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在游乐园乘 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会明显升高。
1.既然知道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 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 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问题探讨
心脏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是不随意的,当受到极速行驶致使体位发生变化的刺激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占优势,会使心跳加快。
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时,心跳加快、加强,属于神经调节;与此同时,交感神经也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也使心跳加快,这属于激素调节。由此可见,神经调节可以直接调节心脏活动,也可以通过调节激素的分泌,再通过激素调节心脏活动。
坐过山车时人体的反应,有些与神经系统调节有关,有些与激素的调节有关
体位变化
交感神经兴奋
心脏
和肺
肾上腺
心跳呼吸加快
肾上腺素
分泌
人和高等动物无论是对复杂环境的刺激及时作出各种反应,还是维持机体内各种机能间的协调统一,都既需要神经调节又需要体液调节。
问题探讨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体液调节中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01
02
概括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各自在维持稳态上的优势(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关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03
04
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说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
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
电信号
神经冲动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______ ______
化学信号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一
1.神经调节
电信号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一
结论:CO2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呼吸运动
细胞代谢加快,产生较多CO2
血液中的CO2含量升高
呼吸
中枢
呼吸
运动
加强
排出较
多CO2
维持体内
CO2含量的
相对稳定
CO2的调节过程:
*因此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常常采用含有5%左右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相关感受器
2.体液调节
(1)概念: 等化学物质,通过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 。 (3)作用对象:相应的 。
(4)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 。
(5)构成:
激素
体液运输
激素调节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一
靶细胞或靶器官
其他体液因子的调节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主)
NO
、CO等
CO2
组织胺
某些气体分子:
代谢产物: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适用范围
(2)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它们相辅相成,各具优势;
(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低等多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资料一:某人右手不小心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缩回,随后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资料二:吃完饭半个小时,血糖浓度上升,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
思考:①两则资料中所列举的实例分别为什么调节方式?二者有什么区别?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一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信息分子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递质
激素、CO2等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较缓慢
准确、局限
较广泛
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1. 不少内分泌腺_____(例如下丘脑等)或_____(例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地受_____________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_____;例如,肾上腺髓质受______神经支配,当其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__________等激素;它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直接
间接
中枢神经系统
环节
交感
肾上腺素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和_____,
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______________;
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发育
功能
脑的发育
兴奋性降低
头晕
反应迟钝
记忆力减退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
总之,人和高等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两者之间的配合有什么意义?
①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
②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
③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④使机体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
一般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人体内环境
感知变化
调节校正
恢复稳定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
各项生命活动正常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
三
思考1:带婴幼儿看病时,大夫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之后,再给他们量体温,这是为什么?
在婴幼儿哭闹时,情绪激动、挣扎,此时进行体温测量可能存在一定危险;这些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如果此时测量体温,体温会偏高,因此需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体温调节方式
生理性调节——基本方式:如排汗、血管的舒缩
行为性调节——重要补充,效果更大:如使用空调、
增减衣物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产热量
散热量
1.
散 热
代 谢 产 热
主要 来源
安 静
脑、肝脏
运 动
骨骼肌
人 体 热 量
产 热
主要 器官
皮 肤
辐射:如以红外线等形式
将热量传到外界
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
同它接触的物体
对流:通过气体交换热量
蒸发:如汗液的蒸发
呼气排尿排便
次要 途径
≈
体温相对恒定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2.人体产热和散热机制
体温正常
持续高烧38.5℃
体温从36℃上升到38℃
体温从38℃下降为26℃
= = <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3.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
(体温感觉中枢)
热
汗腺
皮肤血管
分泌汗液
蒸发散热
舒张,散热增加
收缩,散热减少
皮下脂肪
隔热,
减少热量散失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皮肤体温调节作用示意图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血管 ,皮肤血流量 ,
皮肤温度 ,散热量 。
血管 ,皮肤血流量 ,
皮肤温度 ,散热量 。
收缩
减少
下降
下降
舒张
增加
上升
增加
4.体温调节的过程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寒冷刺激
垂 体
甲状腺
反馈
反馈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冷觉感受器
收缩
收缩
分泌减少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大脑皮层
产生冷觉
加衣物
神经调节是哪些过程?
体液调节是哪些过程?
