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专题八 第二课 碰撞与冲突
授课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分数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的文学作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课前预习】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原因: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也变得① 尖锐。
⑵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⑷亚非拉人民② ,使这一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
⑶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⑷美国有马克·吐温。
4.概况
国家
代表人物
作 品
法国
法国是
发源地
司汤达
地 位:是公认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
代表作:③ ,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巴尔扎克
地 位:是公认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与丑陋:
作品集:《人间喜剧》被称为④
英国
狄更斯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成名作,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雾都孤儿》《双城记》:是他很有影响的作品。
勃朗特姐妹
俄国
果戈里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地 位: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被列宁称为⑤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巨著。
其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上最完美的长篇小说。
美国
马克·吐温
亚非拉
题材:主要以反帝反侵略为主要题材,
代表:埃及的巴鲁迪创作诗歌作为战斗檄文和政治宣言书。
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黄遵宪《哀旅顺》、《台湾行》
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
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⑥ ;
⑵东欧北欧空前高涨⑦ ,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民族特色文化。
2.特点: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形成民族派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柴可夫斯基,还有捷克的安东·德沃夏克。
4.概况:
国家
代表人物
作 品
俄国
柴可夫斯基
(成就最大)
地 位:被誉为“旋律大师”。
著名舞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前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
后期作品:《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抢)交响曲》
捷克
安东·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
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1.背景:⑴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特别是光学)、民主的进步。
⑵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特点: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效果追求⑧ ,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3.代表:⑴现实主义绘画代表有法国的库尔贝,俄国的列宾。
⑵印象主义绘画代表有前期法国的莫奈,后期有⑨
⑶还有法国雕塑家罗丹。
4.概况:
流 派
国家
代 表
作 品
特点
现实主义
法国
库尔贝
他是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现实主义者”的画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
代表作:《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写实手法,接近人民
的艺术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
前期
法国
莫奈
《日出·印象》,是绘画技法一次革命。
重视光和色的效果
后期
法国
赛尚
他和凡高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主要代表,
荷兰
凡高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最主要代表,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
雕塑家
法国
罗丹
成名作:《青铜时代》
主要代表作品:《思想者》
具有很深
思想内涵
【当堂检测】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在欧洲和亚非地区有何不同?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二 碰撞与冲突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强烈批判,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中叶的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这两类绘画同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民主思想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教材当中对这一时期文艺的流派成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图景,但不足的地方是,课本知识体系很难让学生有更好地情感体验,在文艺形成的背景上铺垫较少、对本课标题“碰撞与冲突”也体现得不够。而这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
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在思维品质方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明显,质疑探究问题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同时,在性格特征方面,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自我表现与自我封闭在他们身上矛盾地统一着。 高一学生对待历史课,在课堂上,他们比较轻视历史学习,因为历史课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弹性、隐性,都使被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所感染的学生难以在表层对其加以认同,但在深层,他们能够初步感知到人文学科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历史学科在他们心目中可能已是兴趣的边缘。就这点来说,作为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让那些深层的东西表象化,从形象入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其形成思考的紧张,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凡阅读面宽广一些的学生,在高中之前已形成了一些基础,再加上高中阶段又有专门的学科深化,如高中语文有专门的“名著导读”单元,高一的音乐鉴赏等,都可以为学生学好这一单元,提供良好的铺垫。而课堂的任务是,如何在文艺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历史内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上为语文课或是音乐美术课,而首先是,作为一节有启发的历史课加以定位。
另外,在新课改唯物史观和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选择教学资源方面,我尽量寻找那些比较典型,甚至是学生觉得比较熟悉的资料,求精但不求多;在具体引导中,抓住“情感体验”这一要线,让学生通过内心感受,提高他们对文艺的鉴赏能力,同是也养成重新审视历史文化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
知道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知道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艺术主要特点和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
编制“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文学艺术成就大事年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把握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好文学艺术的几个重要特点:(1)鲜明的时代性。文学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文化现象,作为上层建筑,必定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2)相对的独立性。尽管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前后之间有着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4)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欣赏性。
教学策略设计
(1)重点难点
重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的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阅读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教学策略
本课可以从“学科内”、“学科间”、“生活上”三个关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科内联系:
必修二专题五“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联系点:经济基础)
必修三专题八“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打破隔离的坚冰”(联系点:继承与发展)
学科间联系:中学语文、美术、音乐学科
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文学和艺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素质,是丰富我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学和艺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交流着,了解世界文艺的过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艺的时代脉搏及其继承发展。
(4)设计框架
在课的结构上,先点题“碰撞与冲突”,再从“文学、绘画、音乐”三个领域把握这一历史总背景下的文化反映。
教学过程设定
课前准备
学生看书,搜集了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主要的文艺作品;
学生事先阅读教师发下去的《欧也妮·葛朗台》小说片段。
(导入:投影图片)“长兴图书馆、长兴新华书店读书一角”
师:这两个地方,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长兴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这些人都在看书或买书。常言道,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想大家平时也一定象他们那样,在休闲的时候,补充些精神食粮。下面就请大家来回忆一下,从小到大,你阅读过哪些名著?喜欢哪几本?
