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 ● 姓名_____
●组别_____ ● 组长_____
标题
7-2 追寻生命的起源
1、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自主学习(预习案)】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人类起源:
1.古代:神创论——《圣经·旧约》 说;中国女娲 说。
探讨:古代没有形成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生物学的原因?(提示:注意客观条件和人为阻碍)
(1)
(2)
2.现代:两种认识——来自 ;源于 。
思考:那一种更倾向于你的认知理性?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吗?
二、生物进化论
1.条件:⑴政治条件: 革命的影响。
⑵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革命的推动。
⑶思想条件:文艺复兴、 、 解放了思想。
⑷科学基础: 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⑸主观条件:达尔文等人的科学探索以及优秀品质。
2、近代生命科学取得的成果
第一条研究利路线:着重研究个体,运用解剖和试验的方法。
之后还有细胞遗传学,从内部因素解释生物进化和质的飞跃,配合达尔文完善了进化论。
科学家
贡献
意义
哈维
理论
略
施莱登
创立 学说
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及生命运动过程,
促进 、 和 的发展。
施旺
巴斯德
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发明 消毒法。
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 和 的发展;解决了食物变质问题;减少了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死亡率。
第二条研究利路线:着重研究群体,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
科学家
贡献
林耐
(积极)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局限)但生物神创,物种不变
拉马克
生物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环境影响物种;“用进废退”
达尔文
生物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起源于古猿
赫胥黎
确立人猿同祖论
三、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⑴神学:挑战封建神学,否定 ,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⑵科学:有利于打破神学对 的束缚,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 ,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⑶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 的创立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⑷中国: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动,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救亡图存的 运动和 运动蓬勃兴起。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附: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之处
(1)过分重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遗传变异的内在作用
(2)否认突变,深信“自然界无跳跃”
(3)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哲学基础
社会达尔文主义:19世纪的社会文化进化理论,因和达尔文生物学理论有关系而有此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影响人口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将导致最强竞争者的生存和人口的不断改进。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当然有其自身的学术价值。指出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强调人类社会不进则退,也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但是,真理向前多跨出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生搬硬套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甚至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是完全错误的。
四、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对立分析
宗教
科学
世界观
人类以及万物由上帝 ,并且 。
万物是 的,并且按照 的规律不断由 发展的。
方法论
依靠 和 。
依靠 和 。
讨论:科学战胜宗教了吗?科学会完胜宗教吗?
自主学习基本依靠课本,建立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之上。
所谓条件,可以同于背景、原因。要注意从多方面思考。至少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其它。
对于成果,主要是识记。因为生疏和不懂。但是一定要抓住重点是达尔文。
这是本节的重点。大多为材料题,注意材料所给的范畴。我们首先从知识的系统性着手,识记之后灵活应用。
:进化论提出的背景、标志、观点、发展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
学习内容分析
《追寻生命的起源》是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二课,上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下接《人类文明的引擎》,与前后内容之间既具有承接关系,又具有并列关系。
本课教材主要从宗教神创论和科学进化论两个角度论述生命起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神创论、进化论的产生和流行都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对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刻地说明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教材侧重于进化论,强调对生命起源的科学解释。本课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本课内容涉及生物学,化学,宗教等多学科知识。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历史教师一方面可以与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另一方面可以与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必修II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至三节内容、必修III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内容联系,从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提升学生对进化论的全面认识。
高中生处于树立生命观的关键时期,对生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对于生命又充满了许多的好奇、困惑。教师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视频,如www.56.com上“自然博物馆”或者是BBC制作的“人类起源”等高清视频,生动现象地向学生讲解生命的起源,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者分析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一方面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对知识有一定的自主选择能力。在生命起源上,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人生体验,同时希望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树立对于生命的价值观。在高中学习中,应该在初高中学习的基础上予以整合和深入,体现对生命认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教学目标设定
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了解拉马克、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收集和查阅有关达尔文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领略科学家的气质,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捍卫真理的勇气;体验生命的奥妙和艰难,培养热爱生命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于理解进化论产生的各种社会条件,认识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以及进化论对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设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生命的长廊”(展厅式)作为总体教学策略,凸现生命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分为:序言(导入)“生命的感叹”;第一厅(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重点是神创论)“生命的源头在哪里”;第二厅(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是进化论)“生命进化的密码”;第三厅(设想生命未来的进化)“穿越未来”;出口(感悟生命,激励生命)“为生命留言”。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以教材为基本的学习资源,同时利用学校网络、图书馆等收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历史上就生命的起源有哪些主要观点,它们如何论述生命起源?