神经、体液调节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
皮
肤
血
管
立
毛
肌
汗
腺
体温恒定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神经—体液调节
骨骼肌战栗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炎热刺激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热觉感受器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多
传入神经
增加散热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
大脑皮层
产生热觉
减少衣物、使用空调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减少产热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体温恒定
相应激素分泌减少
4.体温调节主要过程示意图:
血液循环
内分泌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兴奋
当局部体温
高于正常体温时
当局部体温
低于正常体温时
体温下降
体温回升
肌肉和肝等产热增多;汗腺分泌减少,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增加,
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兴奋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正常体温37℃
血液循环
内分泌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小结
体温调节中枢: 。
体温感觉中枢: 。
体温调节方式: 。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 。
甲状腺激素分泌是 。
肾上腺素分泌是 。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 。
下丘脑
神经-体液调节模式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协同作用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神经调节模式
注意:只有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调节能力有限
寒冷环境
高温环境
停留
过久
停留
过久
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
体温降低
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体温升高
①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
②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
③破坏内环境稳态;
④严重时危及生命;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5.人体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中暑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分析P32表3-2)
体内的水
排出
肾排尿(主要)
来源
食物中所含的水
饮水
皮肤排汗
肺呼吸
大肠排便
代谢中产生的水
2.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以Na+为例
人体内
的Na+
食盐
小肠吸收
Na+的摄入量 = Na+的排出量
肾脏
皮肤
尿液(主要途径)
汗液
大肠
粪便
3.水盐平衡调节
Na+浓度,对于维持 的渗透压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保持细胞外液 不变。
细胞外液
渗透压
(1)渗透压调节包括 和 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完成的。
(2)相关激素: 、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水平衡
盐平衡
肾
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1)下丘脑的作用:
(2)抗利尿激素
①产生、分泌部位:
②释放部位:
③靶器官:
④作用:
(3)醛固酮
①产生、分泌部位:
②靶器官:
③作用: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垂体后叶;
肾脏(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肾上腺皮质;
肾脏(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吸收,分泌K+ 。
渗透压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4.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的结构
【补充】尿的形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①
②
尿液
原尿
尿液
①肾小球过滤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①
②
尿液
原尿
①肾小球过滤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水、无机盐
氨基酸
葡萄糖
尿素等
血浆
水、无机盐
氨基酸、葡萄糖
蛋白质
尿素等
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尿素等
原尿
①
尿液
②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
促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腺垂体具有分泌功能,
分泌促激素和生长激素等;
脑垂体不具有分泌功能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储存在神经垂体(脑)垂体中,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刺激
传入神经
肾上腺素
骨骼肌战栗
立毛肌收缩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传出神经
垂体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大脑皮层
产生冷觉
主动穿衣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
刺激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增加散热
减少产热
大脑皮层
产生温觉
主动脱衣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神经—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5.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相关激素:_________
调节中枢:______
渴觉中枢:_______
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
调节方式:___________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调节机制:_________
反馈调节
释放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影响
神经—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增加
减少
减弱
升高
(-)
(-)
细胞外液渗透压 .
尿量 .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
抗利尿激素 .
垂体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细胞外液渗透压 .
饮水过多、盐丢失过多
(-)
(+)
降低
5.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四
减少
减少
增加
升高
6.Na+平衡的调节过程
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维持血钠含量平衡
血钠含量升高
(-)
(-)
*Na+浓度对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相关激素-______
调节方式:________
调节机制:________
激素调节
醛固酮
反馈调节
【拓展】血钠、血钾平衡调节的过程
血钠含量↓
或血钾含量↑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Na+和排出K+增加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Na+和排出K+减少
血钠含量↑
或血钾含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细胞外液量减少
Na+含量降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重吸收Na+
(+)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
(—)
(+)
重吸收水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1)钠盐主要影响 渗透压,从而影响水平衡的调节。
(2)盐的排出依赖 的排出
(3)盐的重吸收和水分的重吸收相互影响。
(1)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具有重要作用
(2)水在溶解和排出代谢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K+不仅在维持 渗透压上起決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7.水平衡和无机盐平衡之间的关系
8.水平衡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细胞外液
水
细胞内液
人剧烈运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
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严重的甚至昏迷
补充
生理盐水
症状缓解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9.水平衡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种说法是相对而言的。尿液的多少与水的产生和排出都有关系。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
联系生活1: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可以看出,当人意识到渴了,说明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已经升高,机体已经在调动心脏、肾等器官以及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调节渗透压,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
