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导航引领】
学习目标
1.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 了解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文学特色。
3. 认识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
引导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借助练习册,思考以下问题:
1.春秋至明清时期有哪几种主要的文学体裁?
2.每一种文学体裁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各有哪些代表作?
3.其中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各有什么文学特色?
二、【自学检测】
时期
体裁
地位
特点
春秋
诗歌
奠定了中国文学 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以 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战国
楚辞
开 主义先河。
具浪漫主义色彩,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为灵活。
两汉
赋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时期
体裁
兴盛原因
特点
唐朝
诗
(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2)国内各民族以及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3)开明的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
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还是律诗,各种诗体都臻于完备,诗歌进入 时期。
两宋
词
(1)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2)市民阶层扩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的欢迎。
(3)词的长短句,便于抒发感情。
(4)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
元代
曲
(1)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
(2)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3)满足广大 阶层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
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明清
小说
(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4)宋元话本为明清小说奠定了基础。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体裁
时间
代表人物
作品
地位
诗经
春秋
孔子
《诗经》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 的基础。
楚辞
战国
________
《离骚》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开浪漫主义先河。
汉赋
西汉
司马相如
《_________》、《上林赋》
气势恢宏、辞藻华美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唐诗
盛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_____”,浪漫主义诗人。
由盛转衰
_____
《三吏》、《三别》
“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中唐
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
宋词
北宋
柳永
《雨霖铃》
_______代表
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豪放派的开创者
南宋
李清照
《声声慢》
婉约派代表
辛弃疾
豪放词派的_________。
元曲
元朝
关汉卿
《_________》
马致远
《秋思》
明清
小说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我国_______一部长篇小说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
吴承恩
《西游记》
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代______的长篇小说
________
《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古代文学总趋势
逐渐平民化
三、【合作释疑】
探究一:宋词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元曲为何会出现?分为哪两类?明清时期小说兴盛的原因有哪些?三个时期共同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四、【达标测评】
1.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所指( )。
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2.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
A. 陈子昂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宋词佳句出自( )
A. 柳永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陆游
4. 史书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比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白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上述材料说明( )
A. 宋词流行范围限于学者间 B. 宋词创作风格有明显区别
C. 苏东坡的词广受社会喜爱 D. 柳永的词风逊色于苏东坡
5.(龙岩一中月考)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6. 下列关于长篇小说《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共120回,由曹雪芹著成 ②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③ 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④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秦皇岛模拟)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8.(基础精典)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辞—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0.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逐渐通俗化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高雅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消失
1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12.(2012浙江调研)“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首古代著名诗歌反映了( )
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 B.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
C.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 D.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
13.(2012东城区模拟)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14.阅读下列材料: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请回答:
(1)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请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
(2)宋代“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绘画有什么重大发展?
(3)据材料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除此之外,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还有哪些?
1-5 BDBBD
6-10 CADAB
11-13 AAA
14答案:(1)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中国古代三大发明最终完成于宋元时期。
(2)宫廷画院兴盛,风俗画兴起。
(3)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学习者分析
本课属于文学史范畴的内容,高中学生已接触了一些古典文学名篇,对文学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缺乏整体的感知,对文学作品背后反映的时代特色缺乏理解,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能概括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理解文学是一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通过对文学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学史料价值的分析,学会以史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文化的真意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读作品、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和魅力。
通过作品的具体解读和感受来体会其精神内涵;从具体的时代出发分析文化现象或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从今天现实的角度反思、拓展文化新内涵。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读、品、思、悟,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学习,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增强对文学的审美情趣;
感受中国古典文学鲜明的时代性,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和灵魂,使每个学生通过具体的作品、情境来体会文化的真意。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
难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主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与时代特色。
师生欣赏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观照,看到池塘生春草,细雨鱼儿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古道西风瘦马,杏花春雨江南;更有对人生处境的深刻体会,知道上善若水,否极泰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今天,让我们诵国风、吟楚风、赏汉赋、琵琶传韵唐诗宋词,来一次弦歌寻美的历程。(总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
(过渡)首先让我们撑一支长篙,沿着时光之河向回航行,驻足于先秦时期,那里有我们为之仰望的“风”“骚”……
1.《诗经》
东晋名相谢安曾问谢家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的选择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如果你来回答,你的回答将是……(意图:唤起学生对《诗经》的记忆。)
《诗经》名篇欣赏并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秦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小雅)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变服尔耕,十千维耦。
—— 《噫嘻 》(周颂)
1、根据上述三首诗,指出《诗经》的组成。
《风》、《雅》、《颂》三部分。
教师介绍:
《风》: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直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雅》: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2、根据上述三首诗,指出《诗经》句式、语言、创作风格方面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艺术特点: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3、《诗经》的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读诗觅史:
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真实的社会写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所有制和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2.楚辞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1)从《离骚》内容看屈原的政治抱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
(2)从《离骚》看楚辞特点:(从句式语言、风格等)
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具浓郁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灵活,句末常带“兮”字,在节奏和韵律上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离骚》的地位
呈现名人眼中的《离骚》
李白说:“屈平词赋悬日月”
鲁迅说:《离骚》“逸响伟乎,卓绝一世”
林庚说:“先秦时代在文化上……统一为屈原 这样一个典型的民族诗人,集中为《离骚》这样一个典型的诗歌。”
你认为呢?
