椭圆
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1.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分布:位于_________;
特征:呈____的____形,分___________;胸腺随年
龄而____,在_______达到高峰,以后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骨的后面
扁平
椭圆
左、右两叶
增长
青春期
逐渐退化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外观
1.免疫器官
胸腺
胸腺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分布:位于_________或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髓腔
骨松质内
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地,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骨髓
骨髓
问题1:骨髓是人体不可割舍的器官,人类的很多血液相关疾病都可以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治疗。骨髓为什么这么重要?
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其它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
分裂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分化
免疫细胞从根本上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同时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
1.免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问题2:免疫细胞有哪些呢?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2.免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问题3:免疫细胞分布在什么位置?有什么特征?具有什么功能?
分布 特征 功能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合作探究二: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8,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分布
1
来源
2
功能
3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表面有Y型结构
(细胞表面受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分布
1
来源
2
功能
3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免疫反应中起非常重要作用,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表面有许多小突起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分布
1
特征
2
功能
3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成熟时具有分支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问题4:你知道树突状细胞的名字的来由吗?
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
树突状细胞因其成熟时在形态上像神经元上的树突而得名,由斯坦曼(R.M.Steinman,1943-2011) 于1973年发现。
2011年,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也是第一位去世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年是10月3日颁奖,他于9月30日去世)。
斯坦曼利用自己发现的树突状细胞治疗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按照胰腺癌确诊后的生存时间来讲,斯坦曼本来只剩下不超过一年的生存期限,
可是他靠着自己的这一套免疫疗法,撑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三天。只是这一份终身与荣耀还是来得太晚了,2011年9月30日,当诺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发邮件的时候,却怎么也吵不醒这位早已经长眠的免疫学家。
因此,斯坦曼成为了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分布
1
功能
2
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巨噬细胞处理抗原过程图解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问题6: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吞噬的功能,“吞”和“噬”的结构基础分别是什么?
吞——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噬——细胞器:发达的溶酶体
问题7: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的?
问题5: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的方式是什么?
胞吞,需要消耗能量。
抗原决定簇
(1)抗原具有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作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2)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的隐藏在抗原内部,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以后,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士兵”
拓展延伸
问题8:免疫细胞如何识别自身细胞的?
拓展延伸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分子标记,其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群(简称MHC)编码形成,人类的MHC通常被称为人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HLA) ,其编码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免疫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因此不会攻击自身细胞。
问题9: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那什么是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APC)
摄取
加工处理呈递
其他免疫细胞
分类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
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抗原
概 念
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化学本质
特点
“敌人”
摄取、 加工处理抗原,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问题10:当机体被抗原入侵时,机体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4)与之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1)概 念
(2)分 类
(3)实 质
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大多是分泌蛋白,进出细胞方式是胞吞胞吐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活性物质
问题11: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呢?免疫活性物质的实质?与之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抗体 细胞因子 溶菌酶
概念
特征
分布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合作探究三: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8,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抗体
概念
特性
分布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特异性
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具体表现
注意: 抗体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为新生儿提供抗体)
血清(主要)
3.免疫活性物质
(1)
拓展延伸
抗体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称为免疫球蛋白。抗体是“Y”字形分子,其两条臂形成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同时结合2个抗原分子。不同的抗体分子之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
 实战训练 
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巨噬细胞等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细胞因子
由淋巴细胞分泌
来源
常见种类
细胞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辅助性T细胞
分泌
细胞因子
刺激
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
(2)
溶菌酶
来源
常见种类
多种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
可使细菌溶解,病毒失活。
分布
血浆、唾液、泪液、乳汁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
问题12:小组合作思考溶菌酶和溶酶体酶一样吗?
