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4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4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6 08:55:13

文档简介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第四节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 案
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20世纪中期以后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过后现代主义文学了解这一时期世界总体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苏联“解冻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反映的社会现实。通过环保主义小说《寂静的春天》认识文学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及影响。通过音乐、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发展认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里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过程方法目标--------结合运用多种声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通过归纳、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总结19世纪初以来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成就,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运用多种形式(论文、海报、作品光盘)进行学习成果的呈现。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这一阶段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以及整个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发展的总结,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学习《寂静的春天》,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
⑴主要特征——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⑵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影响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带动了社会文化的互动与渗透。
②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而西方则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灵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经历了激烈的碰撞后,开始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在继承各自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完善和发展自己。
2、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及主要文学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兴起了一系列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解冻文学”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等,被统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
3、“愤怒的青年”的出现与消亡及其文学特色。
⑴它的出现、消亡及其原因。
“愤怒的青年”是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但由于这种文学思潮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因此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⑵文学特色——它的出现反映了英国青年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4、“垮掉的一代”的出现、文学特色及其产生的背景。
⑴出现——“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⑵文学特色产生的背景——“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使美国公民对国家的安全有着焦虑与担忧,社会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⑶文学特色——“垮掉的一代”率先打破了这种沉寂,他们身穿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激发了一批青年作家内心思想的解放,其作品反映了当时年轻一代成长的心路历程。
5、“黑色幽默”的出现、文学特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⑴出现——“黑色幽默”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文坛出现的另一文学流派。
⑵文学特色——“黑色幽默”强调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结果,将当时社会中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极度地夸张、扭曲、渲染,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
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文学特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21世纪教育网
⑴出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⑵文学特色——这种文学形式是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加入了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等,使作品获得了魔幻般的效果。
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1928— )及其作品《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融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间空间,形象地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生活史。
7、“解冻文学”的出现、作品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⑴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解冻文学”也引领了一代潮流。
⑵作品特点——“解冻文学”突破了斯大林时期那种只描写工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小说的主旋律。
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
8、当代文学对人类社会影响。
⑴当代文学对人类社会影响——文学不但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
⑵当代文学创作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越来越体现出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
⑶《寂静的春天》及其重要影响——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她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生态破坏造成春天死寂的恐怖情景,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
9、当代美术的特点——同文学一样,当代美术也突出表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
10、行动绘画的风行、艺术特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⑴风行——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开始风行行动绘画。
⑵艺术特色——行动绘画又被称为“滴画”,即画家沿着画布边走边滴颜料,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不受任何绘画技巧和理论的制约。这种绘画艺术与绘画中一切传统形式相背离,追求一种画面和色彩的偶然效果。
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杰克逊·彼洛克(1912—1956),代表作品有《3》和《第十号》等。
11、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艺术特色。
⑴兴起及主要流派。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欧洲兴起了流派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美术,主要有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
⑵欧普艺术的特点——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用各种颜色的几何形体以各种方式排列,色彩极富动感,给人一种虚幻超脱、光怪陆离的感觉。其作品一般具有较好的装饰性,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装饰艺术品的设计上,获得了很好的商业效应。
⑶波普艺术的发源地及艺术特色。
波普艺术则最早发源于英国。这种艺术比较接近大众生活,罐头、可口可乐瓶、明星照片、卡通画等都是其表现的形式,充满了活力,很快便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与认同。
12、中国绘画在20世纪的发展。
⑴中国绘画在世界画坛的地位——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特别是中国的国画,在世界画坛久负盛名。