地位:创楚辞体裁,开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源头。
总结:《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成为中国读点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3、汉赋
(说明:汉赋与《诗经》、《楚辞》有前后的继承性,鉴于本课内容较多,用力均匀容易面面俱到,这一部分略讲)
展示材料: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介绍:赋是从《诗经》、《楚辞》发展而来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文体,气势恢弘、词藻华美,铺写宫廷建筑、宫殿苑囿、田猎巡狩,粉饰太平,点缀贵族生活,反映两汉时期国家统一,高度繁荣的时代特色。
二、唐诗宋词 异彩流光
(过渡)中华文明长河,于千转百回间,出现了唐诗宋词这两颗明珠,异彩流光,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丰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1.唐诗
引导学生回忆李白、杜甫的诗句。
思考:两者的诗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李杜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李诗:浪漫主义: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杜诗:现实主义::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
风格不同的原因:①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而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杜甫的生活和美好向往,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②李白、杜甫有着同样不得志的境遇,但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而杜甫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则显得比较深沉和忧郁。③李白和杜甫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李白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进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
接着问:“流传千古的唐诗,出自伟大的唐代诗人,而孕育这些诗人的,正是那个伟大的时代。”唐诗兴盛于怎样伟大的时代?(探讨唐诗繁荣背后的时代原因)
唐诗繁荣的原因:
(1)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
(2)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
(3)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
(4)其他原因:大量诗人勇于创新。
2.宋词
【感受宋词】
你能举出知道宋朝的一些著名词人吗?他们各有怎样的传世之作?
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选取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词各一首,思考:作品中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或作者情怀?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望海潮》 柳永
太平气象下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 李清照
国破家亡的愁苦悲凉、低迷感伤的情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破阵子》 辛弃疾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怀
【理解宋词】宋词繁荣的原因:
1、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描述市井生活的需要;
2、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元曲之佳,通俗自然
(过渡):如果说,唐诗为大唐盛世而歌,是高蹈而进取的艺术;宋词为隆宋国衰而吟,是绮丽与凄美的绝唱,那么,元曲则是为大元帝国写真,是愤怒与忧怨的文化读本。
广义的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欣赏以下两段作品,试着判断它们各属哪一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散曲:属于诗歌,音节和用韵较自由,句子长短不齐,语言灵活通俗,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杂剧:属于戏剧,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三、明清小说 铸就辉煌
(过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浪淘沙始见金。明清时期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到小说的视野,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思考:1、你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为什么?
2、你知道对应的小说吗?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水浒传》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儒林外史》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红楼梦》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三国演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聊斋志异》
3、上述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
贴近生活 描摹世情
想一想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
C.逐渐平民化 D.逐渐神秘化
总结:
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确实,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诵国风、吟楚风、赏汉赋、琵琶传韵唐诗宋词。与屈原同忧愤、与李白共激情、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听一阕弦歌,赏一段美文,在找寻中国文化美丽精神的过程中,文学的历史更贴近于人们心灵的历史。
【课外拓展】
以下是网上有一个关于是否复兴古典文学的问题的部分讨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国人,应积极复兴古典文化。 —— 泡人
厌烦了庸俗文学,再来体验一下经典,有种心灵净化的感觉。
—— 修月手
汉赋现在谁还能写?话本现在谁还能作?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要复兴?
——vinching
古典文学必然会为“当代”文学让位的,逐渐的变小。
—— 三尺三
如果让你跟贴,你会怎么写?