生:(各抒己见)
师:在你阅读的名著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片段或句子?你觉得作者的思想最有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和他所处的时代或生活的环境。
师:的确,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是思想和生活的有机统一。文学如此,科学、艺术也是一样。把作者的的思想放到特定的年代或背景里去考察,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拿法国评论家丹纳的话来说,就是:“要了解一件文艺作品,一个文艺家,一群文艺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名著导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助于帮助他们明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自然地引入丹纳的观点,并为接下来“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文艺主要流派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方法论。)
师: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时代缩小,缩小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去体会一下这一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怎么体验?当然是先了解这一时代的特点。请大家结合前面所学和书本P160,思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或变化?”
概括回答: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师: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哪些主要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材料。(投影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财富飞速增长,但劳动群众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工人阶级来说,新建起来的工厂,并不是‘文明的庇护所,不过是昏暗、肮脏的牢房’……”
“在社会上,‘迈达斯的祸害’到处弥漫,就好像古希腊寓言中的国王迈达斯一样,人们贪婪的企图把一切都变成黄金;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
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劳资矛盾尖锐,社会经济增长但道德天平失衡。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共产党宣言》
师:材料二告诉我们,亚非拉地区被逐渐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去,而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利,那么,根本的原因呢?
生:工业革命,出现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同时西方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进一步的扩张。
师:这样的卷入,会带来什么样的矛盾呢?
生: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扩张,亚非拉地区的人民进行反帝、反殖斗争。
师: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都充满着碰撞与冲突。这种碰撞与冲突,直接反映到文学领域,就是在创作时,注重还原矛盾、还原冲突。于是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
(设计意图:高一学生,对于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能力不是很强,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文艺领域的现实主义”,需要教师层层设问,并善于引导。故在此采用了小问题和材料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对该时期全球的经济、政治特征有一清晰基本的把握。并顺势自然地做到了点题“碰撞与冲突”。)
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
教师讲述:在19世纪下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可谓人才辈出。不过,要说起最经典、最著名的,相信大家马上会想到巴尔扎克,他因其小说集《人间喜剧》被喻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法国的书记员”。
(学生看书,了解《人间喜剧》)
投影:“《人间喜剧》评论”
“它是一个有许多窗口的房间,读者从不同的窗口望去,看到的是不同的天地,有不同的人物在其中活动。这些小天地之间有道路相通,道路是由金钱铺就的,于是读者面前出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复辟时代的法国社会。”
——选自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
(教师设问):那么,巴尔扎克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其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呢?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以《欧也妮·葛朗台》(《人间喜剧》中的一篇)为例,来一起感受一下巴尔扎克式的讽刺与犀利。
投影:“名段赏析”
欧也妮·葛朗台(书影、图片)
文字材料:《欧也妮·葛朗台》小说片段,课前发,学生事先阅读。
学生各抒己见(略)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选择的文字材料是原语文教材中的小说片段,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钱关系揭露和批判得比较深刻,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和内涵。)
师(过渡):如果说,巴尔扎克用超乎常人的勤勉,为我们带来了“比岁月还多”的法国现实主义力作,那么,谁又是同一时期能反映俄国真实的镜子呢?
