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6 08:58:36

文档简介

必修三专题二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导航引领】
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科学创造精神。
引导自学
1.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是哪些?
2.四大发明各自是如何产生并发展演变的?又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3.四大发明各自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二、【自学检测】
发明
产生
重大发展
外传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
西汉早期
_________总结西汉以来用麻类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廉价的纸(“蔡侯纸”)。
8c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_______
已提到火药。
(1)在唐末至北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制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14c初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___________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
战国
称做“司南”
_______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指南针为_______发现美洲和_____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印刷术
隋、唐
868年我国印制的_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了__________(胶泥活字)。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等地得到较多应用。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板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金属活字。
推动了_________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_________和社会进步。
三、【合作释疑】
探究一:四大发明对西方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相同吗?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四、【达标测评】
1.(铜川模拟)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2.(保定模拟)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筒,也可以“学富五车”(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3.(宁德模拟)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右图是中国纪念币收藏网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纪念币,它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成就(  )。
A.火药      B.天文
C.指南针      D.印刷术
4.(泸州模拟)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5.(邢台模拟)“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6.(北京西城区测试)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
7.2012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7周年,图中所示为郑和宝船模型。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牵星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 和 。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 . . . 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 年(105年)蔡伦用 造纸(即 纸)。
2、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 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 、 、 和继承。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 》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 》中,提到一种 。
②北宋沈括《 》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 的技术。
⑶南宋:《 》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 和 。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 世纪初由 传人 ,然后再传人 。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 和 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 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 》和南宋《 》都有中国海船使用 航行的记载。
②为明代航海家 远航 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 发现美洲的航行和 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 、 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 代:《 》中, 、 被列为重要药材,
对炭、硫、 三种物质性能认识,为 发明创造条件。
③东 晋:葛洪的《 ·仙药》中已提到“ ”。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 ,随后出现 。
⑵北 宋 时:①发明家 将发明的 、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② 用 、火箭为 表演。
③《 》记录了当时 种火药配方。
⑶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 的地雷、水雷和 ,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 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 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 创造了 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②改进:元代: 成功创制 ,又发明了 ;
明代:中期 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 》是用 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 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 印刷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 以及 的出现准备条件。
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
⑴孔子“ , ”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 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 ”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 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 , ,重视完善人和 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⑴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⑵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
☆★☆探究一: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究二: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中国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师用)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帛.竹.木.纸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2、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司南。《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⑶南宋:《事林广记》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 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
③东 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⑵北 宋 时: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石普用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⑶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
⑴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自然规律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无为”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自然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⑴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⑵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
☆★☆探究一: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究二: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中国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课件30张PPT。神州五号神州九号纸 的 发 明指 南 针印刷术的进步中 国 古 代 的
科 学 思 想火 药 的 发
明 和 使 用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布、帛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想一想?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1、发明过程:
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传播:公元8世纪经阿拉伯传人欧洲
3、意义与作用:一、纸的发明 (1)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2)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一、纸的发明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东汉纸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1、发明及应用:
(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出现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3)南宋:《事林广记》中,记载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4)清代:罗盘
2、传播及影响: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在地理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指南针: 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结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下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 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阅读思考:
指南针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2)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3)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简述火药的发明历程。(1)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3)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5)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2、火药的应用(1)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架火战车3、传播:12、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四、印刷术的进步1、发明概况
(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的工艺(3) 元朝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转轮排字盘。(4)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
使用铜活字 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
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1、发明概况:
2、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朝鲜-西域-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金属活字)
3、影响:
(1)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思考:中国为何能发明四大发明?1、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根本保证)
2、政治:政局稳定,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对比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对比:
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
   哥伦布远航,掠夺财富,开拓殖民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原因: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很快,日益瓦解封建经济、封建制度。
结论: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科学思想?体现出了哪些特点?科学思想:
特点: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
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1、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知识反馈2、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州可谈》3.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4.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轮转排字盘的是 :
A.毕升 B.王桢

C.蔡伦 D.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