课后反思
中国是一个文学大国,古典文学是一株生长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瑰丽奇葩,大浪淘沙,历经时间沧桑,古典文学中的很多名作至今依然璀灿夺目,馨香四溢。了解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学能使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因此,本课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作为文学块的知识学习,如何避免上成文学鉴赏课?也就是说如何上出历史课的味?成为本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设计中特别注意在“时代特色”上下功夫。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相联系,把有关内容放入特定的时代中去考察,准确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
将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作为灵魂,尝试通过吟诵一些文学作品,挖掘背后折射的历史现象,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一代有一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勾勒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把握每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色,让学生在弦歌寻美的历程中,感受文学之美,理解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此外,本课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如何整理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也是设计教学中考虑的其中一点。
当然,文学艺术领域的历史课教学,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切实提高。
课件38张PPT。“文史不分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国志》是历史, 《三国演义》是文学;
岳飞抗金是历史,岳母刺字则是文学”“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历史事实,
“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而死”则是故事是文学 《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以史观文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参禅偈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四言诗认识古典文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 (《诗经·秦风》)一、诗的经典——《诗经》(一)概况:《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雅》:宫廷宴饮的乐歌《颂》:宗庙祭祀的乐歌(二)内容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
孔子整理编订。现实主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雎》 (秦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魏风)根据上述两首诗,指出《诗经》句式、语言、创作风格方面的艺术特点。 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极强。一、诗的经典——《诗经》 (一) 概况:《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雅》:宫廷宴饮的乐歌《颂》:宗庙祭祀的乐歌(二)内容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
孔子整理编订。现实主义 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极强。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三) 特点:(四)地位: 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国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琴曲四章??第八十七回 感秋声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楚辞认识古典文学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超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纱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辍,素心如何天上月。
?(一)概况:二、楚辞的魅力 继《诗经》后,于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二)代表:屈原的《离骚》 屈原(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是楚辞创作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其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从《离骚》看屈原:
从《离骚》看楚辞特点:(句式、语言、风格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采用楚国方言,多用语气词“兮”,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一)概况:二、楚辞的魅力(二)代表:屈原《离骚》①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
②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三)特点: ——《离骚》的地位:创楚辞体裁,开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源头。 《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历代诗人学习的典范。(四)地位:警幻仙子赋??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抉乍飘今,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今,听环佩之铿锵。届笑春桃今,云堆翠髻;唇绽樱颗今,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今。满额鹅黄。出没花问今,宜嗅宜喜;徘徊池上今。若飞若扬。蛾眉颦笑今,将言而未语; 莲步乍移今,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今,冰清玉润;慕彼之华服今,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今,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今,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招。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伺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赋认识古典文学三、汉赋的风采 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它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三)西汉时期的代表作: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一)概况:1、西汉:2、东汉:张衡《西京赋》《东京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二)特点: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改名司马相如。他在景帝时辞官周游各地,遇到了才女卓文君,并一见钟情。两人就私奔到成都,日子过得很辛苦,能卖的也都卖了,勉强开了家酒馆。后来司马相如的岳丈卓文孙给了他们大量的财物,司马相如本人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中用,生活富裕起来。结果司马相如喜欢上了一个美女,卓文君写了一首《白首吟》给司马相如。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剪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后痛改前非,两人和好如初,一直白头到老,两人的爱情也被传为佳话。
?五美吟之西施?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七言绝句?咏白海棠-探春??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七言律诗认识古典文学?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 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咏黄昏。??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四、“李杜诗篇万口传”—唐诗的繁荣(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2、文化政策:开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4、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3、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二)代表: ①李白: “诗仙” 诗史三吏、三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②杜甫 :“诗圣”1、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物质基础四、“李杜诗篇万口传”—唐诗的繁荣
(二)唐诗的发展概况浪漫主义派别: “诗仙”李白
现实主义派别:“诗圣”杜甫最佳代表: 1、初唐:变革、创新和逐步成熟阶段2、盛唐:鼎盛阶段代表: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3、中唐:繁荣时期4、晚唐:逐渐衰落期代表:白居易、韩愈、刘禹锡等代表:李商隐和杜牧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李白】特点?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
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
意境深远 “诗仙”李白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感受杜甫】特点?现实主义风格,深沉忧郁,忧国忧民,悲壮凝重。 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的风格为何截然不同? ①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
②两人的性情不同
③两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VS林黛玉:唐多令??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添柳絮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认识古典文学五、宋代词苑(一)产生:由民间流行的 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朝在民间已产生, 朝辉煌。 (二)发展:1、唐朝五代:唐朝白居易,晚唐五代“花间派”词人韦庄,南唐李煜。2、北宋时期:词发展走向辉煌,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①主要词牌:《 》、《 》、《 》。②主要词人:豪放派代表—— ,对词发展贡献巨大,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长短句歌词唐宋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婉约派代表—— ,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苏轼柳永①婉约派代表—— ,
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②豪放派代表——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辛弃疾 ,豪放词派集大成者。⑶南宋时期:李清照 材料1:宋代的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榭中传唱。
材料2: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请回答:(1)除材料中所述外,著名词人还有哪些?(任举两人)(2)宋词主要有哪两大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巩固苏轼、柳永等1、中国古代文学什么时候、 又以什么形式 回到百姓生活中的?2、它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平民化趋势 原因: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市民阶层的需求。思考:宋词 是由民间流传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声声慢感受体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受体验枉凝眉??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曲认识古典文学六、元曲与市民社会1、散曲⑴兴起: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元明时期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①与词相比,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可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新词。②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 描绘生动,手法多样。 ⑶影响: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义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 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 (2)特点:2、元杂剧⑴主要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⑵代表人物: ,《 》⑶表演场所:“ ”,“ ”。⑷兴盛原因: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瓦肆勾栏①城市经济繁荣;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③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六、元曲与市民社会1、元末明初——古典小说产生2、明朝时期——古典小说黄金时代⑵短篇白话小说:3、清朝时期——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⑴前清小说:⑵晚清小说:⑴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明代中叶后):(一)繁盛的原因::(二)发展历程:政治、经济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明清时期小说总体特点:
1.数量繁多,体裁多样;
2.表现手法丰富,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1)商业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 阶层的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日益衰落;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3)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为小说的传播创造条件。明清小说繁荣原因: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根据材料,应该怎样认识《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中国古典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