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感受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知识梳理】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 的逆流。
(2)辛亥革命使 观念深入人心。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场 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 __》。
(2)代表人物:_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 _、_____ _ 。
(3)前期指导思想: 和 。????????????? ????????
(4)运动中心:__________。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基本内容:
“三个提倡、三个反对”,即:“提倡 ,反对 ;提倡 ,
反对 ;提倡 ,反对 ”。
(2)代表人的主要观点:
①陈独秀: 和 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 的观点出发,说明 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都是与 不相容;还发表《 》一文,主张新文学。
②李大钊: 的人都是国家的公敌; 其实就是复辟帝制的先声;批判它,其实就是反对 。
③鲁迅:在短篇小说《 》中,指出了 的吃人本质,痛斥了一切所谓的
,呼吁人们推翻这吃人的旧制度。
④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一文,提出 ,要求用 来
取代 。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进步性: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运动。猛烈的抨击了 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 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物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
和 的高涨。
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 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存在着 的倾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疑难探究】
★☆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原因: 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
②认识: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③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自我检测】
1.下列报刊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 ( )
2.陈独秀因为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 Science”指 ( )
A.科学与技术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3.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4.右图所示的漫画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是 ( )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
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C.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权威
6.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7.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前有怪诞之事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的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
——引自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引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的统治时期?这种“怪诞之事实”具体指文化领域推行的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其所谓的“光明世界”指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
(3)试分析当时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抵抗黑暗,为此他们在运动中有哪些行为?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7 B D B C D C D
8.(1)袁世凯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反动政策。
(2)科学、民主;资本主义社会。
(3)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行为: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章节名称)
新文化运动
学科
历史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预计课时数
1
本案为其中第 1 课时
课型
新课讲授
选用教材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
1、《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北师大历史系近代史组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中华书局1977年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诞生的第一课。其上承袁世凯的独裁、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下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是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体现。同时,新文化运动宣传的科学和民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所高举的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现实,增强学生的科学、民主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创设情境;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主要是选用powverpoint教学投影仪,播放教学的幻灯片,以呈现历史史料和板书;同时选用视频播放器,主要播放新文化运动简介等视频资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历史情境。
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袁世凯大搞复辟帝制,复古尊孔。
2、一战以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时间:1915年
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新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
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振兴中华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复兴紧迫感。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归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进程;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新课导入
师:中国近代历史上,我们的祖国饱经外国列强的凌辱,而我们的先辈们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康有为、孙中山可以说是他们杰出的代表,辛亥革命失败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新的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斗争,这就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老师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做一介绍,其中介绍新文化运动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用表格,用以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在讲授历史背景时要着重讲授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同时袁世凯却图谋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爆发】
1、袁世凯大搞复辟帝制,复古尊孔。
2、一战以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在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先放映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视频,既营造真实历史情境,又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说出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时间,主要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活动基地】具体内容如下:
时间:1915年
兴起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2、运用史料:
史料一: 人们各有其独立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力,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
——陈独秀《敬告青年》
让学生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民主
史料二: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陈独秀
科学是味药,既然是药就可以治病,可以治迷信、愚昧、不改现状,不思图变革的病。
——鲁迅
以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口号:科学
3、讲授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通过说明旧道德的内容——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旧道德是封建统治的护身符,说明为什么要提倡新道德】
史料:打倒孔家店!
学生讨论:打倒孔家店的提法对不对?这口号还适用于今天吗?【每四个同学为一组】
【学生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和讲解,借此以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东西方文化的偏激倾向】
4、讲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运用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来说明反对旧文学的原因】
史料:“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之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建设文明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学生朗读以上史料,学习新文学的具体内涵和作用】
5、讲授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运用视频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简况;运用教材111页材料—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6、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老师通过对内容的分析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b、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c、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
d、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7、讨论: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快一百年了,民主和科学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吗?
老师提出问题:
a、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迷信与愚昧?
b、我们应该怎样发展民主和科学?
