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文体介绍
哲理散文
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学散文”
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它的骨干
议论性散文
其他类型散文
也会传达某种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并不以说理为目的;也发议论,但通常只是为了点明题旨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作者简介
《永久的生命》发表于1942年。
1931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敌寇横行,生灵涂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1938年5月9日,日军攻陷徐州,沿陇海线西犯,6月9日,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 的办法,扒开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人为造成黄河决堤,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
01
背景介绍
01
PART ONE
说说对标题的理解
①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②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生命是永久的”
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支撑你的这一判断?
①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②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③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和语句:
第1段:慨叹 的生命。
拟写小标题
第2段:感动 的生命。
第3段:感谢 的生命。
第4段:赞美 的生命。
第5段:咏叹 的奇迹。
有限
神奇
永久
永存
生命
02
PART TWO
可怜——感动——感谢——赞美
设问1: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自由阅读课文,圈出这些关键词。
可怜:个体生命有限,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设问2: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感动: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感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赞美: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段毁灭不掉的生命吧!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易逝,人们无奈、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打动人心。
01.
文章第1段说“我们都非常可怜”,而最后一段却盛赞生命就是“奇迹”,采用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03
PART THREE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旁批,思考一下,你理解不了的问题有哪些?
1、从时光一去不返,个人生命有限写起。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易逝,人们无奈、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打动人心。
2、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生命对于个体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长河是不朽的。个体会消失,但生命的长河仍在继续,“1万年前”“1万年以后”都是一样的,新生命是不断创造的流动与神奇。
3、“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合起来”指的是人类的生命
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这是生命的奇迹。如一年一年的小草,一代一代的小牛犊,个体消逝了,整体生命却永远存在。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
4、生命在“终于要凋谢”的花朵中“永存”,看似矛盾,却富有哲理。
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同时也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文中有很多句子富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个人生命与衬衣进行对比,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复的特点。语言生动通俗,耐人寻味。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特点。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牛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神奇、鲜活。
课堂小结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凡·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