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低碳生活
同步训练A组
1.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D)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 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 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A)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3.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
4.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19世纪50年代的315ppm升至20世纪初的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B)
A. 人口过快增长 B. 植被遭受破坏
C. 全球气温升高 D. 野生生物灭绝
5.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A)
A. 大力植树造林 B. 发展畜牧养殖业
C. 发展淡水养殖 D. 减少农药使用量
6.世界气候大会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上,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首脑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磋商并签订“减排”协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C)
A. 氧气 B. 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7.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工程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D)
A.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B.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工程
C. 大力实施草原家畜圈养工程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工程
8.目前,全球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选择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是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填“符合”或“不符合”);骑自行车和坐燃油汽车两种出行方式中,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骑自行车。
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源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付诸行动,节能减排已成共识。
(1)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标准的是__B__。
A. 少乘电梯、多走楼梯
B. 多用洗衣机洗衣服,少用手洗
C. 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看完电视关掉电源,不让其处于待机状态
(2)研究表明,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吨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25千瓦时。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位于某市的垃圾发电厂有2台功率均为7.5×103千瓦的发电机组。若这些机组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解】 2台机组一天的发电量为:W=Pt=7.5 ×103千瓦×2×12小时=1.8×105千瓦时
一天处理垃圾的质量为:=800吨
10.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下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第10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至少写出两例)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11.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下图,得出你的观点: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理念,似乎不那么重要与迫切,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
(第11题)
(2)人们或许会问:这些碳来自何方?如果以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为对象来考量碳循环,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生物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伴随着动植物的死亡,体内的碳被细菌、真菌(填某类生物)分解,返回大气圈。以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碳的总量不变。
(3)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植物类食物。
同步训练B组
12.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启动,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引起各种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5)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解析】 (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为了人类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 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5)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13.18世纪以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
(第13题)
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它要求企业推进节能减排,进行科技创新;倡导公众实践低碳生活方式,改变那些浪费资源、能源的消费行为。
(1)18世纪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有什么变化?
【答】 急剧增加。
(2)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条)
【答】 大量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全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至少列举两条)
【答】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农作物减产;全球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等。
(4)如果你是一个低碳生活的体验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至少列举两条)
【答】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用手洗代替洗衣机洗衣服;注意节电、节油、节气等。
课件8张PPT。4.3 低碳生活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