(3)
比较项目 溶菌酶 溶酶体酶
性质 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的碱性酶 一系列酸性水解酶,如:脂肪酶、蛋白酶、磷脂酶等
种类 一种水解肽聚糖的酶 约含60种酶,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水解酶类
优点 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蛋清溶菌酶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 作为细胞内消化的酶,种类较多。
比较溶菌酶与溶酶体(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归纳总结】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比较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概念 病原体表面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产生,大多为分泌蛋白
特点 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及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糖等 蛋白质 蛋白质
分布 既可以游离,也可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分布于组织间隙和体液(多数)、细胞的表面(少数)
举例 天花病毒,痢疾杆菌,自身破损、衰老、死亡的细胞,花粉,癌细胞,外毒素,凝集原等 抗毒素、凝集素等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实战训练 
3.参与免疫调节的除了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外,还有免疫活性物质。下列有关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抗体是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C.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属于细胞因子
D.溶菌酶既具有催化作用,又具有免疫作用
 实战训练 
4.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都是免疫细胞生成并发育成熟的场所②免疫细胞是由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构成的③B细胞与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不同④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⑤免疫活性物质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物质⑥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属于细胞因子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等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细胞因子、 抗体、 溶菌酶等
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由浆细胞产生
造血干细胞
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训练基地、作战战场)
不产生
免疫细胞
战士
武器、书信
护卫队
军事基地
能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碱性酶
课堂总结
 实战训练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2)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
(3)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
(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5)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
×
×
×
 实战训练 
6.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激活免疫细胞释放蛋白质类炎症因子(属于一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身体会出现肿、热、痛的症状,还有部分个体会出现嗅觉消失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与膜的流动性有关B.炎症部位疼痛感觉的产生不属于反射
C.嗅觉消失可能是由于相应神经细胞被破坏D.炎症因子会特异性地作用于病毒
 实战训练 
7.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人体的“安全保卫部”
B.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各种淋巴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骨髓既是各种免疫细胞的生成场所,也是许多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实战训练 
8.科学工作者利用造血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培育出树突状细胞。研究证实,在人体皮肤等组织中广泛存在着树突状细胞,一旦发现机体中存在病原体,该细胞就会及时“通知”其他免疫细胞将其清除,保护机体不受病原体的侵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造血干细胞培育成树突状细胞,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树突状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的形态结构,与其具有识别功能密切相关
C.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D.树突状细胞识别并直接攻击病原体,这个过程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实战训练 
9.酶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保鲜技术已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例如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可用于肉制品、干酪、水产品等的保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的作用机理是为催化的化学反应提供大量的活化能B.一般来说,溶菌酶对真菌无明显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人体内的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
D.将溶菌酶加入高温煮沸的食品中,可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
 实战训练 
10.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含红细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细胞。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脊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
B.脑脊液可以为脑部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
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升高D.细菌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数目下降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课时)
目标
01
02
03
通过归纳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生命观念)
关注免疫异常相关疾病(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1.免疫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2.免疫器官包括哪些?
3.免疫细胞包括哪些?淋巴细胞包括?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起源和成熟部位分别在哪?
5.淋巴细胞分布在哪里?
6.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
7.什么是抗原?抗原的本质?
8.抗原呈递细胞有哪些?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
9.免疫活性物质由什么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细胞因子包括?
温故知新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9第2、3段,结合资料一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资料一: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扁桃体发炎肿大的现象,这往往是由链球菌或者葡萄球菌等细菌的分泌物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
2
3
1
正常情况下,即使口腔内有不少细菌,但为什么我们的扁桃体却没有异样,它是怎么将病原体抵御在外的?
当葡萄球菌侵入扁桃体后,为什么它会红肿发炎?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在起作用?扁桃体肿大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
如果依靠前两道防线仍不能清除葡萄球菌,该怎么办?
1.第一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1:正常情况下,即使口腔内有不少细菌,但为什么我们的扁桃体却没有异样,它是怎么将病原体抵御在外的?