【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升华,这种在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科学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8、小结
a、老师指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对今天的启示。
b、老师总结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简要进程: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教学流程图(可略)
个性化教学
在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学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两三分钟的主体演讲:我心中的民主与科学。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现在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改如何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
作业设计及检测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地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针对“尊孔复古”逆流而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通过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并与文学革命相结合,彻底否定了封建礼教,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易错点选A,没有看清题干的“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封建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对封建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将革命进入到了更为隐秘也更为重要的思想领域,想从思想领域彻底清除封建残余。
答案 D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学拼音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代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方向
D、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前期局限性的理解,以及钱玄同的主张反映出的实质性问题。
答案 D
教学反思、总结
本节课的教目标基本达到了,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学生对教学的内容理解基本到位。各子目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整课知识是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使用得当,教学富有感染力和激情。将现实与历史知识结合做得比较成功,升华了本课的主题。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是没有在黑板上板书,就使得学生无法更好更直观地把握课程知识结构。其次是留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不够,整节课节奏过快。
专家点评及学生反馈
1、做到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疆域。这节课不仅注重课本知识的落实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老师通过视频资料、原始史料为学生构建出了真实的历史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思维的训练,同时,老师将历史与现实充分结合,既增加了历史的现实感,又引导了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社会,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对教材内容作出了合理的取舍,体现了新教材的课程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旧的课程观,其核心的理念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的问题,这节课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和整合,增补了一些新的历史素材,为师生展开对话,共同创造发生性知识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课程观念。
3、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学生用现实生活经验感知历史、理解历史。通过我们现实生活中现象让学生去理解历史,让学生自己发现、质疑、分析、归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而将其与历史知识相联系,以达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达到这样目标,本堂课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朗读史料、观看视频等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展开思维的碰撞。
5、缺点和不足:课堂节奏有点紧凑,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导入时前后知识链接、过渡不连贯,有待改进。
课件19张PPT。 专题三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陈独秀:
(1879年-1942年 )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陈独秀早年是一个康梁派,追随康梁,
1911年、他是加入了辛亥革命的阵营,
1914年、因为革命的失败流亡到日本,在日本期间,他协办了一本杂志《甲寅》(协助章士钊)
1915年夏返回上海,陈独秀的首倡陈独秀回到上海以后,
他看到了哪一些景象呢?陈独秀回到上海以后,
他看到了哪一些景象呢?思考:1915年陈独秀回到上海以后,中国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 材料一: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1914年初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2月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
——人教版必修三
政治:袁世凯倒行逆施,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民族危机,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一、文化落后之旧觉悟材料二:广东某富豪家有胡椒树108株,每年收入极丰,于是他纳妾108位,每妾各收1株之利,用于饮食服饰 。
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女子世界》,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妻纳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社会仍深受专制思想和传统礼教的影响一、文化落后之旧觉悟政治: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族危机,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社会各阶层仍深受专制思想和传统礼教的影响
1915年的中国当时中国社会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陈独秀二、文化觉醒之新内容 《敬告青年》(1915年9月)
陈独秀
一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是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杂志》第一卷1号 一个常态国家,政治的责任在成年人,年轻人的兴趣都在体育,娱乐,结交异性朋友;而在变态的国家,政治太腐败,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存在,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
——胡适二、文化觉醒之新内容 近代文明之特征……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近时之社会,民主的社会也,人人於法律之前一切平等……公平等固已成立矣。自英之达尔文,持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格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与愚昧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科学则是一种思想方法。
——《胡适自述》
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理性精神 《新青年》从自1卷6号(1916年2月-1917年6月)连接发表《孔子平议》、《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袁世凯复活》、《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复辟与尊孔》。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了哪里?封建伦理道德!封建伦理道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
沈嘉蔚 1988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独秀、胡适
辜鸿铭、蔡元培李大钊、鲁迅
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刘师培、黄侃
沈尹默、朱希祖马叙伦、马幼渔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胡适的革新胡适:
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安徽。
1910年20岁, 考取留美官费生,入康乃尔大学。
1915年25岁,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
1917年27岁,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倡导白话文。3、提倡新文学1916年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形式内容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而生的!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诓骗我们的!我们如今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科学这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敬告青年》节选3、提倡新文学《吃人与礼教》节选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 1919年《新青年》6期6号 “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毛泽东三、文化开放之新观念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
—— 周策纵:《五四运动》,岳麓书社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系和历史系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