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背影》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狼藉(jì) 簌簌(sù) 浦口(pǔ)
B.迂腐(yū) 蹒跚(shān) 擦拭(shì) 橘子(jú)
C.颓唐(tuí) 举箸(zhù) 丧事(sāng) 交卸(yù)
D.游逛(guàng) 搀扶(chān) 赋闲(fù) 嘱托(shǔ)
2.选词填空( )
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_____;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二、基础知识
6.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 tuí唐
琐屑 晶莹
7.根据拼音写词语。
(1)看见满院 láng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 sù 地流下眼泪。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3)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4)他 chù mù shāng huái ,自然情不能自已。
(5)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8.请根据《背影》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因 而流泪,是 的泪。
(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因 而流泪,是 的泪。
(3)“我的眼泪又来了”因 而流泪,是 的泪。
三、现代文阅读
9.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完成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憕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1)“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 处。
(2)这一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
(3)请对第②段划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
(4)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5)在你的记忆宝库中,你的爸爸或是妈妈在你的心中肯定留下了让你感动的一瞬间。请用你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吧。(字数不超过40字)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跷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眼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像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像麻轩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脊背:
拮据:
(2)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3)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半边钱
驮 驮
大学学费每年要5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
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妈商量,但那语气又不像是和谁商量。
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自出去。
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爹的寿方因为木料好,做工好,油漆好,在方圆几十里数第一。听说爹要卖,穷的富的都争着要买。
当天下午,一位穷得叮当响的本房叔子以1 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
“不反悔?”叔子又一次喜滋滋地问。
“不反悔。”爹咬着牙说。
当我离家上学时,加上叮当作响的十来个硬币和写给别人的两三张欠条,竟有“巨款”4 500元!另外,五亲六戚,这个10元,那个20,学费算勉强凑齐了。
爹送我,一瘸一瘸的——在悬崖烧炭摔的。
四天过后,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报了到。于是,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摸出剩钱,拣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326元零3分,他全给了我。我蜷在床上,像只冬眠的动物。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儿,大学还有四年,我没心思闲逛。
8月的南京,三四十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中午爹才回来。尽管满头大汗,脸上却没有一点血色。
“给,生活费。”推推躺在床上的我,爹递给我一叠百元纸票。
我疑惑地看着他。
“今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打工的老乡,问他借的。”爹解释说,“给你600,我留了200块路费。我现在去买车票,下午回去。”说完,又一瘸一拐地、笨拙地出去了。
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碰见了他。”
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
下午,我默默地跟在爹后面,送他上车。
买了车票,他身上仅剩下30块。
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袋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0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
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半截儿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
(1)本文围绕为“我”筹集上学的费用,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试简要概括。
(2)“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父亲这句话中的含义是什么?
(3)第4段画线句子是父亲在同其他人商量吗?说说你的理解。
(4)文章非常详细地交代了家乡人对寿方的重视情况及父亲卖寿方时的情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5)情到深处自落泪,“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请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
(6)与《背影》相同,本文完全以写实的笔调,在朴实的叙写中凸现深挚的父爱。请从文中举出实例,并加以分析。
四、写作
12.请你用心观察自己父母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细节,仿照文中的写法,用上几个恰当的动词,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100字左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背影》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有误,“狼藉”的“藉”应读作“jí”;
B.正确;
C.有误,“交卸”的“卸”应读作“xiè”;
D.有误,“嘱托”的“嘱”应读作“zhǔ”。
故选:B。
2.【解答】通读句子,查看供选词语。
“牢靠”是指稳妥可靠;“妥帖”是恰当,十分合适的意思;“可靠”是值得信赖的意思。此处语境是表现父亲担心茶房送我不合适,“妥帖”最为恰当。
故选:B。
