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古诗文默写专项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古诗文默写专项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6: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三单元古诗文默写专项练
1.漂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搜集相关诗句并展开了赏读活动,下面是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把对话补充完整。
(1)小文:我想到《使至塞上》中“ , ”两句,远行之人的孤独迷茫由此可见。
(2)小涵:《梁甫行》中“ , ”两句,如实记录了百姓漂泊无依、流离失所的困境。
(3)小文:漂泊的旅人总会抒发思乡之语,正如崔颢《黄鹤楼》一诗中“ ?烟波江上使人愁”所言。
2.
(1)攀条折其荣,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禽鸟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 。
(4)王维《使之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5)李白的“ , ”(《渡荆门送别》)通过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送别自己,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1)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此物何足贵 。(《庭中有奇树》)
(6)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7) ,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8)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9)自康乐以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1)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
(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9)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 ,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0)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5.
(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2)树树皆秋色, 。(《野望》)
(3)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4)崔颢的《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是:“ , 。”
(5)《三峡》中直接描写山峰高大雄伟的句子是:“ , 。”
6.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使至塞上》中“ , ”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3)同是写愁绪,崔颢的《黄鹤楼》中的“ ? ”和王绩的《野望》中的“相顾无相识, ”各有特色。
(4)《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美绚丽之感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 。
7.
(1)《赠从弟》中诗人借松柏勉励堂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品性的诗句是: , 。
(2)“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的 , ,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 , ”这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4)《三峡》一文中高度概括冬春之时美景的句子是 , 。
8.
(1)白头搔更短, 。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4)争渡、争渡, 。
(5)天接云涛连晓雾, 。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物我合一的诗句是: , 。
(8)杜牧《赤壁》中,作者进行逆向思维,大胆设想,提出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的诗句是: , 。
9.
①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③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⑥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使至塞上》“ , ”一联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画面阔大,富有线条美、色彩美和意境美。
(1)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4)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三峡》中,郦道元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用“ , ”写山之“高”,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的磅礴逶迤、雄伟峭拔。
11.
读诗是种享受。诗绘景,是“树树皆秋色,(1) ”的浓浓秋意,是“明月松间照,(2) ”的清幽静谧,是“(3) ,狐兔翔我宇”的荒芜破败;诗源情,是“(4)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绵绵愁思,是“弃捐勿复道,(5) ”的宽慰之念;诗言志,是“(6) ?松柏有本性”的卓然风骨,是“(7) ,一览众山小”的远大抱负,是“烈士暮年,(8) ”的自强不息……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王绩《野望》)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黄鹤楼》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4)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 。(郦道元《三峡》)
(5)《渡荆门送别》以形象的比喻表现夜晚行船所见的句子是: , 。
(6)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13.
(1)乌纱掷去不为官, 。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2)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 《勉学》
(3)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关河梦断何处? 。 《诉衷情》
(5) ,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崔颢《黄鹤楼》)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 。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1.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日暮乡关何处是
2. 将以遗所思 岂不罹凝寒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3. 都护在燕然 几处早莺争暖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月下飞天镜 但感别经时 妻子象禽兽 养怡之福 虽乘奔御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鸢飞戾天者
4. 猎马带禽归 归雁入胡天 仍怜故乡水 乱花渐欲迷人眼 自非亭午夜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猿则百叫无绝 横渡长江 沉静自若 我很悲痛
5. 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山山唯落晖 几处早莺争暖树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6. 老骥伏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歌怀采薇 不见曦月
7.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8. 浑欲不胜簪 塞上燕脂凝夜紫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惊起一滩鸥鹭 星河欲转千帆舞 似曾相识燕归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9. 长歌怀采薇 白云千载空悠悠 山随平野尽 老骥伏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0. 晴川历历汉阳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岂不罹凝寒 壮心不已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11. 山山唯落晖 清泉石上流 柴门何萧条 日暮乡关何处是 努力加餐饭 岂不罹凝寒 会当凌绝顶 壮心不已
12.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征蓬出汉塞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 囊橐萧萧两袖寒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学而不思则罔
尘暗旧貂裘 欲为圣明除弊事
14. 螣蛇乘雾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