长期以来,人们为什么相信是神创造了人?
收集利用相关资料,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创立进化论时的达尔文。
就“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是对生命的正确解释”做出选择,并阐述观点。
要求:小组每个同学负责解答一个问题,并制作成精简的ppt或word。
新课导入
序言——生命的感叹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台湾杏林子《生之歌》:
生命是一首歌,咏出诸天的奥秘/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问1: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同学们是不是也像诗人那样对生命充满好奇,认为生命是一个奇迹呢?(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予以总结并将问题引向“生命从哪里来”这一千年话题,顺利地过渡到第一厅:生命的源头在哪里?)。
(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对生命的好奇,特别是生命从何而来,进入教学,展开教学。)
教学结构
第一厅“生命的源头在哪里?”
问2:同学们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请出一组同学的代表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啊,人啊,你从哪里来?——莱辛
抽取分组的一个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并讲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再由其他组的学生代表口头或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完善。即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学习,教材也提供相关的知识介绍,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完成这一学习环节,教师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转移到下面的问题3,不必对神造论、自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进行详细讲解。
(设计思路:生命的起源着实是一个能引起人类无尽遐想却又难得其解的话题。教师对于每一种生命起源的解释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进行判断,应该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在每一种生命起源的观点后面,都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追求生命归宿的精神信仰。)
问3:为什么神创论能够长期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同上,抽取一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教师予以评价、总结,在多媒体上打出:生产力不发达,科学落后;统治阶级垄断教育,愚民政策和实行精神独裁;其它原因。教师再在多媒体上打出上帝和牛顿头像,在两个头像之间设置一个指向上帝的箭头,提示学生牛顿晚年皈依宗教,并进行简单说明:尽管牛顿致力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人类上伟大的科学家,但是牛顿毕生信奉宗教,“我根本上相信《圣经》是作为上帝的话语”(牛顿语)。教师进一步说明科学与宗教之间并不是处在完全对立的地位,宗教信仰推动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不完全否定宗教。科学不能完全解决宗教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宗教也不会因为科学的迅猛发展而失去它存在的合理性。
教师在总结时既要为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上进行深层思考;同时也要着重强调尽管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质疑神创论并提出对生命起源的科学解释,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设计思路:神创论的观点长期存在并流行的原因非常复杂,经济、政治是部分主要原因,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在解答神创论长期盛行的同时,将问题逐渐转向:为什么会产生进化论,实现教学的顺利过渡。)
第二厅“生命进化的密码”。
(设计思路:进化论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对生命演化的科学解释。把握三点:进化论产生的社会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进化论对历史的影响。整合多种教学方法,设置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对进化论有全面的认识,并体验科学家的人生品质和求真的科学精神。)
问4:哪些社会条件促成了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多媒体课件打出:政治,经济,思想,科学基础,自身实践等关键词。
这是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提示学生从哪些角度思考该问题,并将这些角度打在多媒体课件上。给于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予以不断的引导和鼓励。
教材特别编排了进化论产生前的生命科学成果,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回答出其中的一个原因:生命科学的发展,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环节设置子问题:
子问题1:之所以产生进化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命科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进化论产生前,生命科学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多媒体课间上打出如下表格
具体学科
主要观点
意义
林耐
哈维
施莱登
施旺
巴斯德
拉马克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习教材并完成表格,抽取个别学生回答或补充,多媒体课件再打出如下完整的内容,同时打出从猿到人和长颈鹿脖子变长的两幅图片对拉马克的理论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拉马克进化论的理解:
具体学科
主要观点
意义
林耐
生物分类学
对动植物分类;物种不变。
为进化论打下基础。
哈维
解剖学
解剖和实验;血液循环理论。
推动细胞学建立。
施莱登
植物学
细胞是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植物发育的基本过程是细胞形成过程。
创立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动生命运动;奠定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基础。
施旺
细胞学
将施莱登学说扩展到动物界;
生命的共性是细胞。
巴斯德
微生物学
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巴氏消毒法;
促进细菌学和免疫学。
消毒成为常用医疗手段;促进细菌学和免疫学发展。
拉马克
生物学
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将此问题置于“进化论产生的原因”这一大问题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历史整体思维能力,将进化论的产生放在历史中来理解。)
子问题2:除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还有哪些条件促成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
在整理生命科学成果的过程中,必然有其他学生思考除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外的其它原因。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达尔文等图片信息,提示和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和内容,再由学生进行解答。最后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答案提示:
(1)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2)科学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拉马克思想的影响。
(3)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设计思路:这个问题难度教大,和必修I专题7、必修II专题5、III专题6密切相关。教师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基础、自身实践等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并上升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提高思维的深层性。)
在进化论产生的各种原因中,达尔文自身的实践和科学品质具有重要地位。从而将问题引向对达尔文及进化论的了解和认识。
角色体验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选择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用第一人称描述创立进化论时期的达尔文,领略科学家的人生品质和科学精神。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我是达尔文,我要解开生命神圣的密码。
(设计思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期的人生历程,体验科学家的人生志向和勇于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模拟进化 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问5:从材料中我们得知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让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并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同时加以说明:什么叫“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对变化做出最快响应的物种(达尔文)。”教师可以借机培养学生的人生品质,即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教师可以补充讲解达尔文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原因,而且仅限于对生物进化个体的分析,因而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并存的现象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设计思路: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教师没有必要将问题复杂化,只要材料能说明其主要观点,便于学生理解即可。)
情景体验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特创论。”
——(引自《科学简史》)
问6:为什么说书中观点 “震撼”了世界?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多媒体课件上依次打出:对宗教,对科学,对世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打出参考答案:
对宗教: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说,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
对科学: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对世界: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推动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
(设计思路:设置这个情景体验,实际上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达尔文进化论对历史带来的重要影响,便于学生深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认识科学对社会的巨大推动)
辩论风云 根据课前思考: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是对生命的正确解释,以及学生的资料收集,选择学生各两人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教师在课前予以指导)。辩论不等于结论。不管辩论的结果如何,目标在于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且不断探寻生命的奥秘。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辩论话题和宗教界有关达尔文人面猴身的漫画。
(设计思路:让学生就“进化论是否是对生命的正确解释”进行辩论,一方面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认识。)
第三厅:穿越未来:未来的“人”。
让学生结合科学有关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讨论,设想未来的人类。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关键在于提问学生设想的科学依据。教师可以展示科学家设想的未来人类的图片资料,如智能机器人、克隆基因人、宇宙太空人等等。
(设计思路:生命不息,进化不止!生物进化论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认可,即使以往坚决反对进化论的宗教学者也纷纷表示支持进化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设想一下未来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学生思维和想像力,启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出口:为生命留言。多媒体上打出席慕容的散文诗:
而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
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
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 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
来写你这个名字呢?
让学生在空白纸上写一句自己的人生格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自己的格言与全班同学分享,促进学生树立人生的目标和加深生命的理解。
(设计思路:引用席慕容的散文诗,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为自己写一句“人生格言”,激励学生探索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生命的目标、追求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观。)
形成性练习
设计思路:练习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检验和反馈。练习的设计精干,突出本节内容的基础性、主体性和知识掌握的灵活性。
1.在有关生命起源问题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两种认识
①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 ②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 ③生命起源于神创造的 ④生命起源于上帝创造的
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林耐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认为物种是变化的
B. 哈维着重研究个体,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C. 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D. 施旺指出生命的共性是细胞
3.据你猜测牛奶等食物能够保存一个月以上,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成果有关?