生:列夫·托尔斯泰。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这一时期的俄国,或看过托尔斯泰的作品?
生:(回答略)。
(投影材料)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其主要创作活动,是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
《复活》是作者在晚年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
(学生体会)
(教师补充说明):讲到这里,我想建议大家,在看文学作品时,如果看过但没有注意到写作背景,希望能看第二遍,如果没有看过,希望大家下次看的时候,能有这方面的意识。
师:刚才我们仅仅提到的是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其实,当时还有一大部分作品,来自于亚非拉地区,大家想想,这一时期的亚非拉文学,一般会侧重什么?我们不妨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并被划为“现实主义”流派的一位中国作家,你的创作主题最有可能是什么?
生:以反帝、反侵略为主要题材,表达爱国激情。
师:你能从这一时期东西方作家的作品中,归纳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吗?
生:(回答略)
(投影显示)
主要特点:
(1)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
(2)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影响:
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设计意图:文学在多样性的同时,还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为更好地了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的特征,可以借助书本中两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同一时期的东方,虽与西方国情不同,但因为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现实的“碰撞与冲突”下,文学也带有较强的批判色彩。可以算作是殊途同归。)
二、美术主流之一:现实主义
师(过渡):文学领域的现实主义情绪也影响到绘画,这一时期在美术方面,也盛行现实主义流派。大家能根据这一说法并结合前面的学习,判断出下面图片中哪一幅最有可能是当时的作品?
投影:“四幅美术作品”(图1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图2库贝尔《石工》、图3达芬奇《蒙娜丽莎》、图4毕加索《阿维农的少女》)
生(欣赏并思考回答):第二幅——《石工》。原因(略)。
师(归纳总结):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特点),而图2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
《石工》的作者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画派的开拓者,他的这部作品,无论是画中的山坡,蓝天,云朵,路上的石头,各种工具,都是现实的翻版,尤其是这两位石工,也是作者工作路上经常能遇到的,是那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为了画好这副画,库尔贝还专门请这些普通人走进自己的画室,成为了自己笔下的艺术模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幅著名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初看这幅画,能给你怎样的视觉体验呢?
生:(略)
师:除了感官认识,大家觉得,更好地了解一幅画,还需要做什么?
生: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
师:很好,作者在1873年的创作,并非随心所欲。它同样有着强烈的政治背景。我们来了解一下画作的主题思想。
(投影主题思想)
以真实的被奴役者的形象,无情地揭露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19世纪70年代沙皇专制残暴的统治),表达了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师: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人民大众会成为画家笔下的宠儿呢?要知道,在过去,底层民众往往是与贫穷、饥饿、疾病联系在一起而很少能登大雅之堂。绘画的主角,一般是贵族或英雄人物(投影图片)。
生(思考,讨论,回答):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思想的传播等。
(投影显示)现实主义画派出现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深入,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民主思想的进步与传播。
二、美术主流之二:印象主义
师:在现实主义画派流行的同时,还有一种特别的绘画流派。(投影《日出》)这幅画与过去的那些相比,你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抽象,写意,模糊不清,重视轮廓。
师:这就是印象派。特点是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在画面上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有点类似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我们再来看一幅(投影《睡莲》),大家觉得这应该是几个地方的睡莲还是一个地方的睡莲?
生:几个地方,因为看起来都不同。
师:事实上,这是同一地点的睡莲,它是莫奈在晚年的印象派作品。为了画好,莫奈专门建造了一个人工池塘,这几幅睡莲其实是画家在不同的时间和角度,运用光影与色彩的变化,对同一景物的写生。对光线的灵活把握,扩大了作者创作的空间,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绘画会想到利用光学的原理,来丰富画面呢?