⑵20世纪的中国绘画的发展及特点——20世纪的中国绘画积极地吸纳了西方绘画的优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艺术。
⑶徐悲鸿的地位、绘画特色及其代表作。
①地位及代表作——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著名的现代绘画艺术大师,他画的奔马驰誉世界,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②绘画特色——积极主张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其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他将西方绘画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同时也在素描和油画中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中国又有一大批中青年画家积极地将西方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绘画作品。
13、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音乐发展的特点及其代表音乐。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音乐更明显地表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风靡世界的摇滚乐最具有代表性。
14、摇滚乐的发展。
⑴摇滚乐的由来——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
⑵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普莱斯利及其影响力。
摇滚乐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是被称为“猫王”的美国歌手艾维斯·普莱斯利(1935—1977)。他彻底地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满了摇滚的情调。
⑶“披头士乐队”及其艺术特色和影响力。
“披头士乐队”(即甲壳虫乐队)便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他们自己作曲填词和伴奏,不仅以特有的音乐风格风靡英伦三岛,同时还掀起了震惊美国的“披头士”浪潮。
⑷“良知复兴”运动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摇滚巨星依旧层出不穷。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为灾民、难民、受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迫害的人以及艾滋病、癌症等绝症患者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四海一家》,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15、影视诞生发展的重要和必要条件——电影和电视是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
16、电影艺术的发展。
⑴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片子虽然很短,却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⑵二战后电影艺术迅速发展的代表好莱坞电影及其特点和代表作。
①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发展自己的电影业,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②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和代表作。
好莱坞电影迎合大众时尚,在世界电影业中拥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力。近年来,好莱坞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制作了一些轰动全球的影片,如《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以及《珍珠港》等,使电影业在与众多大众娱乐媒体的竞争中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实力。
③世界其他各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国、日本、伊朗等都在积极地发展自己的电影业。
⑶电影艺术的作用——电影以其特有的方式沟通着世界。
17、电视艺术的特点——电视艺术比电影更为年轻,是人类20世纪的又一项伟大发明。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18、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
⑴法国人塞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这一名称的人。
⑵1926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在伦敦公开演示了他发明的机械扫描电视,并于1928年在伦敦与纽约之间进行电视收发试验,获得了成功。
⑶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并于1931年研制出了电子显像管,使电视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⑷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新兴的电视业陷入了停滞状态。二战结束后,电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⑸1954年,美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⑹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由此,电视节目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
19、影视艺术的影响——电影和电视艺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多元的世界文化的形成及其促进因素。
⑴促进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国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
⑵多元的世界文化的形成——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
训练:基础与巩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下列不属于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是( )
A、解冻文学 B、新小说派 C、“垮掉的—代” D、新诗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它们都( )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了一个明显的理由 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C、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 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续
3、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是( )
A、《日瓦戈医生》 B、《第二十二条军规》 C、《海燕》 D、《千年孤独》
4、20世纪60年代,拉美文学的主流是( )
A、现实主义 B、意识流 C、魔幻现实主义 D、存在主义文学
5、下列属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尔克斯的作品的是( )
A、《日瓦戈医生》 B、《第二十二条军规》 C、《海燕》 D、《百年孤独》
6、被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的作品最早出现在( )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7、下列20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属于苏联“解冻文学”的作品的是( )
A、《日瓦戈医生》 B、《海燕》 C、《童年》 D、《在人间》
8、下列属于20世纪反映环境问题题材的小说的是( )
A、《寂静的春天》 B、《静静的顿河》 C、《麦田守望者》 D、《星月夜》
9、风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是( )
A毕加索 B、凡·高 C、莫奈 D、杰克逊·波洛克
10、二战后成为通俗音乐的主流的是( )
A、爵士音乐 B、摇滚乐
C、乡村音乐 D、西部音乐
11、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是( )
A、“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 B、甲壳虫乐队
C、勋伯格 D、披头士乐队
12、电影是20世纪的艺术。它首先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3、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
的到来。放映者是( )
A、卢米埃尔兄弟 B、塞列克 C、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D、艾维斯.普莱斯利
14、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这一名称的是( )
A、卢米埃尔兄弟 B、塞列克C、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D、艾维斯·普莱斯利
15、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
A、追求理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
C、追寻理想世界 D、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1世纪教育网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面材料: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脑、人造卫星、太空飞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文化同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回答:
材料中提到的电话、电报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人类的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有何表现?