A.细胞学说 B.巴氏消毒法 C.进化论 D.动植物分类法
4.“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观点出自于
A.《自然系统》 B.《物种起源》
C.《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5.达尔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主在是因为()
A.达尔文和牛顿都在生物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B.达尔文和牛顿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C.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D.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
6.“Struggle for survival.Natural selection.Survival of the fittest.”
这是谁的观点
A.达尔文 B. 施旺 C. 拉马克 D. 施莱登
7.阅读下列材料:
1860年的英国牛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学术界内部亦有分歧。达尔文主义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坚定地捍卫进化论,遭到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讥讽,他责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会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与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一方,还是你祖母这一方?”面对这恶意中伤,赫胥黎从容不迫地先从科学事实方面进行驳斥,然后说:“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做他祖父而感到羞耻。在我的回忆中叫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已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却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而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 ——《科学的历程》绪论
请回答:(1)列举达尔文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2)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3)赫胥黎认为的真正羞耻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1.A 2.A 3.B 4.B 5.C 6.A
7.(1)自然界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意义:是生物学领域的一次大综合;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2)当时的环境还是很不宽容的,遭到教会等各种人士的争议,甚至攻击。
(3)真正羞耻的事情是没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本节课紧紧抓住高中生心理特征,在已有生命认识和体验的基础上,渴望对生命有深刻的认识,渴望树立生命观。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教学设计和紧紧抓住生命起源这一中心内容,将“生命”往前(追溯起源)和往后(探索未来)延伸,使得课堂形散而神聚,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理念。
在本节课中强调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和引导学习完善学习。
不足在于,一是课堂节奏难以把握自如。本节课设置了一些教学活动环节而学生课前预习不足,将导致课堂节奏被打乱,很容易在教材上停留的时间过长。二是本节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以科学性取代人文性,或者是人文性掩盖了科学性。
课件14张PPT。追寻生命的起源 上帝创造万物论
据《圣经》记载: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上帝创造了天空;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海及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日月;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第七天,亚当问上帝,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 学说:神创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原因: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
②生物知识缺乏;
③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推行精神独裁。 1、进化论的背景(19世纪中期)政治:资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资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 思想。
科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个人因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拉马克和林耐)达尔文的进化论3、确立标志:1859《物种起源》发表4、主要观点:①物种不断进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②进化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基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④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猿同祖) ③生物是渐变的,而且会发生变异,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赫胥黎 请以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的原因?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学以致用5、影响(意义):思想:否定了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科学: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政治: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戊、新) 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1)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努力的结晶。
(2)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3)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 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爱因斯坦 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1993、1997、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困惑?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还将继续,
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最根源:世界观差异1、达尔文进化论之所以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是因为当时①近代欧洲社会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③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④出现了早期进化论思想 ( )
A ② ④正确 ① ③错误
B ① ② ④正确 ③错误
C ① ②正确 ③ ④错误
D ① ② ③ ④都正确课堂巩固D2、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A、达尔文 B、法拉第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A3、发表文章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样,尤其和猿更接近”的生物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赫胥黎
C 威尔伯福斯 D 巴斯德B4、进化论引起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其传入中国( )
A、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B、促进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
C、引起了中国生物学的革命
D、使中国避免了亡国灭种之灾B 5、 生物进化论演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6、下列叙述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是: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始说
A. ① ④ B. ① ② C. ② ④ D. ① ③BB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
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验高考【考点】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说明对宗教思想的颠覆。只有B项符合。B2、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考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进化论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据美国1878年宪法规定:各邦(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下,可以制定本邦(州)的法律。田纳西州1967年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不意味着整个美国才开始接受,也不能表明其立法违反了美国宪法,A、D两项的表述错误,排除。斯科普斯言论符合而不是违背体现自由启蒙思想的美国联邦宪法,B项错误。田纳西州无论对斯科普斯因的判罚,还是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进化论对美国基督教信仰的冲击。故正确答案是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