生:工业革命带动了科技的进步,如光学的发展。
(投影显示)印象主义画派流行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当时物理学上的光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巨作,梵高的《向日葵》。有的人觉得它很普通,算不上什么巨作。大家能否应用我们刚才的观点,结合自己对它的理解,来谈谈它好在哪里。
生:《向日葵》色彩明亮,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非常乐观的精神。
师:听了大家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和《向日葵》有关的小故事: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凡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 可见,凡高的《向日葵》已经到达了以假乱真的效果,画中所洋溢的那种乐观、阳光、热情,感染了许多欣赏它的人。
(设计意图:1、通过典型画作的欣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年的良种美术流派——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2、穿插画家经历或画作有关的小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种流派,不但特色鲜明,还饱含着画家们的倾情奉献与默默付出;3、采用“画作呈现——学生感受——背景归纳”三步走,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学习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规律。)
三、音乐主流:民族乐派
师(过渡):如果说,凡高用《向日葵》,细腻动人地表达了自己燃烧着的热情,那么,感情丰富的音乐家们呢?请大家注意,这一时期乐坛的主流是“民族乐派”,典型地表现为东欧、北欧、中欧国家用音响塑成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原因何在呢? 引导学生分析民族乐派兴起的背景。
生:(回答略)
(投影材料)
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各国的音乐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促进了人们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师:民族乐派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而最著名的当推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他被称做“旋律大师”。下面我们来欣赏老柴作品的两个经典选段。请大家结合书本知识,边听边思考:两段旋律在感情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投影:“柴可夫斯基(图片)”(学生欣赏《天鹅湖》、《第六交响曲》选段)
生:第一段旋律比较轻快,第二段旋律比较压抑。
师:那么,为什么同一个的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呢?
生:《天鹅湖》属老柴前期的作品,当时正值俄国农奴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年轻的柴心中充满着斗争的激情,因而作品中也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第六交响曲》属老柴后期的作品,俄国正值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时期,因此作品体现了柴内心的忧郁和苍凉。(书本P163)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音乐选段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如果就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性让学生体会,难度会比较大。因为音乐的民族特质必须建立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之上。什么样的音乐更俄罗斯化,估计一般学生的感受是不强的。但对于两段在旋律和感情上明显有差异的曲调,相信学生能试着去理解。从柴可夫斯基前后期音乐中凝聚的不同情感,进而联想到他所处的不同环境和经历。据此,教师可以升华一下,给学生提供一种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师:虽然悲怆苍凉,但也大气慷慨,很具俄罗斯的风格,我们今天在欣赏俄国电影或艺术也能感受到这浓浓的有特色的民族气息。借此,老师想升华一下,大家觉得今后我们可以如何欣赏音乐作品?
投影:“学习拓展”
如何欣赏音乐作品?(除了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动机等。)
(学生课后欣赏:民族乐派代表作品)
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艺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并从总体上明白了一定时期的文艺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同学在今后还会遇到许多文艺方面的作品,希望能更多地联想一下我们今天的这堂课,或许,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多知道了几位作家,几幅名画那么简单。
【课后探究】
(备选方案一)
1.归纳你读过的名著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2.如果你想写小说,你准备采用什么形式?描写什么内容?