问答题
17、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艺领域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有哪些流派?有何特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18、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发展的主流。据此回答:
⑴结合史实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⑵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答案详说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D 6、B 7、A 8、A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二、材料解析题
16、答案提示:(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表现①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②美术方面:盛行行动绘画;①音乐方面:出现了摇滚乐;④新的艺术方式电影电视出现并流行。
问答题
17、答案:⑴现代主义是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流派的总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流派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从法国传遍欧美的后期象征主义和欧美的“意识流”小说等。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新的现代主义流派,包括以法国为中心的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文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嘲弄与讽刺社会丑恶人物与事件的黑色幽默派文学。⑵现代主义文学集中表现自我。它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的表现有:语言违反传统的习惯;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行动的延续常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故事的背景不明确,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⑶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中的问题。现代主义作家就是一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流浪者。
18、答案:⑴原因:现代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一方面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等,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危机重重,混乱和动荡的社会,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理想、道德无不产生怀疑,这是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⑵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的危机,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却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扩大并抽象为普遍而永恒的人性问题,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时,散布虚无、悲观等错误思想,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美术、音乐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节为专题最后一节,突出体现了文学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特征。时代特点最主要体现为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其内容形式与时代密切相关,而且文学艺术也以特殊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世界的进程。在时代与文学艺术的交相影响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融合交流步伐加快,越来越呈现出多元的世界文化色彩。
本节学习内容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密切相关,其中文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美术、影视、摇滚乐等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冲击力。
学习者分析
本节的美术、音乐、影视等相关内容都较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全球化的发展等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中对影视作品和美术音乐在二战后的发展也已有程度不同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对时代的关注点;了解当代美术的主要流派:行动绘画、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徐悲鸿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绘画;了解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诞生与发展的一般历程。
学生能够认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突出体现出交流融合和多元并存的特点,而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反映、突出表现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特点的当代美术、风靡全球而又关注社会的摇滚乐、跨越国界的影视艺术等无不反映了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影像等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做到有感而发。注重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美术、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的魅力,体会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关爱社会与他人的情感。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策略设定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当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突出体现出交流融合和多元并存的特点。
教学难点;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对时代的关注;当代美术、音乐突出体现出文化的交流融合;
如何通过典型材料的展示,让学生生成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教学活动 通过教师讲述、师生共同研读材料、讨论等
(3)教学形式 由于本节内容有大量图片影像材料,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欣赏、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体会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艺术与时俱进的内涵。
(4)教学方法 感悟法
(5)整体思路构想
教学将围绕和突出体现“与时俱进”这一主题而设计展开:
A、时代: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交流着,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
B、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反映、突出表现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特点的当代美术、风靡全球而又关注社会的摇滚乐、跨越国界的影视艺术等无不反映了这一时代特色。
(6)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定
⑴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和学案,了解本节中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⑵新课导入: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展示以阿波罗登月、核爆炸和贫困饥饿等三幅图片,让学生形成大概的历史背景, 导入新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迅猛发展的科技把人类文明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刚刚摆脱世界大战的人类,又逐渐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日益恶化的环境、饥饿、贫困等严峻的生存挑战。这一切都深刻的影响着世界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⑶板书设计(教学结构):
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美术:交流与融合
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摇滚乐:音乐的融合
⑷师生互动;
1、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投影)①请尝试说出下面图片所代表的作品名称(从而快速浏览本时期文学代表作品)。
答案:《二十二条军规》、《百年孤独》、《日瓦戈医生》、《寂静的春天》
②以上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的?(点出主题)
参考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百年孤独》:形象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史;
《日瓦戈医生》:真实反映了苏联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
《寂静的春天》:体现出科技与人类发展紧密结合,突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美术:交流与融合
(投影)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选择四幅图片所属艺术流派(让学生形象了解这些绘画艺术的流派特点)。
上述图片所体现的艺术流派包括①行动绘画 ②欧普艺术③波普艺术④中国国画。图一至图四所属艺术流派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2)结合上述四幅图片,说出当代美术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点出融合的主题,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参考答案:欧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种装饰艺术品的设计上;波普艺术受到世界大众的欢迎与认同;徐悲鸿的国画突出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等。
3、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①西方大片——全球的视觉盛宴(点出文化的融合)
(投影)一些西方影片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讲出影片的名称。
学生归纳概括电影和电视的诞生及发展历程。投影展示:
②中国电影:民族性 世界性
(投影)《霸王别姬》、《卧虎藏龙》影片海报),回顾其获得的奖项(《霸王别姬》1993年获得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卧虎藏龙》2000年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
问:你认为这两部影片被国际影视界认可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让学生认识文化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结合)
参考答案:认可的原因:吸收了西方大片的一些拍摄手法,画面优美,制作宏大;突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如京剧、武术等。
认识:吸收世界先进的影视艺术技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等。
