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五首 渔家傲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五首 渔家傲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07: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6 诗词五首
渔家傲
李清照
1.反复诵读,把握整首词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知人论世,深刻体悟词人内心情感,感受词人对于光明与幸福的追求。
3.拓展阅读,感受词人的济世情怀。
猜猜她是谁?
A.她是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作家,
B.她是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女性,
C.她的传世佳作虽仅有几十篇,却 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
她就是------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后世评价她为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作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
她早年间生活优裕幸福。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给了女儿很好的教育。丈夫赵明诚出身于官宦世家,夫妇二人同样爱好金石书画,品鉴文艺。
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下,北宋覆亡。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两年后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
赵明诚重病时期,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赵明诚死后,谣言四起,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李清照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携带的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
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
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丧失殆尽,全部散佚。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银河
译文:天空中如波涛翻滚的白云笼罩在清晨的浓雾里,银河中流转的繁星像无数艘帆船飞舞前进。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天帝居住的地方
译文:仿佛梦魂回到天庭,听见天帝说话,他情意恳切地问我可有归宿之处。
情意恳切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译文: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飞鸟结伴归来。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
回答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长空九万里,大鹏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不要停息,将我这飞蓬般轻快的小舟直送到蓬莱三仙岛去!
高飞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梦中所见
梦中所遇
梦中所叹
梦中所愿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句首的几个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句首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流转、风帆舞动、似梦似幻的境界,显得浪漫、神奇。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水天相接、茫茫无际。天上的银河似要转动 ,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为何塑造?
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从“殷勤”一词可见一斑。“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路长”、“日暮”透露了词人怎么样的心境?
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心境
出处《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同时,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什么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志向?运用的写作手法?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
运用用典,词人化用此意足见其要决意脱离这使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尘世,去向理想的神仙境地。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为什么要去海外的仙山呢?是要归隐吗?
不是归隐,“三山”是理想境界的象征,从前面两句我们可以看到,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路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美好、自由、光明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么梦境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拓展延伸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