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四单元
14 背 影
目
语文
02
学习导航
03
课前自学
04
积累运用
录
05
课内精读
06
类文阅读
01
单元教学导航
单元教学导航
人文主题 情感哲思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语文要素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课文篇目 主要内容
背 影 朱自清 这篇抒情性很强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以真挚的感情、写实的笔法,追忆了作者与父亲在车站惜别时的情景,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真挚深厚的爱。
白杨礼赞 茅 盾 这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欲扬先抑,起伏跌宕,撼动人心。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形象特点,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这篇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以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的关系,表现了生命既卑微柔弱,又永久不朽的特点。
我为什么 而活着 罗 素 这篇议论性散文,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深刻地阐述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运用朴素的语言,在对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在西南联大读书经历的回忆中,表现了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
重要考点
一、分析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动作描写的作用大致如下:
1.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2.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3.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推动情节的发展(前后照应)。
答题模板: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的场景(交代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及意义
象征指借助某人(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解答此类题应注意:
1.联系写作背景,分析思想感情。
2.找出本体与象征体的联系,分析事物自身特点及其精神内涵。
3.立足主题理解本体的象征意义,从精神品质、文章立意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切入。
答题模板:文中 (本体)象征着……的精神(品质/情感),表达了……的情感,突出文章中心,增强文章表现力。
语言要连贯 写文章要做到话题统一,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文章要前后贯通,注意衔接过渡,语言顺畅。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理性地认识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化,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脉络(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2.理解铺垫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3.理解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并仔细体味其含义和作用。
考点链接 标题含义及作用:
标题的含义:表层意思+深层意思(结合文章内容及中心分析)。
标题的作用:①行文的线索;②总结全文,点明主旨;③表现主题或深化主题;④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⑤运用修辞,表达感情,吸引读者;⑥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⑦交代发生的环境。
对点训练 课前自学第2题
课前自学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背 影
思念的父亲
细心关照
刻画背影
再现背影
★2.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jiāo xiè(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 sù( )地流下眼泪。
簌簌
狼藉
交卸
积累运用
蹒跚
(4)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 xián( )。
(5)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yóu guàng( ),勾留了一日。
(6)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7)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táng( )!
(8)家庭suǒ xiè( ) 便往往触他之怒。
琐屑
颓唐
踌躇
游逛
赋闲
(9)我读到此处,在jīng yíng( )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0)他chù mù shāng huái( ),自然情不能自已。
触目伤怀
晶莹
A.修葺 举足轻重 继承 B.修葺 德高望重 传承
C.修缮 德高望重 继承 D.修缮 举足轻重 传承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多年来,邵成村带领团队参与广州大元帅府旧址、陈氏书院、佛山祖庙等旧建筑的 ;与广东高校合作研究材料技术;将灰塑作品带往韩国水原,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成为灰塑行业中_________的杰出人物。“很多人感觉这个手艺没有前途,所以学的人也非常少。”而在谈起灰塑技艺的___________问题时,邵成村显得忧心忡忡。
D
解析:修缮:一般指的是建筑物或者文物的整理。修葺:一般指建筑物。德高望重:多用以称颂年高德劭,且有声望的人。举足轻重:比喻所居地位极为重要,一举一动皆足以影响全局。继承:承继先人的财产或事业。传承:泛指对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文段从语境来看,灰塑建筑属于文物范畴,第一空用“修缮”更好;文段突出的是邵成村的地位重要,第二空用“举足轻重”符合语境,灰塑技艺用“传承”,第三空用“传承”。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继“嫦娥一号”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中国深空探测迈入了快速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将“快速”放到“发展” 前面)
B.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超过”与“左右”去掉其中一个)
C.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鸟开始选择高楼大厦的顶部或者高压电线杆,甚至教堂的圆顶也成了它们哺育儿女的乐园。(在“高压电线杆”后面补上“作为自己的家”)
D.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文化差异不是冲突与矛盾的主要根源,冲突可以在文化交流中缓解,矛盾能够在相互认同中消除。(“冲突与矛盾”改为“矛盾与冲突”)
D
解析:“内在”后加入“动力”。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找到总结性或是概括性的句子,领起这个语段,整体读完这几个句子之后,我们发现第⑤句就是这样一个句子,然后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答案: C
A B C D
学习了《背影》一课后,班级拟开展“读《背影》,悟亲情”的语文活动,现在请你参加。
(1)【见字如面】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
D
解析:A.字体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是小篆作品;B.字形简单,笔势连绵环绕,是草书作品;C.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又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行书作品;D.字体端正,横平竖直,容易辨认,是楷书作品。
(2)【话剧表演】表演小组要演出如右图一幕,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同时在演员、服装安排上提出合理建议。
示例:望父买橘。在演员安排上,找一个长得
偏胖的男生;在服装安排上,准备一顶黑色小
帽,一件黑布大马褂、一件深青布棉袍。
课内精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一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 其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刻画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2.品味语言。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赏析句子)
运用白描(外貌描写)的手法,细致而又传神地描画出父亲的形象;这两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极不平静的感情。
这些词语写出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艰难,是对背影的特写,写出了最动情的精彩瞬间,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子情深。
3.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4.“父爱如山”的话题多得说不完。但本文却将这“如山”的父爱聚焦在父亲小小的“背影”上。请说说这种“从小处落笔,聚焦小处”构思的妙处。
示例:①文章选择“背影”这个父亲身上的小切入点展开,详写车站送行,其他略写,凝聚点集中,详略得当,感情表达更加充分;②“背影”切入点小,但所见者大。作者将目光聚焦在父亲的“背影”上,恰当地表达了深切的父爱;读者从“背影”中,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又理解到父爱的普遍意义,精神境界得以提升;③从“背影”小处落笔,便于控制篇幅,文章用短小的篇幅写好父亲这个人,文虽短小但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悠长。
类文阅读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 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我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 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 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 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
②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
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①“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
②“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看不出,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语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4.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高阶思维)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朱自清《背影》)
这两段文字,都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都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从而反衬出父母真挚而细腻的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