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探寻空气的秘密
单元主题
学校近期举办了一个《探寻空气的秘密》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空气“约会”,探寻空气的奥秘,科科也参加了这次主题活动,沉浸于空气的探索中,在不断思考、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摇身一变成为小小科学家!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科科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难题,让我们来看看科科是如何过关斩将,破解难题的吧!
单元结构化活动
探寻空气的秘密
参加《探究空气的秘密》主题活动
了解空气的特点
空气的体积、形状、质量
空气的妙用
热气球
风的形成
总结提升:空气与人类的生 活
我们来做“热气球”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科对空气越来越了解。有一次,他随爸爸妈妈去草原玩,看到很多游客乘坐热气球,科科也坐了上去。科科玩得十分开心,但是他心中也有疑问:热气球怎么能飞这么高?回到学校后,他向果果老师寻求帮助。果果老师把他带到了实验室,跟同学们一起探索……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热气球吗?它们是怎么升空和下降的呢?
各种各样热气球
怎么升空呢?
新知探究
活动一:猜想热气球升空原理
实验探究
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做“热气球”
实验材料:大塑料袋、纸筒、蜡烛、火柴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2.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探究
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提示
●用手贴住塑料袋外壁,记录感觉(冷热变化、
塑料袋绷紧程度、塑料袋的运动趋势) ;
●注意观察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上升高度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吗
●塑料袋下落后,用手感受袋子外壁冷热情况。
实验探究
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加热前 加热后
温度变化
手拎袋子的力量
袋子的绷紧程度(画图)
袋子的运动趋势
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
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加热前 加热后
温度变化
手拎袋子的力量
袋子的绷紧程度(画图)
袋子的运动趋势
实验结果展示
冷
热
重
轻
变鼓
松弛
松手后慢慢下降
松手后慢慢上升
研讨探究
1. 热气球实验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活动三:研讨
加热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手贴在塑料袋外壁,感觉到温度慢慢变热,拎住塑料袋的手,感觉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小,松手后袋子慢慢飞起来了。
研讨探究
热气球实验加热前后的不同现象能说明“热气球”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活动三:研讨
加热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了;降落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在冷却收缩。
研讨探究
2. 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上升高度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吗
活动三:研讨
加热时间越长,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越久,上升高度也越高。
研讨探究
3. 塑料袋下落后,用手感受袋子外壁冷热情况是怎样的?
活动三:研讨
袋子下落后,塑料袋外壁变冷了。
研讨探究
4.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
活动三:研讨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吧!
研讨探究
4.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当袋子里的空气变热时,比袋子外边的空气轻,所以袋子会上升。
活动三:研讨
研讨探究
5.解释一下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活动三:研讨
研讨探究
5.解释一下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活动三:研讨
知识拓展
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
孔明灯内部的空气被点燃的蜡烛加热后,体积膨胀,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会让孔明灯升上高空。
知识拓展
由于孔明灯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生活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呢?
吸油烟机
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炒菜的油烟是热空气,炒菜过程中会上升,为了利于油烟排放,所以安装在上方。
生活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呢?
暖气片
暖气片是一种采暖为主的采暖设备。它安装在房屋的底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从而加热全屋。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空气受热后(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就会( )。
(2)孔明灯下方有一团火,这团火的主要作用是( )。
膨胀
轻
上升
加热孔明灯内的空气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炒菜时的热气是向四面八方飘散的,所以油烟机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 )
(2)热气球和孔明灯升空利用的是相同的原理。( )
(3)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
如果用“○”来表示空气的微粒,你觉得加热后的空气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尝试画出你的想法。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我们来做“热气球”
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从而上升
空气受冷后会收缩变重从而下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认识空气受热后会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
科学思维: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探究实践:在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
①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②了解燃放孔明灯的危险性,注重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从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难点: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描述有关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能够猜想热气球如何上升与下降的。
评价量表1
项目 评价标准 星等
猜想热气球如何上升与下降的。 能认真观看得1。 能对热气球的工作原理进行合理猜想得2。 ( )
2.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评价量表2
项目 评价标准 星等
进行“热气球”实验 能正确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小组分工合理,得2。 ( )
能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单,得2。
能够正确描述现象,分析出结论,热空气上升,得2。
3.积极参与研讨,进一步了解热气球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科对空气越来越了解。有一次,他随爸爸妈妈去草原玩,看到很多游客乘坐热气球,科科也坐了上去。科科玩得十分开心,但是他心中也有疑问:热气球怎么能飞这么高?回到学校后,他向果果老师寻求帮助。果果老师把他带到了实验室,跟同学们一起探索……教师出示课件,通过小朋友的看法,科科能不能解决自己疑问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出示图片)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对热气球升空产生兴趣,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猜想热气球升空原理 同学们,你们见过热气球吗?它们是怎么升空和下降的呢? 下面我们来观看热气球上升的仿真实验视频,看完视频请猜想一下热气球上升的原因。 教师播放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评价活动二:做一个“热气球” 教师组织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大塑料袋、纸筒、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2.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师提示: ●用手贴住塑料袋外壁,记录感觉(冷热变化、 塑料袋绷紧程度、塑料袋的运动趋势) ; ●注意观察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上升高度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吗 ●塑料袋下落后,用手感受袋子外壁冷热情况。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单: 学生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进行指导。 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单,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评价活动三:研讨 教师组织活动: 1. 热气球实验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加热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手贴在塑料袋外壁,感觉到温度慢慢变热,拎住塑料袋的手,感觉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小,松手后袋子慢慢飞起来了。 教师追问:热气球实验加热前后的不同现象能说明“热气球”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加热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了;降落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在冷却收缩。 2. 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上升高度与加热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加热时间越长,塑料袋在空中的停留时间越久,上升高度也越高。 3. 塑料袋下落后,用手感受袋子外壁冷热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袋子下落后,塑料袋外壁变冷了。 4.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播放视频《热气球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视频进行总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当袋子里的空气变热时,比袋子外边的空气轻,所以袋子会上升。 5.解释一下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扩展延伸: 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答案。 结论:孔明灯内部的空气被点燃的蜡烛加热后,体积膨胀,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会让孔明灯升上高空。 教师提示:由于孔明灯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活动一: 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对热气球升空原理进行初步猜想,了解学生前概念。 活动二: 通过模拟“热气球”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从而了解热气球工作原理。 活动三: 通过研讨,使学生对热气球升空原理有进一步认识。 活动一: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填写量规1。 活动二: 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记录等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知识,完成小组实验评价量表2评价。 活动三: 教师通过学生总结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知识,完成量规3评价。
(三)生活应用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例子。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炒菜的油烟是热空气,炒菜过程中会上升,为了利于油烟排放,所以安装在上方。 2、暖气片,暖气片是一种采暖为主的采暖设备。它安装在房屋的底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从而加热全屋。 进一步认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谈论以及对生活现象的解释。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用简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总结热气球升空的原理,用思维导图展现出来。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空气受热后(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就会_( )
(2)孔明灯下方有一团火,这团火的主要作用( )。
二、判断题。
(1)炒菜时的热气是向四面八方飘散的,所以油烟机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 )
(2)热气球和孔明灯升空利用的是相同的原理。( )
(3)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
答案:
(1)膨胀 轻 上升 (2加热孔明灯内的空气
(1)×(2)√(3)√
【综合实践类作业】
如果用“○”来表示空气的微粒,你觉得加热后的空气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尝试画出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用故事引入,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游戏活动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动手制作能力较差,以后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加动手操作技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