4、摇滚乐:音乐的融合
(投影)①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图片
介绍:摇滚乐是由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融合而成,之后风靡世界(突出体现摇滚音乐在全球的流行——文化的融合)。
②(视频链接播放)《We Are The World》,引出“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
补充介绍:伦敦、费城同时演出,持续16个小时,140多个国家近15亿电视观众观看。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乐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共筹得善款5000万美元。这一天,整个世界都洋溢着无私的感情。
问:你认为这次演出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设计思路:体现音乐、影视等艺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学生交流讨论 )
参考答案:首先,这次演出主题的正义性;其次,摇滚音乐艺术风靡一时;再次,借助了先进的传媒技术等;
艺术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生命力源于生活;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成了文化艺术在全球传播的强大动力,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等;
(5)巩固练习
1.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的作品是( )
A、《百年孤独》 B.《寂静的春天》 C.《第二十二条军规》 D.《日瓦戈医生》
2.在一次音乐盛典上,给一位歌手或一个组合的颁奖辞是:“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成为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获此评价的应该是( )
A. 甲壳虫乐队     B.“猫王”
C.列侬 D.杰克逊
3.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
的到来。放映者是( )
A.卢米埃尔兄弟 B.塞列克 C.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D.艾维斯·普莱斯利
4.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
A.追求理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
C.追寻理想世界 D.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1.B;2.B;3.A;4.D
(6)课堂小结:(投影)
与时俱进中的多元世界文化(语言表述)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世界也因此更加精彩。
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
美术、影视、音乐等资源较为充足。
课件70张PPT。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学 习 要 求1.列举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了解其主要特点。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 .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二、后现代主义(当代)美术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四、影视艺术1、社会背景
经济:
政治:
思想: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一)18C末至19C30S的浪漫主义文学回归所学知识:(1)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2)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寻求理想世界。(3)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2、特点:3、影响:扫荡封建残余势力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法国大革命及各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变革与动荡;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1、背景: (1)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和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2)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在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反映社会生活。3、特点:(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司汤达:《红与黑》 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至20C初)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3)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4)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4、影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三)现代主义文学(一战后至今)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2、特点
(1)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集中表现自我
(2)表现手法上反传统,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贝壳特《等待戈多》
4、影响: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20C50S后……荒诞派戏剧:[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新小说派:
[英]愤怒青年:反映青年不满现实,但严重脱离现实。
[美]垮掉的一代:
[美]黑色幽默: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结果。海勒《第22条军舰》。
魔幻现实主义: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苏]解冻文学:将爱情、追求幸福作为主旋律。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美]卡尔森《寂静的春天》掀起现代环保运动。一、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特点:表现自我,反传统,反映心灵迷惘。[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剧照[美]海勒[哥伦比亚]马尔克斯[苏]帕斯捷尔纳克[美]卡尔森【典型题例】: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
(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来看: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典型题例】: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
A.《人间喜剧》 B.《唐璜》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解析:A。 根据题干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提示,应该是批判现实主义,符合条件的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和C属于浪漫主义; D属于现代主义;因此应该选择A。【典型题例】:某作家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 )
?
?
?
?
?
?

?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材料含义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文学主张。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风貌,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高尔基的《母亲》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的伟大成就。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代表。在其作品中没有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答案为D。
【典型题例】: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 )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新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解析:D。联系各种文学流域产生的时间和具体背景即可。D项符合题中要求。二、后现代主义(当代)美术回归所学知识:1. 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代表人物及作品: 籍里柯 《梅杜萨之筏》 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的狮子” (一)浪漫主义美术(1815后)1、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二)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中期2、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法国的米勒 《播种者》《拾穗者》表现农民的感情和生活。感受人性的庄严和浓厚。
(2)俄国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突出民族忧患意识,批判俄国现实。(三)印象派绘画 19C60年代起1、特点:(1)早期:
①对光和色有浓厚的兴趣,主张用光和色描绘世界;
②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③富有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
(2)后期:
①强烈主张抒发个性;
②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
③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对20世纪美术有重要影响。2.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的凡·高《向日葵》
法国的塞尚(“现代绘画之父”)20C后绘画发展到……二、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美]行动绘画(滴画):将行动与绘画相结合,随意性(不受绘画技巧、理论制约,追求偶然效果)。波洛克《3》《第十号》。
欧洲后现代主义美术:欧普艺术:用光学感觉加强效果,排列各色几何形体,感觉动感、虚幻超脱、光怪陆离,装饰效果好。
波普艺术:接近大众生活,表现形式有罐头、可乐瓶、明星照片、卡通画……
大地艺术:
观念艺术:特点:反传统、理性,重视感受、表现,体现复杂心理。[美]波洛克欧普艺术绘画作品波普艺术绘画作品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回顾所学知识:(一)浪漫主义音乐
(1)背景:
①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
②由于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音乐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2)兴起: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3)特点:
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二)民族乐派音乐 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三)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1)原因: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拥有广大听众的通俗音乐(2)特点: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3)流行音乐发展的两个阶段爵士乐摇滚乐时代的进步推动音乐的发展一战后二战前二战后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 s start giving.
