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8 18: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宁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他是
陶渊明
饮 酒
陶渊明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
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被称为“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
约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自称“五柳先生”。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xuān
xiānɡ
huán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
注释:
结庐:建造房舍。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尔:如此,这样。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鸟儿结伴归巢。
(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
悠闲自得,不经意间看见南山。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
注释: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结伴。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
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内容与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
资料助读
《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这组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用诗歌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你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悠然
追问:结合助读资料思考,诗中的哪个词语可以解释如此悠然心境的原因?
资料助读: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追问:结合助读资料思考,诗中的哪个词语可以解释如此悠然心境的原因?
心远
从踌躇满志,到躬耕隐居,陶渊明经历了内心的挣扎。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你认为作者“心远”主要体现在哪些诗句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与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清风高节”的象征
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
南山的美景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一俯一仰的动作中,达到物我两忘之境,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与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描绘了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恬静、自然、和谐,抒发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5.“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欲辨已忘言”呢?
真意:①从自然与人的和谐景象中悟到的自然意趣。
②远离名利纷争,洁身自好,自得其乐的人生真谛。
原因:诗人体会到的自然意趣和人生真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资料助读: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庄子·外物》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以及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
真题演练
(1)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是文人们追求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饮酒》(其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借山气、飞鸟表达自己返璞归真的情趣。
(2)《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乡情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淡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去阐明。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春 望
杜甫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
712—770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律诗)
sāo
zān
jiàn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听到鸟啼反而心惊。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事,恨别家人,看到鲜花反而流泪,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春望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稀疏难绾,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战事接连数月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满头白发越抓越短,
注释:
烽火:指战事。 抵:相当,值。 搔:抓,挠。 短:稀疏。 浑:简直。
春 望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本诗题目为“春望”,是什么意思?
题意:春天所见
时间
行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诗人在春天望见了什么?
国都沦陷,城池破败
城空人稀,乱草遍地
山河在,则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司马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诗人在春天望见了什么?
对国事的忧虑
对家人的思念
移情于物,表达了忧国伤时之情。
拟人
(融情于景)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凄凉的景象?
资料助读: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惨遭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乐写哀,表达了忧国伤时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时间之长
极写家书之珍贵
夸张,表达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忧愁而挠头
头发变白又日渐稀疏的苍老之态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5.你从诗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圣形象?
愁绪满怀、悲苦忧伤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战乱时春日长安城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真题演练
(1)杜甫《春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杜甫《春望》中表明战乱之长,家书珍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写望中所见,表现长安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诗人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鬼才”之称。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有《昌谷集》传世。
李贺
790—816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公元814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jiǎo
sài
zhònɡ
xié
wèi
zhī
(乐府诗)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注释: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摧:坍塌。
角:军中号角。 燕脂、夜紫:形容战场血迹。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手握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底。
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沉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注释:
临:抵达。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宝剑。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请圈画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思考这幅战争画卷有什么特点?
资料助读:
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陆游
色彩斑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
金鳞
燕脂
夜紫
红旗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这场战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紧张、残酷、凝重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 你从诗中哪些字能感受到这场战争的特点?
比喻,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战争形势危急,气氛紧张
守城将士们斗志昂扬,严阵以待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战争规模大,战况激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战争的残酷、激烈
(听觉)
(视觉)
3. 你从诗中哪些字能感受到这场战争的特点?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将士们乘夜奔袭,表现了他们的英勇果敢。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引用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激烈的豪情。
战争氛围凝重
3. 你从诗中哪些字能感受到这场战争的特点?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引用典故,写将士们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资料助读: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其家世没落。7岁能作诗,名动京师。18岁,父亲早逝,李贺参加河南府试,获“乡贡进士”资格,但遭人毁谤,最终落第。李贺一生应试难中,又身体羸弱,愁苦多病,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
渴望受到重用,渴望建功立业。
这首诗描绘了将士们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忘身报国的坚定决心。
主旨归纳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龙点睛,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心愿。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夜袭敌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真题演练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