皮肤、黏膜
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易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皮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1.第一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正常情况下,即使口腔内有不少细菌,但为什么我们的扁桃体却没有异样,它是怎么将病原体抵御在外的?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黏膜上居然有纤毛和黏液!我们的部分兄弟被驱逐出境了。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2.第二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吞噬细胞
问题2:当葡萄球菌侵入扁桃体后,为什么它会红肿发炎?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在起作用?扁桃体肿大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
弟兄们,快看皮肤上有伤口,冲啊!我们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啦!
不好,前有堵截,又有部分兄弟牺牲了
吞噬细胞可从血管中穿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杀灭病原体
2.第二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居然还有伏兵——溶菌酶,又有几位兄弟牺牲了,往后的路越发艰难了,这咋整哩?
问题3: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几道防线?胃液中的胃酸的杀菌作用,属于第几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这也是我们虽然时刻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的原因。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4:如果依靠前两道防线仍不能清除葡萄球菌,该怎么办?
特异性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
3.第三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5:你能举例说明机体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吗?
01
02
03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二道防线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实战训练 
①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____________
②体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_
③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_
④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______________
⑤吞噬细胞将白喉杆菌吞噬消化______________
⑥胃液中的盐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__________
⑦被白喉杆菌入侵的细胞被清除______________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1.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过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说出下列情况属于哪道防线?
问题6:认真阅读课本P69页,小组合作完成免疫三大基本功能的内容、作用及异常分析。
免疫防御
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正常
异常
机体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免疫自稳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稳态的功能
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正常
异常
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
正常
异常
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二)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对外)
免疫自稳
(对内清除老残)
免疫监视
(对内清除叛徒)
人生来就有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
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统一整体
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
 实战训练 
2.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1: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
问题2: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来维持内环境稳态,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若该功能过强,可能发生什么疾病?
问题3: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若该功能低下,可能发生什么疾病?
问题4: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突变、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若免疫功能过强,可能发生自身免疫病
细胞凋亡
 实战训练 
(1)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
(2)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我调节(  )
(3)特异性免疫实现了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
(4)免疫防御过强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
(5)免疫监视是针对外来抗原(  )

×
×

3.判断下列是否正确
×
 实战训练 
4.下列关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的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
B.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使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可抑制许多微生物生长C.第一道防线能阻挡大部分病原体进入人体
D.当人发生咳嗽、打喷嚏、呕吐时,表明第一道防线已经被突破
 实战训练 
5.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其内溶细胞颗粒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属于免疫监视功能B.颗粒酶和穿孔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C.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
D.NK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实战训练 
6.个别医生对细菌感染的病人总是使用大剂量的最新和最广谱的抗生素,这样往往能较快治愈患者,且能收获美誉。下列对该这些医生及其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医生药到病除,是一位医德医术高超的医生
B.该医生的治疗手段能迅速消灭病原体,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的流行C.该医生的治疗手段能很好的保护机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D.如果较多医生也采用该做法,该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将会较快下降
 实战训练 
7.关于三道免疫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适度饮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对维护免疫第一道防线起重要作用
B.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抗体等构成了免疫的第二道防线C.免疫第一、二道防线实现其自稳、监视功能,免疫第三道防线实现其防御功能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特异性免疫
 实战训练 
8.5-羟色胺(5-HT)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得,又叫血清素,在人体内可由色氨酸转化而成。5-HT能参与血压的调节,活化B、T和吞噬细胞,并可作为神经递质,使人产生愉悦情绪,参与行为活动、情绪、食欲、体温等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B.有些抗抑郁药物可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利于神经系统活动正常进行
C.抑郁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可能与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减少有关
D.5-羟色胺活化的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故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实战训练 
9.生物学家斯马特 帕博发现,Toll样受体蛋白是由TLR基因家族(包括TLR1、TLR6、TLR10等基因)表达的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的蛋白质,突变后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但过量的Toll样受体蛋白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oll样受体蛋白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TLR基因家族不参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
C.TLR基因突变后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
D.突变后的TLR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