There’s a choice we’re making;
We are saving our own lives;
It’s true we’ll make a better day
Just you and me.《We Are The World》 《四海一家》天下一家,
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
我们要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所以现在我们就要付出。
这是我们的选择,
我们在自我拯救。 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要靠你和我。 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1月18日—22日
莱昂诺和迈克尔连续奋斗了4个晚上,完成了歌曲
的创作。
1月24日
天才盲人音乐家昆西把磁带用快信方式寄给了当
时美国最有声望的40多名歌星,并随磁带寄去通知。
但寄出后他仍有强烈的担忧:这么多的歌星能否都来
(要知道他们是艺术上的劲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这么多歌星能否顺利完成录制。
1月28日
这是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夜晚。
晚上10点30分,50名歌星齐集录音棚,开始适应练习。
1月29日清晨“We are the world”诞生了 1985年“We are the world”的录制场景: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巨星齐聚,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在这么短
的时间内消除彼此的陌生完成
“We are the world”的录制呢? 爱的力量——时代、全球、人性、自我因饥饿而倒下的孩子因饥饿而在哀号 因饥荒而被迫背井离乡的一家 非洲儿童的手 秃鹰紧盯着因饥饿而奄奄一息的女孩 1985年7月13日,名为“拯救生命”的大型摇滚乐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当时有9万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一直持续了16个小时,并通过全球通信卫星网络向140多个国家播出了实况,估计总共吸引了近15亿的电视观众。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乐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 这次义演为非洲灾民募集捐款达5000多万美元。我们可以看到:歌声、电视,让爱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四海一家》是为什么而创作的?它表达了创作者和表演者怎样的美好愿望?原因:救济非洲灾民。2、出于这种愿望而于20世纪末期兴起的社会政治活动是什么?“良知复兴”运动。学习思考:愿望: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奉献爱心,战胜困难。3、摇滚乐是由美国的哪两种音乐融合而来的?它的代表人物有哪些?音乐: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人物:美国“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英国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艾维斯·普莱斯利(猫王)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迈克·杰克逊4、20世纪后半期,摇滚乐为什么会风靡全球?文化全球化的结果。
(1)自身的魅力,如反传统、摇滚、说唱等的风格、追求生存自由的内容、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
(2)摇滚乐队、歌手积极参与全球性社会政治活动。
(3)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4)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等传媒发展。(科技的推动) 【合作探究】: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摇滚乐,说它给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带有时代性。
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年轻的影视艺术(二)电影(一)诞生发展的条件: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需求;
商业利润的驱动。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2、发展:代表:卓别林(2)有声电影的产生发展:20世纪20年代起。1、诞生:好莱坞的发展。 (1)无声电影(“默片”): 1895年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舞台生涯》剧照《大马戏团》剧照《小孩》剧照《淘金记》剧照《大独裁者》剧照卓别林的作品 《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他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好莱坞星光大道好莱坞山好莱坞大剧场奥斯卡奖《星球大战》《卡萨布兰卡》《泰坦尼克号》《克莱默夫妇》 《辛德勒名单》《教父》好莱坞名片海报 材料二:调查显示,外国人非常喜欢的中国电影包括《霸王别姬》、《红高粱》 、《黄土地》 、《芙蓉镇》等。 材料一:2006年的20部进口大片中有6部挤进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它们是?《达芬奇密码》、《金刚》、《碟中谍3》?《海神号》、《超人归来》、《纳尼亚传奇》。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不断地交流着。他们各自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最终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1926年,[英]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机。
1954年,美国发明彩色电视机。
20世纪70-80年代,多路传播、卫星传播电视节目,打破国界,实现全球传播。
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三)电视  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称为“电视之父”。人类第一台电视机贝尔德(左)和同事在看电视贝尔德1930年在英国制造的、第一台向公众出售的电视机贝尔德正在实验室里工作贝尔德和他的电视发送装置20世纪初期的杂志介绍人们开始使用电视时的惊喜场景1928年电视样机1934年(德国)1936年(法国)1939年(英国)1941年(美国)1949年1953年1961年电视的发展便携电视卫星电视转播站手机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彩电手机电视1926年,[英]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机。
1954年,美国发明彩色电视机。
20世纪70-80年代,多路传播、卫星传播电视节目,打破国界,实现全球传播。
今天,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三)电视(四)影视的作用:丰富日常生活。
加快信息传播,影响国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尚。
推动文化交融、全球化。20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特点①各族文化间的融合交流、与时俱进——最主要。
②多元化(民族化)、全球化。
③流派纷呈。
④与科技紧密结合。 西方资本主义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19世纪以来音乐流派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B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C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A4.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B5.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B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D7.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B8.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