3.爱好美术的同学开一次座谈会,每人把自己知道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说出来,然后找一两幅共同熟悉的话,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备选方案二)
活动名称:世界近代文学赏析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资料搜集、阅读、加工、整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方式和步骤: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
2.每小组选择自己喜欢或了解较多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三个组长对各小组研究内容的选择做适当地协调,避免大家都集中在几个人物上。
3.学生协作,进行资料搜集、加工整理,最后以书画(想象画)的形式展示出文学家的创作生活或文学作品思想内容、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制作成一个图文并貌PowerPoint,上课时由学生对自己再创作的作品进行解说。
(设计意图:作为探究性学习,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尽情召开。但由于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强化,方法论的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后,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升华。)
【板书设计】
【形成性练习】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2.标志着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是
A.《人间喜剧》 B.《红与黑》 C.《复活》 D.《双城记》
3.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的是
A.巴尔扎克 B.司汤达 C.列夫·托尔斯泰 D.狄更斯
4.恩格斯曾经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是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红与黑》
5.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是
A.梁启超 B.黄遵宪 C.严复 D.康有为
6.俄国民族乐派中被称为“旋律大师”的是
A.贝多芬 B.舒伯特 C.柴可夫斯基 D.德沃夏克
7.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8.下列表述与印象派有关的有
①其产生受光学理论和画家实践的影响
②画家用光和色彩的变化来描绘外部世界
③其得名来自于名画《日出?印象》
④其开创者是法国人凡?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C.西班牙-塞尚-《星月夜》 D.荷兰-凡高-《向日葵》
答案:ABCABCDAC
教材以外教学资源
1.图片资料:
《人间喜剧》中译本书影2张;《欧也妮·葛朗台》中译本书影1张、插图4张;美术作品8幅;柴可夫斯基图片1张。
2.文章资料:
丹纳文学评论选段;
《近代工业的兴起》、《共产党宣言》文字选段;
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评论选段;
《欧也妮·葛朗台》选段(见附录);
库尔贝艺术构思选段。
3.影音资料: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天鹅湖》、《第六交响曲》选段
反思小结
1.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一定时期下文学艺术”这一选题,将教科书中的知识与文化多元化的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对文学和艺术科学鉴赏的观念,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究,对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回首历史、关注现实、启迪未来”的能力。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或对历史不感兴趣,往往觉得自己距离历史太遥远或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与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一堂课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需要,在他们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他们乐意的学习方式,将历史的引人之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智慧,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历史课堂。在导入新课时,通过“你所了解的文学名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话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启示,这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2.本课的第二个亮点是,这节课的多媒体制作比较实效,且形式美观;在选择文字和图片材料上,都有过比较和取舍,力求做到典型。课后我也从学生处了解到,这些内容让他们都感到熟悉,比较贴近他们的现有认知,但又能在现有认知上有所提升,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3.整节课围绕的中心比较明确,即“一定时期文艺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我主要是想借助一些文学和艺术的载体,让学生在今后面对各种文艺作品的过程中,能多一些理性思索,多去了解一下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两个课后的探究性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不过,由于时间的缘故,结束得过于仓促,探究的可行性和落实性,还遗留着一些问题。
课件24张PPT。专题八
19世纪起来的文学艺术二 碰撞与冲突(19世纪中叶) 1.概念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致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激化,形成一派以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的文学流派。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 2.背景
(1)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根本)
(2)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3)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4)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为争取民族独立,亚非拉地区人民积极地进行反帝、反殖斗争。3.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红与黑”
小说中的“黑”代表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而“红”则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葛朗台》。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1812~1870)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一家三姐妹占据了英国文学名人史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弗如,无怪乎会有络绎不绝的崇拜者们在英国哈沃斯的勃朗特故居寻觅三姐妹留下的痕迹。《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1847年,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安娜 · 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通过这个故事托尔斯泰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 《战争与和平》二、民族乐派音乐 1、历史背景 (P133)(1)资本主义扩张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2)东、北欧人民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2.代表(1)柴可夫斯基(俄)前期后期评价时代作品特色代表作品时代作品特色代表作品“旋律大师”(2)安东·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俄国农奴制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天鹅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睡美人》等。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一)现实主义绘画
1.背景:
(1)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科学民主思想进步
(3)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3.代表:
(1)库尔贝(法) 《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米勒(法) 《拾穗者》
(2)列宾(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库尔贝、米勒、俄国的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伊.叶.列宾? 现实主义绘画米勒《拾穗者》■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画派■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二)印象主义绘画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特征:强调用光和色来表现艺术特色(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莫奈:《日出·印象》
(2)塞尚:《盘山路》
(3)凡·高: 《向日葵》、《星月夜》“扑向太阳的画家”印象主义的绘画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代表人物:法国的莫奈,塞尚,荷兰的凡·高.《日出·印象》印象主义的绘画莫奈:《睡莲》莫奈:《打伞的女人》无论多高多大
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 星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