联系生活2:
联系生活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不吃饭会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不喝水会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失衡;
大便和小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些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引起中毒或其他病症,损害健康。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不仅仅是摄入和排出的平衡,不能靠禁食禁水和减少排便来保持。
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而马拉松运动后大量饮用淡水也会导致“水中毒”。
联系生活4:水中毒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但短时间内摄入过多,超过尿液形成和排出速度时,则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很多年轻人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联系生活5:饮料代水
正确做法:
如果一定要喝饮料,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便秘的人可喝点蜂蜜水或果蔬汁;胃寒的人可喝点红茶、姜糖水。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四
体温升高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病理条件下的体温升高,叫发热;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机体进行剧烈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体热产生量超过其散发量,致使体温暂时升高或超过正常最高水平。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定限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这时,白细胞增多、肝细胞功能加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
在很多急性病中,发热可以代表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这属于体温升高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体温过高或长时间发热,会使病人的生理功能紊乱,如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使病人出现烦躁、幻觉甚至抽搐等,这就是体温升高有害的一面了。
剧烈运动引起的体温升高,经过短时间休息后便可恢复至正常体温水平,不存在有害或有益的问题。低体温对机体极为不利,可诱发或加重疾病;但另一方面,利用低温对机体影响的某些特性,降低体温又成为一种医疗手段, 尤其对重要器官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三
小结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
【拓展】激素分泌调节类型实例
【拓展】激素分泌调节类型实例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课后练习 P62
一、概念检测
(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得以稳定( )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调节系统( )
(3)人体中的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
×
×
√
2.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C
复习与提高 P64
一、选择题
1. 对于高热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 适当撤减衣服 B.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2. 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 e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 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C. 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 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B
A
复习与提高 P64
一、选择题
3. X和Y是两种激素。X刺激Y的分泌,Y能够抑制分泌X的细胞的分泌活性。如果Y的水平下降,那么接下来立即发生的是 ( )
X的分泌减少
X的分泌增多
Y的分泌停止
D. X的分泌停止
4.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B
C
复习与提高 P64
二、非选择题
1. 当你突然遇到一只大狗或一条蛇时,会感到毛骨悚然,甚至打寒颤、出冷汗。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使你的呼吸变得 ,心脏跳动 ,支气管 。同时,你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 ,肝细胞中 转化为葡萄糖加剧。因为皮肤毛细血管 ,所以你吓得脸色苍白;打寒颤使产热 ,同时汗腺分泌 ,为散热做准备。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 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2.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人饭后血糖变化的情况。请分析该图回答:哪一条曲线是糖尿病患者的?为什么?
交感神经
加快
加快
扩张
下降
肝糖原
收缩
增加
加强
大脑皮层
红色曲线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曲线反映饭后血糖浓度迅速大幅上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几小时后血糖浓度仍在高位。曲线表明人体血糖调节能力不足。
复习与提高 P64
3.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1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哪里?为什么?
(2)给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
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 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1)甲发生病变部位可能是下丘脑,TRH是下丘脑分泌的,当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因为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
(2)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且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TRH分泌量。 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适量注射甲状腺激素,测定TRH分泌量。
乙组小鼠,摘除甲状腺,适量注射TSH,测定TRH分泌量。
③结果分析,如果仅是甲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仅是乙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
如果甲、乙组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检测】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 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 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情况
饮用1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饮用1L清水后排尿量的变化情况
B
1、均有一定道理。“春捂秋冻”是有益健康的谚语,大意是春季适当缓减衣物,秋天适当缓增衣物,有利于健康。我国北方,春季通常是由冷转暖的过渡期,一天之内室内外温度变化较大,适当缓减衣物,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利健康。秋季是从暖到冷的过渡阶段,适当缓增衣物,接受一定的防寒锻炼,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利于提升防寒能力。“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大意是说,人应该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可预防生病。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看,注意环境冷热变化,防寒避暑,有利于预防疾病。
拓展应用
2、人体在恐惧、剧痛、失血等内外刺激下,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交感神经一方面使心跳加快, 呼吸频率提高,另一方面促进相关内分泌腺活动,使肾上腺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上升,激素调节相关内脏器官活动加强,物质代谢加快,警觉性等应激反应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在这一系列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两种调节相互协调配合,大大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
拓展应用
3、洄游鱼类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中的盐浓度发生剧烈变化,这会导致鱼的内、外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洄游鱼类通过各种系统的配合,调节水和盐的摄入或排出,实现水盐平衡。例如,大麻哈鱼等溯河鱼类从海水进入淡水后,它们会减少或停止饮水,减少离子的吸收和排出;通过分泌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加强吸盐能力;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增加,经鳃排出的Na+和Cl-减少,并利用离子主动转运系统,从低渗环境中吸收Na+和Cl-,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
拓展应用
如图是当环境温度由25 ℃降到10 ℃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