3.【解答】A.搭配不当,“话语”和“指导”不能“浮现”,
B.语意矛盾,“突然”和“渐渐”矛盾,去掉“突然”;
C.前后不一致,“能不能”是包含两个方面,“不懈努力”仅包含一个方面;
D.没有语病。
故选:D。
4.【解答】A.“心领”用于自己的推辞;
B.表达得体;
C.用词不当,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
D.“绵薄之力”用于自己,是谦辞。
故选:B。
5.【解答】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找到总结性或是概括性的句子,领起这个语段,整体读完这几个句子之后,我们发现第⑤句就是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关系着…根据语段的意思,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故选:C。
二、基础知识
6.【解答】答案:
藉;颓;xiè;yíng
7.【解答】答案:
(1)狼藉 簌簌
(2)踌躇
(3)蹒跚
(4)触目伤怀
(5)琐屑
8.【解答】答案:
(1)家庭的不幸 悲哀
(2)感激父爱 感激
(3)别 惜别
三、现代文阅读
9.【解答】(1)本题考查句序分析。句子排列有一定的顺序,这里要加入文章的句子,表述的是父亲离开后我哭了,那么只有放在丙处合适,因为前一句是父亲离开时说的话。故选[丙]。
(2)本题考查语段的概括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对语段内容有清楚的掌握,然后联系主旨分析其作用即可。第二段描写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分析。根据划线句内容可知,第一句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第二句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前者表现了父亲生活的俭朴和对祖母的哀悼之意。后者表现父亲的艰难和对我的爱。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间关系及事件,去理解分析。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回来时,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个“似的”可见父亲并不轻松,但他作为父亲为儿子买来橘子,尽管辛苦,但心里是高兴的,为自己尽了做父亲的责任而高兴。所以前后二者并不矛盾。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结合文中父亲对我的关爱,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运用以小见大,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答案:
(1)[丙]
(2)刻画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3)A.外貌描写,表现父亲对祖母的哀悼和生活的俭朴。
B.动作细节,表现父亲动作的艰难努力和爱子之情。
(4)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5)示例:当我要去上学时,父亲总会站在窗子前面目送我离开,直到再也看不见我。
10.【解答】(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作答,要特别注意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脊背”有“脊”读音为:jǐ。
“拮据”读音为:jiéjū。
(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第二段记叙了父亲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第三段记叙了父亲年轻时帮人炸石头;第六段记叙了父亲挑粪浇地;第七段记叙了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句子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从修辞上看,这句话把父亲的脊背比作门,把父亲的两条腿比作柱,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印象中的父亲与现实中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父亲的辛苦与衰老,也表现了“我”内心的哀痛。从描写上看,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展现出印象中父亲的强壮结实与虎虎生风的威势,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与眼前所见的衰老的父亲形成对比,更突出“我”的心酸。
答案:
(1)jǐ;jiéjū。
(2)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3)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11.【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对相关段落进行归纳总结。通读选文可知,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卖寿方,悬崖烧炭,卖血换钱,寄半边钱四件事。
(2)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写作手法,加以理解分析。小说写到“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结合全文可知家里很穷,一张钱也没有。
(3)本题考查对划线句的理解。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第4段画线句子“‘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妈商量,但那语气又不像是和谁商量”,结合下文卖掉寿方可知并不是在同别人商量。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用意的分析。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内容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文章非常详细地交代了家乡人对寿方的重视情况及父亲卖寿方时的情形,可知家境贫寒的父亲为了儿子上学卖了自己的好寿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多么伟大的父爱。
(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及其情感的分析。需要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想到父亲的不易,想到父爱的伟大,感动的哭了。
(6)本题考查写作特点。本文完全以写实的笔调,在朴实的叙写中凸现深挚的父爱。如“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纯叙述性的语言,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答案:
(1)四件事:卖寿方,悬崖烧炭,卖血换钱,寄半边钱。
(2)家里没有一张钱,家境十分贫穷。
(3)并不是在同别人商量。父亲已经下了决心要卖掉寿方。
(4)“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反衬父亲为儿子上学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突出父爱的伟大。
(5)因感动而落泪。
(6)示例:“爹送我,一瘸一瘸的——在悬崖烧炭摔的。”纯叙述性的话语,而真挚的父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都包含其中,令人感动。
四、写作
12.【解答】答案:
示例: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永远抹不去的背影,那便是母亲转身出去掩上门的一刹那。她要去上夜班,半夜里起来,看看熟睡的儿子,睡得那么香甜,她很欣慰,又轻手轻脚地踩将过来,掖一掖被角,压一压被褥,看几眼儿子沉睡时的姿态,认为满意了,再轻轻地倒退着走出去,轻轻地带上房门,不发出一点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